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时代潮头,华为将风帆对准数字金融的风与海
新加坡,是一座风与海之间的美丽城市。
来自马来半岛的疾风吹拂下,太平洋与印度洋在这里交汇,最终构筑了全球独一无二的地理与水文区位。这里是国际贸易、科技产业的枢纽,也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
在新加坡,我们不仅能够看到自然界的风与海,还可以听到全球金融行业的最新风向,看到数据与智能融汇成的全新海洋。
7月20日,为期三天的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2在新加坡金沙酒店召开。大会以“全联接、全智能,共建绿色数智金融”为主题,汇聚全球30多个国家的金融行业领军人物,共同探讨未来金融行业发展趋势,探寻如何共建绿色数智金融。
在这场峰会中,我们可以看到数字金融产业发展的最新变化风向,也能够看到华为为此打造的技术、产品与生态合作海洋。
华为企业BG总裁丁耘在峰会主题演讲中指出:“更好的联接、更强的智能、更多的场景是构建数字金融竞争力的关键。华为秉承共创、共享、共赢的理念,携手客户与伙伴,致力于塑造更智能、更绿色的数字金融,共创新价值。”
在数字化的大潮前,敏锐的金融行业正在发生迅猛且极致的变化。每一家金融机构,每一位金融从业者,都在面临新的挑战与机会。面向这一确定性趋势,华为正在将风帆对准数字金融的风与海。
风从哪里来:极致数字化成为金融业的确定性趋势
作为数据量最庞大、数据结构化最优秀的行业之一,金融行业向来与数字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智能客服到智能风控,从投资标的解析到柜机服务,数字化技术可以说已经渗透到金融产业的方方面面。但金融数字化的变革动能还远没有停歇,全球金融产业的数字化需求依旧处在高位运行状态。
纵观金融行业的数字化需求,会发现核心变革在于“走向极致”。金融机构的数字化目标,开始从单点的数字化、云化升级向前发展。第一阶段,金融数字化的目标大多是单一业务的数字化升级,之后形成业务流程的全面数字化升级,也就是由点到线的进化。此后,金融数字化的需求会由点、线进化到面,也就是面向极致数字化的全面升级。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机构需要完成全流程业务的数字化贯通,完成大量技术的平台化沉淀,进行全场景业务的智能化极致体验升级。究其原因,是因为随着消费者对数字化体验的认可与深入,金融行业必须以客户为中心,全面拥抱更新锐的技术与更开放的架构。
对于金融行业,极致数字化的新时代已经到来。数字化即生产力,极致数字化即竞争力,已经成为金融行业新的确定性趋势。
为此,我们可以看到众多符合新型趋势的金融产业动向,比如以超级APP形成生态与运营中心的新模式,开始受到银行的青睐与信任;AI带来的智能解析与超个性化服务能力,开始为金融客户提供智能且无形的服务,构成金融机构全新的市场空间;云化架构让银行进入了敏捷创新时代,组件化、模块化的数字架构成为金融行业升级的重要方向。
面向联接、智能、场景,这金融行业构建竞争力的核心三要素,华为面向金融行业发布了一系列全新产品,提出华为在金融领域的战略举措,阐释了面向未来金融行业投入方向及合作模式、商业模式。
整体而言,我们可以看到华为通过打造面向联接、智能、场景的技术升级,帮助金融行业完成对极致数字化的追寻。
洋流激荡:极致数字化促成的金融三变
新加坡与中国一样受到儒家文化的覆盖与浸染。儒家非常重视“三变”的概念,有所谓君子三变、天运三变等等议论。而在今天,追求极致数字化的金融行业,也在经历深刻而长期的“金融三变”:绿色低碳转型、智能化升级,以及生态化的金融新场景。
在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2,华为的发布也紧密结合着金融三变的产业需求与发展趋势,在每个变化节点上都给出了先进的产品能力与技术解决方案。这些产业价值与全球金融客户、生态伙伴的期待融合在一起,在数字金融领域掀起了如马六甲海峡一般的激荡洋流。
先来看绿色低碳之变。
金融行业事关国计民生,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在低碳减排成为全球最有效共识的今天,金融行业也必然需要成为绿色低碳的先锋,金融数字化不能以高排放作为代价。为此,华为引领了绿色智简基础设施的创新,使能金融机构绿色低碳化发展。峰会中,华为发布了一系列绿色基础设施的解决方案创新,包括联合天旦推出的AIOps智能运维解决方案等。在绿色低碳方面,华为打造的下一代数据中心,可以通过天然冷源、高效电源和冷却组件,以及搭配AI的能效优化,使华为乌兰察布数据中心的年均PUE降低到1.15;通过华为云打造的一切皆服务,可以加速金融行业的云化进程,提升节能减排水准;华为联合星展银行发布位于星展纽顿绿洲(Newton Green)园区的净零创新中心,提升了客户的绿色低碳水平。
再来看看智能之变。
智能化水准是金融机构在未来长时间的主要竞争力来源,也是打造以客户为中心金融体验的核心方式。而金融产业的智能化,需要方方面面的技术升级与产品力迭代,是金融数字化升级中最复杂且具有挑战的部分。
