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手机,能用出信仰来吗?
通宵排队的果粉,在论坛上无孔不入的红卫兵煤油,是活生生的brainwashing的例子。他们符合这四个典型特征。
完美化偶像
心理学上有个说法叫光环效应,从某个方面牛逼,到所有方面非常牛逼,超凡到入圣,完美化偶像就此诞生。
比如,朝圣般的媒体,说乔布斯的苹果开辟了移动智能设备/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却不知道第一部智能手机、第一部平板电脑是微软搞出来的。大家吹捧的iPhone 4 的工业设计,都知道它是一款真正奠定苹果地位、让乔布斯走上神坛的作品,但多少人记得它也是一部用手握住边框信号强度就会锐减,连基本功用上都有严重缺陷的手机。
再比如,流畅、简洁、友好的 iOS 系统,很多人竟然忽略了,它其实是一个有着固定硬件适配的「半智能、轻量化」系统。而伴随着不知道是“借鉴”还是「抄袭」别人的下拉菜单、卡片式多任务界面、扁平化风格UI图标,渐渐地变得“完全智能”后,iOS 体验上和对硬件的要求方面,也渐渐地下降到跟之前不屑的安德猴一个档次。
还有,三星的 Galaxy/Note 大小双旗舰的成功,颠覆了乔老爷子的智能手机 3.5 英寸最优越论,苹果冒着再次自打脸的风险,又推出了 4 英寸优越论,果粉也与时俱进发掘出 4 英寸甚至更大尺寸的好处。乔老爷子也不过是凡人一个,也会吹牛,炒作,犯错,果粉即使隐隐感觉到了这些,却不影响苹果品牌和乔布斯偶像在他们心中的地位。
光环效应,必然带来选择性失察、选择性相信、选择性记忆,简而言之,就是「变蠢」,粉丝都或多或少都会这样。
情绪反应
对一个东西是否真的热爱,不是嘴上说了算。情绪,无意识动作、条件反射这些潜意识的表征,就像海水下隐藏的冰山才是真正的你自己,是不可操控的本我,露出水面的,意识的逻辑的可操控的东西都是不可信的。
真正的粉丝,在谈论到某个话题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维护自己的偶像,比如长腿欧巴的粉丝,在别人「攻击」了他的偶像时,会搬出这样一个说辞,「XXX 有多努力你知道吗,不要再黑他了」。敢情从 XXX 长的帅到 XXX 有多努力,他们是怎么知道的。 所谓的倾向就是如此,连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用无意识的倾向操作有意识的行为。
更深一点,如果别人在批评一个你喜欢的事物的时候,不管他说的对不对,一开口你就反感,这种不经过意识的情绪反应,就是被洗脑的症状。特别资深的粉丝,因光环效应强化了对偶像的正面认知,直至形成情绪上的条件反射。比如娱乐圈不同偶像之间粉丝会互相攻击,科技公司苹果微软谷歌不同粉丝群的骂战,不针对文章内容讨论直接进行人身攻击,评论里充斥的「黑文」「软文」字眼表现出的非黑即白的思维,先入为主的有罪推定,甚至 u can u up no can no bb 都是类似洗脑但程度不一的不正常认知状态。
偶像被侵犯等同于自己被侵犯,而自己被侵犯当然会被激怒,情绪反应的出现理所当然。
排他性
基于偶像崇拜的粉丝现象,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特点是排他性。狂热的粉丝会完美化偶像、会产生情绪反应,自然也会把偶像看成是“独一无二”的,接下来,就会逐渐排斥跟偶像同一维度的其它东西。比如某些狂热的「C 语言粉丝」会认为其它编程语言都不行,果粉会认为 Android 系统和 Android 机器是垃圾。
虽然粉丝不会崇拜同一维度的不同偶像,但有可能崇拜不同维度的不同偶像。这话说得比较绕口,打个比方:韩寒的粉丝不会是郭敬明的粉丝;但是韩寒的粉丝有可能同时也是乔布斯的粉丝。因为韩寒跟郭敬明属于同一个维度,但跟乔布斯属于不同维度(跨界)。
排他性的结果是忠诚,这是一个粉丝必备的素质。
自我认同
前面说了这么多偶像崇拜的必然特征,那粉丝为何会成为某个人、物件、品牌、公司的粉丝呢?自我认同。
粉丝不会随便选某个人或事物当偶像,粉丝选择偶像是建立在某个「联系纽带」之上,通俗地说就是寻找共性。有了共性,粉丝就可以获得心理认同。在此基础上,偶像就如同自己的延伸,对偶像的崇拜就如同对自己的崇拜。如某球迷比较推崇个人英雄主义,那他/她可能会喜欢巨星云集的球队;假如某球迷为人处世谨慎小心,那他/她或许就喜欢那些打法保守的球队。
凡是自我认同的东西,不管是自己有的还是自己没有的,一般都是一些正面的东西。果粉欣赏苹果的 think different,谷粉欣赏谷歌的开放、创新、不作恶……在 IT 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公司,一般都拥有庞大的真粉人群,这些公司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们身上的某些特质,在用户群中产生共鸣。
与此相反地,当米粉自豪「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跑分,使用了高通 xxx 处理器的时候我就纳闷了,这些东西哪里会让普通人找到自己欣赏的「共性」,莫非还有人喜欢自己「非原创」、「抄袭」、「无下限炒作」?
每个人对周遭的事物其实都有一套自己的价值观,或内隐,或外现,无论你有无意识到,它时时刻刻都在影响你的偏好。这种价值观,放在手机上,就是你认为的产品好坏的标准。
各行各业,洞悉人心者,皆有平地起风云的本事。在科技界,那些尤其牛逼的厂商,对外宣传的层次超越了单纯的产品层面,旁敲侧击不断影响你内在的价值观。而无论是“不服跑个分”标准,还是“一块钢板的艺术之旅”的修辞,最早都启发自乔布斯同学的那句名言:
群众的本质是愚蠢,普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他们只是跟风而已。你要做的,就是持续不断的“引导”。
注:科技新知(微信号:kejixinzhi)此篇文章部分内容引用自iDoNews专栏杨青山文章《小米有粉丝吗》,两篇文章作者为同一人。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