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到用车进入“最艰难时刻”?

今天笔者看到一篇雄文《易到用车最艰难时刻,未来赌什么?》,文章认为由于易到错失百度融资,丧失最好发展良机,再加上滴滴快的合并后的强敌压境,易到已经到了“最艰难时刻”,前途渺茫。

笔者看到这篇文章,不禁虎躯一震,随即感慨“贵圈真乱”。要知道,易到可是5年前周航创建的国内首家预约车服务平台,难不成要上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壮?

但联想到易到近期动作频频,推出搭车,ECar等眼花缭乱的低价甚至免费的烧钱服务,又颇有不差钱的土豪范儿。

难道这些只是回光返照,或是上演最后的疯狂,寻找冤大头高价接盘?

易到究竟差不差钱?可能业界会有很多解读。比如易到年初闹的沸沸扬扬的“融资80亿”事件,原来只是易到与海尔融资租赁公司合资成立的“海易出行”运营;80亿并非具体融资额,而是海易出行到2017年将要达到的资产规模。

笔者算是易到老常客,每次坐车都习惯与司机闲聊,发现他们月入多在万儿八千,极少数能达到2万,抵得上中高层白领收入水平,他们对易到前景算是“审慎乐观”,也有人抱怨收入不如去年,原因是司机越来越多,僧多粥少,专车市场日渐成熟,此前的“暴利”已经逐渐远去。

众所周知,当前的专车大战,早已演变成资本血拼的白刃战,也就是传说中市场洗牌阶段,大量没钱没资源竞争对手将面临被淘汰出局,专车市场“马太效应”日渐明朗,但目前还未出现一家独大局面,少数寡头势均力敌,维持“恐怖平衡”格局。

就像滴滴和快的今年情人节闪婚,并没有制造出垄断市场迹象,相反还上演了滴滴要效仿易到上马“快车”尴尬场景,也在一个侧面显示专车市场竞争还在持续进行,现在谈鹿死谁手,还为时过早。

易到在公众眼里,一直是不差钱的主儿。除了漫天飞舞的各种优惠券,还有不少白送的服务,算是烧钱大户,用各种手段讨好用户、司机、出租车公司、汽车公司等专车产业链,上演圈地运动。

易到CEO周航多次强调不提倡烧钱,他认为易到一直在尝试新业务,目的是为了能长远发展考虑,比如80亿成立海易出行,成立造车公司易奇泰行等等,这些战略项目短期内可能是“烧钱无底洞”,但既然是战略投资,肯定是长远打算,而不是寻求短期利益。

如果缺钱,很难想象易到会把大量金钱放在风险系数高企的战略投资领域,投资人也不会答应他们胡搞。

所以,很难说易到错失百度融资会造成多大伤害。

此外,这篇文章着重提到Uber融资案例,认为其融资14.58亿美元,估值达400亿美元,而易到只融了上亿美元。此外还引用了易观国际的报告,认为易到在国内仅占据了8.4%市场份额,滴滴专车(含一号专车)垄断了78.3%的市场份额,Uber也占据10.9%的市场份额。

如果依据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专车市场的马太效应已经形成,易到似乎被淘汰出局,滴滴一统江湖,战斗结束。

但是,易到只是家创业公司,不是上市公司,没有披露财报的义务。公开资料披露的融资额只能仅供参考,公众很难得知其真实的营收,利润率等核心经营数据。如果仅凭公开披露的融资额来看,早已被易到烧完殆尽,现在应该是关门大吉,或是被各种干爹收购,而不是现在还活的有声有色。

笔者也在创业公司任职,深知其各种公开数据的真实性。如果媒体依靠网上的各种段子,想当然得出了一些“严肃认真”结论,把自己感动的一塌糊涂,却很可能流于轻佻。

易到背后的水很深,真的。

======

除了微信公众平台、我们也在福布斯中文网、新浪专栏、虎嗅、百度百家,艾瑞、财新,界面JMedia,新浪/搜狐/网易/凤凰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平台广泛传播,微博:@科技边角料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5-06-04
易到用车进入“最艰难时刻”?
今天笔者看到一篇雄文《易到用车最艰难时刻,未来赌什么?》,文章认为由于易到错失百度融资,丧失最好发展良机,再加上滴滴快的合并后的强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