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透过华为军团看科技之变(六):智慧公路
“要想富,先修路”是印在中国人骨血里的普世道理,道路基建决定着运输条件的便捷程度,是一个地区能否快速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条件,对于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近年来,互联网领域各类技术与应用创新乏善可陈,行业人口红利与流量红利渐趋消失,在需求不断萎缩的行情下,百花齐放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内卷的商业模式也几乎穷途末路。时代的风口从满足人们消费娱乐应用的需求,走向了实业。AI产业智能化走向千行百业。
作为基建中的基建,近两年,交通强国、“新基建”等一系列的国家政策的颁布,也刺激着公路智慧化的建设,随着智慧城市的不断发展,智能交通的市场规模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作为智能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公路的发展也随之走向了快车道。华为军团将智慧公路从以前子业务升级为与煤矿、能源、轨道交通等平齐的军团,无疑也是看重公路智慧化在智能交通、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新基建等政策大势中的重要性。智慧公路作为产业发展流动的关键脉络连接起千千万万的需求,对我们的出行也会带来诸多的影响与变化。
产业链聚焦的核心
许多人对于智慧公路的认知停留在道路十字路口的感知设备智能摄像头,可以识别车辆的ETC等。诚然这些是智慧公路代表性的部分,但并不是智慧公路的全部。
智慧公路是一个系统的概念,指的是以5G、物联网、AI等技术为基础,由感知和收集、网络通信、决策和处理以及服务提供等系统构成的道路系统。通过对道路信息的采集、分析决策等,全面、准确掌握每段路、车、结构物的状况,协助智能车辆实现环境感知和运动行为控制,最终显著提升交通系统的安全水平、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智慧公路不是个新概念,国外早在80年代就开展了智慧公路的研究。如果追溯国内智慧公路的起源,2008年底,智慧城市的概念被提出,而公路作为智慧城市的关键部分也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智慧高速和智慧城市的概念一并提出。在“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部批准组织9个省市开展新一代交通控制网与智慧交通的试点;到2017年,北方京雄、南方杭绍甬两条超过100公里智慧高速开始进行相关规划、技术验证,现在京雄智慧高速公路已经通车,而杭绍甬智慧高速在马上通车的路上。
十年弹指之间,一个产业迅速崛起。在智慧公路的产业链中,提供物联网、AI、5G软硬件技术的企业位于上游,也是智慧公路产业链的核心,包括腾讯、百度、海康、华为等企业。这些企业作为智慧公路算法系统、智慧公路平台的集成商角色,是智慧公路中最关键的存在,而智慧公路的建设与运营则是传统公路行业的参与者为主,聚集在产业链的下游,提供着道路基础的建设与运维。
在发展的初始阶段,行业围绕智慧公路的争论主要在“建与不建”。随着自动驾驶与“新基建”的发展,自动驾驶行业与政策的不断推进,自动驾驶技术路线从单车智能到特色的车路协同方案,车联网、车路协同等方案迫切需要智慧公路的同步发展。
数智技术的快速演进中,千行百业都在引入AI技术来提质增效,泛在的数智连接与数据驱动,也被引入传统的公路系统,智慧公路的建设不仅能够保障人们高质量出行服务与安全的需求,也能够提升公路的运输效率,从宏观的层面来说,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求。建设智慧公路不再是争议而成为必选项,怎样建好成为华为这类技术集成商们面对的主要问题。
道路感知与决策的升维
智慧高速、智慧交通的核心目的、初心,是为实现更安全、更快速高效、更加绿色便捷的出行和货物运输。
如果从初始开始落地的时间来看,2018年是智慧公路试点发展的起点。目前以试点的建设与发展为主,智慧公路的大规模的应用也较少。因此我们也没有明显的感知。
在传统的智能交通体系中,过去的智慧主要体现在感知与传输的系统上,参与市场的也主要以提供硬件智能设备的厂商为主。只在关键路段或者十字路口定点布设,覆盖范围十分受限。而智慧公路对感知的需求变高,需要实现车-路、车-车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实时主动监测路网运行情况和道路拥堵、匝道流量、设备故障等信息,这也意味着对市场参与者提高了要求,同时也为参与者新增了一些感知与传输系统的市场空间。
