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何玺 排版 | 叶媛
增程式混动真的是“行业共识”的“落后技术”吗?为了这个问题,魏牌李瑞峰最近“手撕”华为余承东,并在业界引发广泛讨论。
01
李瑞峰“手撕”余承东事件回顾
7月6日,李瑞峰在社交平台上针对增程式混动技术高调发声,称:“……增程式混动技术落后是行业共识,再大的嘴,也不能大放厥词”。整段话看起来只是在谈论技术,并没有指名道姓。然而业界普遍感觉,这就是冲着华为余承东而来的。
就在李瑞峰这番言论前不久,余承东刚刚在问界M7发布会上,对增程式混动技术夸赞了一番,甚至表扬理想CEO李想把增程式混动“发扬光大”。余承东这位华为的技术销售大将,因为强悍的战力,在前几年手机领域的市场搏杀中被同行赋予了“余大嘴”的雅号。如今带领华为团队高调介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依然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李瑞峰对增程式混动技术的“炮轰”还不止于此,他在短时间内密集地连发6条微博,从多个角度把增程式混动技术批判了一番。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这些微博中的言论,已经超出了对技术本身的探讨,将矛头指向了其他企业的品牌价值、以及经营理念。例如“吹起的泡沫总要有人来戳破”、“落后就要挨打”等。他的其中一篇发言直指余承东的意味更浓——“做增程的闷声发大财就好了,大嘴何必说出来”。显然,李瑞峰已经将增程式混动技术,定位为某些企业“割韭菜”的工具,其愤懑之情隔着屏幕都跃然眼前。
作为长城旗下新能源车系的掌舵人,李瑞峰无论在汽车行业还是在社交平台上,都是名副其实的“大V”,他连发的6条微博立刻就把“#魏牌CEO开撕华为余承东#”这个话题推上了热搜,引来消费者、行业人士及媒体的热烈讨论。好事者抱着看热闹的态度,乐见这场“手撕”大战制造出更多的舆论热点,消费者则试图从各方论点中找出新能源汽车购买的“攻略”,而专业人士却希望对技术本身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在技术层面,行业内处于不同利益阵营的“大V”们,对此问题表达了截然不同的观点。例如,与李瑞峰同为传统车企代表人物的大众中国CEO冯思翰,就直言不讳认为增程式混动是“最糟糕的方案”;而作为增程式混动技术最大的受益者,造车“新势力”代表性人物的理想CEO李想,却被众多网友挖出了他一年前骂过的“粗口”——“TMD一帮搞臭技术的,天天冲我们哔哔,什么增程电动是个落后的技术,请问他们TMD搞出来屁技术了?”在这番“激情”言论鼓动下,部分支持李想和余承东的技术派网友和业内人士,用详尽的分析指出,增程式混动的优势就在于发动机结构更简单,也无需复杂变速箱,因而绝大多数时候都能高效率运转,确实能达到省油目的。
众说纷纭之间,关于新能源车动力技术究竟该走什么路线,已然成了社交平台上最热的话题之一。
02
李瑞峰是想和余承东聊技术吗?
关于李瑞峰充斥着“大嘴”、“韭菜”的言论,支持的人辩解说那是在“聊技术”,偶尔有些出格之语可以原谅。但更多的人却明显感觉到,这不太像是在讨论技术,倒是很像“碰瓷”式的营销。这个看法有两重依据:一方面,在整个事件中被针对的华为余承东,根本没有直接参与过讨论,对“大嘴”之类不敬之语完全不予回复。让事件演变成了李瑞峰单口相声般的表演,谈不上“聊”。另一方面,很多业内资深技术分析人士也指出,同行之间如果真的要“聊技术”,一般都是在私下场合进行坦诚探讨,即便是有争论,也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有何必要在网上搞这种裹挟流量、制造八卦话题的“手撕”骂战?
其实只要稍微了解一下新能源汽车圈最近的变化,就不难明白李瑞峰所谓的“聊技术”,本质上就是一场蹭名人流量的碰瓷式营销活动而已。李瑞峰所掌控的长城魏牌,也是新能源造车阵营中一员。在动力供能方面,魏牌采用了双电机混联拓扑结构的“智能DHT-PHEV”方式。这种方式可在一个系统之下实现电动、混动两种动力模式,与余承东支持的增程式混动模式,存在着技术路线之争。而李瑞峰此时发起“手撕”骂战,无非是要借余承东的名气和流量,以反向操作影响受众的心智,试图建立起智能DHT-PHEV动力模式“更科学、更高效”的印象,从而帮助魏牌实现销售增长。
可是,这种营销手法真能凑效吗?
