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或是滴滴的逆风之举

随着“顺风车”的发布,滴滴的平台上已经有了四款产品:专车、快车、出租车、顺风车,表面上看是扩大了自身平台覆盖广度,目标用户群体再次被深层次细分,但遗憾的是,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内部产品间的左右互博。快车的推出抢了专车的市场,这次发布的顺风车又给了快车当头一棒,如此逆天的产品逻辑,不知道滴滴到底想干什么?

陌生人社交是一步错棋

在顺风车的发布会上,滴滴尤其强调了顺风车所具有的社交元素,并打出了“遇见美好,你我同行”的文艺词句,听上去如清风拂面,但仔细思考就会发现,“拼车”场景下很难建立强社交关系。首先,是在中国大多数国民的性格相对内敛,对陌生人有一种天生的排斥,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更是敏感,一次拼车经历并不会确定某种社交关系;其次,就具体国情而言,国内用户使用顺风车多是出于强烈的出行需求,而非社交。这两点注定顺风车根本不具备成为社交平台的条件。

退一步讲,即使顺风车可以成社交平台,那么同样是车主与乘客关系的快车、专车为什么就不能融入社交元素?有人可能认为,顺风车具有司机多样化,而快车、专车多是职业化司机,但乘客和乘客之间是不是也有社交化元素的基础?为什么一定要把一个解决用户出行问题的平台强制加入社交功能,而且必须是乘客和司机之间的一种莫名社交关系?

专车生态面临严重考验

滴滴在对顺风车司机的招募门槛极低,用户只需上传驾驶证和行驶本即可注册为顺风车司机,这是滴滴在继快车之后对注册司机门槛的再次大尺度降低。门槛的降低必定会使顺风车、快车泛滥,不可避免地会对现有专车市场造成巨大冲击。

首先,习惯互联网出行用车的用户规模已经进入稳定期,因为用户多对价格敏感,专车、快车、顺风车三者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具有价格优势的快车、顺风车抢单分流专车市场成必然。

其次,快车、顺风车因为进入门槛较低,在对客户服务质量上无法保证,在一定程度上会大大降低用户对互联网用车的认可,专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躺枪。

最后,顺风车和快车到底是“黑车”非法营运?还是拼车节能环保?目前来说还无法准确界定,但从我个人层面的认知来看,一旦顺风车、快车产生职业行为,就无法逃脱“黑车”非法营运的嫌疑,更何况其本身就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产品。而随着快车、顺风车数量的增加,滴滴作为平台方在监管方面的难度将会越来越大。因为注册司机职业素养的参差不平,发生安全事件的可能概率极大。

未来或许会回归专车

“以前推出专车时,由于对车的档次要求比较高,而价格也贵,对出租车的影响还不大。现在推出的快车,基本没有门槛,不要起步价,每公里价格比出租车还便宜1/3,还不用交份儿钱,出租车根本没法竞争。甚至现在家里有私车的出租车司机都开始把车弄成专车或快车了。”这段话出自出租车司机,而一旦顺风车正式上线运营,对出租车的进一步影响和打击可想而知。

滴滴的快车和顺风车,对出租车市场是一个巨大的颠覆打击。滴滴的司机们本身不用缴纳高额的份钱,而且还时长有各种活动补助,相较于每月固定要缴纳巨额份钱的出租车司机更有竞争优势。目前已经有许多出租车司机投身专车的案例出现,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出租车行业的萎缩几乎已成定局。但问题是,一旦出租车消失,滴滴的“专车”和“顺风车”是否能有效地担负起社会营运的重担?

从国家相关部门频繁约谈滴滴可以看出,国家层面还是希望滴滴的步子迈的小一点,作为营运市场的补充力量可以,但不能破坏现有营运秩序。类似快车、顺风车这种不可控的用车服务将来必会受到相关政策的严厉打击,而像提供定制化、个性化、高端化服务的专车将可能会从与传统出租车营运体系竞争中走出一条差异化的道路。由此可见,滴滴寄予厚望的顺风车可能成为其逆风之举,不仅伤害专车生态,还损及自身。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5-06-03
顺风车或是滴滴的逆风之举
随着“顺风车”的发布,滴滴的平台上已经有了四款产品:专车、快车、出租车、顺风车,表面上看是扩大了自身平台覆盖广度,目标用户群体再次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