日前,美国《芯片和科学法案》正式签署,拟投资527亿美元推动芯片的研发、制造和劳动力发展,试图给美国芯片业,打上一剂强心剂,同时也充满浓浓的“站队味道”。法案规定,接受芯片补贴的企业在未来10年内,不能在中国增加产能,尤其是5nm/7nm/14nm/28nm等先进制程。换句话说,这些美元更像是一个小枷锁,逼迫美国芯片企业站队,以便遏制中国芯片之发展。但业内人士都清楚,芯片工艺的推进和量产都需要巨额投资。公开资料显示,仅台积电Fab21项目,投资金额就高达400亿美元;三星未来3年投资规划,也是1000亿美元起步。显然,法案里的美元,杯水车薪。
显然,美国不希望其他国家具备同自己抗衡的芯片能力,正在不遗余力地遏制相关企业。法案意图明显:想制裁谁,就制裁谁!如此蛮横建立在强大的研发、设计、软体能力之上,相比之下,他们在芯片制造领域却乏善可陈,这源于他们的长期政策倾向。况且,芯片制造是“重金属”行业,基础建设繁杂。而美国在基建方面方面,水准一向不高。
称霸全球,美国有什么“芯事”?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凭借自主、奔放的制度和严谨的科学数理精神,吸引到全球优渥人才,在经济、科技、军事、医药等领域称霸全球,要不是人家只有400年历史,估计连文化都能成为佼佼者。硅谷催生出一大批的科技先锋,包括电脑、计算机语言、编程、iPhone这些本来不存在的东西,硬生生地让美国人给发明出来,真是一片优渥的大地。
如此沃土中,芯片在美国发扬光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截止到现在,芯片的核心技术均掌握在美国手里,比如苹果、英特尔、德州仪器能设计出全球顶呱呱的芯片,全球前五的光刻机都由美国大幅控股,至于EDA软体,更是全球之光。事实上,没有EDA检测软体,台积电、三星的新工艺根本无法量产。
正因如此,美国管理者在长期的全球化分工中,把利润丰厚、轻资产的产业留在国内,而把利润微薄、重资产的制造业分配到亚洲国家。随着疫情蔓延,全球产业链状况频出,美国管理者终于意识到“芯片已经成为堪比石油的战略物资”,如今却尴尬地发现:自己设计出来的芯片,自己制造的占比竟然是0%。如此状况所带来的产业链风险就是:一旦发生冲突,芯片的硬件将会被隔离在美国之外”。另外,日益飚高的失业率,也需要芯片制造业回流来救济。事实上,法案中的527亿美元,就是鼓励芯片制造业能逐步回流。
虽然527亿美元显得有点儿杯水车薪,但美国管理者对此报以很高的期待,并把预算做得明明白白的,包括会拿出132亿美元用于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2亿美元用于劳动力和教育基金,同时考虑通信技术发展和半导体供应链活动等等。显然,他们知道如何引领芯片制造,但制造业的特点正在于:需要漫长的时间沉淀,才能于产能建设、制程精进、管理优化做到损益平衡点。事实上,单单一个基础建设就足够美国人头疼的。
基建难建,美国缺乏重金属?
从法案中之于补助金分配计划看,美国管理者依旧比较重视研发、设计人员,毕竟,他们依此享受到的好处,令人难以望其项背。但芯片制造业回流,首当其冲的就是基础建设,包括土地、网路、水、电以及设备运行需要的气动装置。这些基础设施均需大批投资,花掉527亿美元可能只是一两次竞标的时间,况且,有些儿还真不是钱能搞定的。比如,芯片制造势必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昂贵的光刻机需要24小运转,从而大限度地缩减ROI(投资回收期)。以美国亚利桑那州举例,常年温度达到38度,只一次大面积停电,就造成上百人死亡,可见美国并没有做好“用电量突然上涨”的backup solution.
另外,晶圆生产线亦需要大量的清洁水源。要知道,芯片材料的纯度要达到99.99999999999%,这意味着整个生产环节都是高度纯净的。对于一些干旱地区,则需要大面积的“循环水系统”,否则,芯片工艺根本无法量产。
因长期忽视基础建设,或者说更依赖金融、设计等高附加值领域,导致基础建设领域,既缺乏经验,又没有相应的产能,美国国内很难承接大型的芯片基础建设项目。以至于,台积电在美国筹建5nm晶圆厂时,不得不先在中国完成基础工程,然后,再用集装箱运往美国。即便舟车劳顿,浪费物流成本,综合算下来也比当地施工成本低20%~30%,可见,美国基建是相当地寒碜,而这也是困扰福耀玻璃、鸿海集团来美国建厂的重要原因。此外,更大的资源瓶颈来自于人力,包括芯片工程师和基础人力:美国工程师的培训成本非常高且年薪达到6万美元,远超过4亿美元的全球平均水平;而普通的劳工则日益减少,老龄化问题突出。目前美国芯片劳工数量仅有19万,尚不及iPhone一个厂区的劳工数量,而且年龄高于50岁的人占比40%。况且,他们惯于享受福利,非常抵触加班文化。要想实现三班倒,保证效率和高设备稼动率基本是天方夜谭,而制造业,拼的就是这些指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