在行业人士和消费者群体中,对这种营销手法“感冒”的人并不多。原因很简单:市场数据表明,魏牌无论是销售业绩还是品牌形象,均难以为李瑞峰的碰瓷式营销提供足够的支撑。回顾魏牌的发展历程,这个成立于2016年的新能源品牌,从一开始就将自我定位在高端市场,并立下了打造“中国第一豪华SUV品牌”的誓言。在发展初期,魏牌曾经推出过VV5、VV7这两大颇具网红气质的爆款,并凭此获得了2018年交付14万台的亮眼业绩。然而,由于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很快就在其他国产品牌的强势崛起中,成为“过气明星”。
VV系列陷入低谷之后,魏牌再也没能推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车型。在创新乏力、市场低迷的颓势之下,魏牌的整体销量无奈地走入了长期下滑通道。2019年,魏牌年销量停滞在10万辆水平,到2020年就迅速下跌到7.8万多辆,2021年更是跌至5.83万辆,和两年前相比几乎腰斩。进入2022年后,魏牌市场形势持续低迷,1到5月份的累计销量只有1.9万辆,其全年表现难言乐观。为了扭转这个形势,魏牌已经宣布今年要将传统燃油路线、油电混合路线、纯电路线等全部舍弃,全力All in智能DHT-PHEV模式,并由此跻身为“中国首个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彻底转型的高端智能新能源品牌”。
显然,长城李瑞峰手撕余承东并不完全是“仗义执言”,更不是真的要和余承东聊技术。这一切,只不过是其导演的一出商业大戏而已。
03
新能源汽车,技术并不是唯一考量因素
虽然李瑞峰的言论吸引了消费者、业界和媒体的关注,长城也由此带来一波新的关注,但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先进技术并不是赢得市场的唯一考量因素。
李瑞峰在多次重复论述中,始终强调其智能DHT模式的技术优势:采用智能DHT-PHEV技术的车型,可用EV、混联、两挡直驱、能量回收等各种方式工作,因此在城市低速工况下,智能DHT-PHEV具备与增程模式相当的节能效果,而在跑长途和高速时,则可以兼顾油耗和长续航。他还认为,增程式混动技术,全程只用电机驱动这个单一方式,无法像魏牌的智能DHT那样,综合发挥燃油与电动两套动力系统的优势,因此是“落后”的,是无法与智能DHT-PHEV竞争的。
从纯理论的角度看,李瑞峰的论述不能说完全没道理。可技术的关键在于落地实践而不是推论猜测,而且技术路线在理论上的优势,并不能直接等同于产品力,更不是影响用户购买决策的唯一指标。这一点,从采用增程式混动模式的理想ONE、以及华为主导的问界M5的大卖中,就可清晰看出。理想ONE采用的是1.2T涡轮增压增程器,问界M5则是采用1.5T四缸专用增程器。这两款车型都是当前市场上走增程式混动技术路线的佼佼者。其中,理想ONE在2021年就夺得了国内中大型SUV销量冠军,全年交付达90491辆。2022年6月销量11496辆,上半年累计达47379辆,比去年同期增长还要明显;问界M5同样表现不俗,上市仅87天累计交付量就达到11296辆。截至5月底,问界M5已经创下创新品牌单款车型交付量最快破万的纪录。显然,在李瑞峰口中被贬低为“落后就要挨打”的增程式混动技术路线,已经帮助竞争对手们取得了远远超越其预期的业绩,甚至已经成为国产新能源豪华SUV品类冲击高端市场的关键因素。而魏牌的智能DHT技术路线,却至今尚未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面对“增程式混动汽车”取得的骄人成绩,鼓吹DHT-PHEV技术更先进,却不提市场表现的魏牌李瑞峰,是否应该三思?
事实上,从纯技术的角度来看,混动、增程都是新能源汽车实现续航的技术路线,二者各有优势,它们之间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对立。要知道,在新能源汽车消费时代,真正值得厂商关注的是客户的使用感受,使用体验、以及服务效率。只有把精力和资源集中到真正的“刀刃”上,才是企业经营应有之道。用制造噱头的方式,在两种技术路线中强行争高低毫无意义。
在这方面,华为余承东的态度就值得称道。他多次论述过,所谓“增程式电动车只是过渡路线”、“注定落后”的观点,完全站不住脚。他指出,新能源汽车由于电池能量密度的瓶颈限制,无论把电池做得多大,始终都是需要经常充电的。所以,用燃油式的增程发动机来提供超强续航能力,是为用户解决历程焦虑的正确技术方向。余承东尤其强调,增程车在用燃油发电的同时,还能利用新能源机制进行能量的回收,因此其能源效率比传统燃油车要高得多。以华为联合塞力斯最新发布的问界M7为例,该车在纯电状态下续航可达200公里左右,完全能满足日常通勤和城市出行需求。而在跨城市长途出行时,综合续航能力超过1100公里。问界M7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没电时可用油来实现续航,而且即使完全不充电,采用增程器来供能的话,其油耗也仅是同级传统燃油车的一半以下。
纯电是未来,这是大家都看得到的趋势。但是,在当前,增程式并非“落后技术”,它只是一种更符合当下市场需求的技术。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