在智慧公路最核心的智能管控的决策系统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过去传统智能交通几乎没有智能管控与决策的能力,主要原因受限于感知系统的信息采集能力,实现全路段的管控与预测、响应等高级功能十分困难。随着5G、云计算等技术驱动的动态数据接入、可以满足智慧公路实时、复杂的计算需求,减少人工操作和误判,实现主动预测、快速响应的智能化日常运维管理。
这些核心的智慧决策系统技术是华为、腾讯、阿里等头部AI技术企业的强项,智慧公路的智能需求也为一众互联网领域以数智技术为主的大厂提供了深度参与的机遇。杭绍甬智慧高速公路的主要技术提供方就是阿里,不仅可以支持自动驾驶专用车道货车编队行驶,也能够支持全线自动驾驶车辆自由行驶。
在智慧公路的建设中,关键核心的5G、云计算、AI等数智技术几乎被这些大厂掌控。而从投资数据来看,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14-2020年,中国公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上升,2020年中国公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312亿元,比2019年增长11%。2021年1-11月,我国公路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约为23925.7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6.0%。公路信息化智能化是其主要的改革趋势,华为这类大厂在自身优势与市场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入驻这个钱景与社会价值并存的领域也就不难理解。
跨越“示范区”
智慧公路是交通行业与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基建等领域深度融合的产业,也就是说一条智慧公路的构成需要路端、边缘设备、云端的多方配合。当前,我国公路里程世界第一,据交通运输行业数据,2020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519.81万公里,公路养护里程514.40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99.0%。公路承担了综合交通网货运总量的70%以上。
虽然不可能所有的公路都数字化,但交通行业公路总体巨大的体量与数字化需求,对于产业的发展来说,仍然是个巨大的市场,需要多方力量的参与与协同,才能够支撑其智慧公路的建设。
智慧公路的建设也是个吞金兽,需要的投资十分庞大。杭绍甬智慧高速公路的全场约161公里,规划的是双向6车道,虽然只有百公里级别,但投资总金额高达707亿,平均每公里建设费用超过4亿。杭绍甬是超级高速公路,其建设的要求和成本都是最高级别,而据行业内人士披露,基于高精度感知设备的系统整体成本大概是平均一公里4000-6000万。
对于智慧公路的发展来说,成本是最大的限制。受成本和安装方式所限,目前只有不到5%的道路实现了信息智能设备覆盖。如果路端的大规模部署问题不能解决,那么智慧交通就只能停留在示范阶段。
智慧公路的发展虽然是近年才启动的试点项目,但是多年逐步智慧化的烟囱式建设,使得各路段的系统建设时间、标准等不同,数据层面和系统层面整合的困难大,跨系统的连接、融合存在困难。与此同时这些系统虽然能用,但是智能化的水平无法支撑智慧公路的要求,视图智能解析、决策能力低,需要智能化的升级。
旧的道路系统与新道路的建设需要智能技术全面的渗透与灌溉,这也是智慧公路未来亟须解决与发展的方向。对于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来说,产业的空间价值丰富,如何让成本与价值服务在一个性价比较高的区间是竞争的核心。
对于华为这类前沿技术集成的典型科技企业来说,智慧公路军团在这个体量巨大和产业亟需变换的市场中,占据市场份额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在流量红利枯竭与靠谱新风口来临前,投入到机遇丰富的实干数字基建领域,每个参与者的机会都巨大,未来让智慧公路走出示范区,快速地落地是所有参与者的野心与宏愿。
道路交通科技与物流、出行服务息息相关,智慧公路的发展与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与时间的浇灌。虽然道阻且长,但一切正确但进展缓慢的决策都需要时间成长。
当我们在可以提供自动驾驶的智慧道路奔驰,当智慧公路的大脑参与协管,拥堵成为过去式,当自动驾驶的物流卡车编队安全行驶,将天南地北的货物送往各地,这些最常见的出行场景越来越便捷、安全,绿色,那么今天在智慧公路产业,所做的一切付出都不会浪费。
智慧公路也会成为智能时代发展历史的注脚,踏上这个发展的“快车道”也会让我们更安全、快速地向智能时代深处驶去。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