为了满足全球金融客户多样化的智能需求,华为在智能金融云底座、ICT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升级。在技术优势的帮助下,华为在帮助全球金融客户实现智能升级方面已经完成了一系列突破。在巴西,华为帮助当地一家头部银行Itaú建设了大规模的基于AI技术的客户联络中心,成功显著降低了TCO;在工商银行,华为帮助工行搭建了云平台,实现了超过90%的大型机流量由到云端负载,云服务每天调用120亿次;在浦发银行,华为基于AI、云、物联网等技术组合,为浦发银行提供了动产融资平台,可以实现质押库存可视化、可追踪、可管理、可信贷,异常事件的检测率高达99.99%,信贷时间从手动操作的15天缩短到数字化的1天。
智能化水平提升,带给金融客户以最大化的价值升级想象力,构成了一个又一个产业撬点。满足金融业的智能化需求,也就等于满足了未来金融的发展方向。
与此同时,场景化金融之变也同样重要。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渗透力不断提升,由单点数字化向场景数字化变迁成了金融数字化的主要诉求。而这就需要大量的定制化、服务化的解决方案。实现这一目标不能仅靠头部企业,更需要生态的力量。
为了满足金融数字化升级的生态需求,华为携手伙伴联合创新,共建开放多元的生态体系,共建全场景智慧金融。在峰会中,华为与伙伴联合推出了众多解决方案。比如与著名银行软件提供商Temenos联合发布数字银行2.0解决方案,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向全球推广。
绿色低碳,智能升级,生态化场景,在满足金融数字化三大变革的同时,华为也积蓄着力量与经验,打造面向未来金融产业长期发展的数字化之海。
潮头揽胜:华为筑就数字金融的开放与智能之海
无论是在低碳、智能,还是场景化解决方案中,都可以看到华为面向金融行业提供的核心价值,在于以更好的联接、更强的智能、更多的场景,帮助金融客户构筑数字时代的全新竞争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华为首先希望和金融行业的用户、伙伴一起拥抱云服务与开放的技术架构,由此打通全渠道数字体验,满足未来智能化需求与敏捷创新趋势;接下来,华为希望帮助金融产业打造数据驱动的运营模式。
华为数字金融军团CEO曹冲主题演讲中表示:“科技尤其是联接和智能,持续推动着金融行业的发展。2022年,我们正式迈入AI 算力ZFLOPS时代,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金融进入超个性化服务的时代。到2025年,超1000亿的物理联接将催生针对‘物’的金融服务。未来,智能合约使随时随地的决策成为可能,新的服务和产品模式层出不穷,而端到端的用户体验,海量数据的实时处理,以及复杂网络的运维和管理都将成为金融行业所面临的挑战,金融机构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为共建更好联接、更强智能、更多场景的绿色数智金融,峰会期间,华为公布在金融行业的三大战略:
一、 提供更智能的联接交互、数智融合与混合多云解决方案,提升客户数字交互与体验;构建客户实时决策能力,实现数据驱动;通过基于混合多云架构的方案,让技术和平台更开放,业务更敏捷。
二、基于自动驾驶的数字基础设施,助力绿色与可持续性发展。实现金融机构高效、高可用、高性能的同时,促进多技术、异构技术、混合多云的协同。
三、构建全球生态合作平台,推出FPGGP(Financial Partner Go Global Program 智慧金融伙伴出海计划)的三大升级举措:发展更多想要走向全球的解决方案伙伴,扩展全球咨询和服务伙伴,以及用联合解决方案赋能本地销售和服务伙伴,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本地服务。
未来的金融数字化之海,其基础形态应该是开放的,智能的。从数据到ICT架构,再到业务场景与产业生态将被全流程打通,金融行业将在开放与智能间获得全新的发展机遇。
截至 2021 年底,华为已服务全球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2000 多个金融客户,包括全球 Top100 银行中的 49 家。华为与全球 80 多家大型银行、保险、证券机构建立了全面的战略合作。全球金融客户的信赖,也是华为技术能力与战略方向的证明。
华为亚太地区部企业业务总裁马建华表示:“要建设绿色、数字和智能金融,只有健康和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协作,才能实现共赢。我们计划基于基础研究能力、创新解决方案、技术平台和华为云,加强与全球合作伙伴的生态合作,匹配金融行业的数字需求。”
通过对趋势的理解,构筑关键方向的技术领先能力与新锐行业实践;通过技术能力与服务经验构建行业生态,服务全球客户。华为将全球金融数字化的变局与发展变成了自身的动力。通过满足未来趋势获得了全球客户的信赖,最终构筑了有技术,有产品,有场景,有伙伴的金融数字化之海。
当变化的风,吹过华为与伙伴、客户共筑的价值之海。在新加坡,我们已经依稀可以看到全球金融行业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