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Kindle倒下,iReader接力
近日,亚马逊中国发布了Kindle退出中国市场的公告,这让不少的深度电子书迷不胜嘘唏。曾几何时,Kindle也曾是出街标配,人手一部,如今却宣布退出中国市场,让人不禁怀疑: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下滑了?毕竟,中国消费者崇尚野性消费,好用的产品很难被他们忽视。
事实上,并非中国消费者失去了购买力,也并非电子书阅读器被中国消费者抛弃,而是Kindle自身出了问题。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吃香的电子书阅读器
近年来随着国家推动“书香型社会”建设政策的不断出台,公众的阅读需求也逐步增加,而疫情下长期居家也让大众更加注重用阅读来填补空闲时间……在这一背景下,电子书阅读器产品及其厂商都进入了更好的发展阶段。
一方面,电子书阅读器能够满足读者的深度阅读需求,为读者带来了更为优质的阅读体验。在快节奏的生活下,数字阅读已经成为趋势,但其也需要借助手机、平板等媒介才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然而,这些电子产品大多内置有大量娱乐功能,在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同时,也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无法为读者带来更好的深度阅读体验。
而电子书阅读器在功能上就显得更为“纯粹”,剥离了娱乐、通信等功能,仅以阅读功能为核心来设置产品。这种强指向性的阅读产品既能保障用户的阅读体验,对于一些自制力不强的读者还能起到约束作用,真正助力沉浸式阅读。
另一方面电子阅读器的用户群体大多是深度阅读消费者,用户粘性较高,无需进行二次培养。电子书阅读器本就是围绕阅读延伸出的阅读终端产品,其初入市场的功能本就单一,吸引的用户群体也是热衷阅读的深度书迷。基于此,电子书阅读器市场的用户粘性较高,商家只需要做好硬件产品和内容生态,就能轻易俘获这一部分追求深度阅读的消费者的心。
电子书阅读器对用户体验的提升,使得这一小众市场持续释放着活力。根据洛图科技(RUNTO)线上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子纸平板线上市场的销量达15.9万台,销售额超过2.9亿元,平均客单价达到1823元,消费实力不容小觑。
倒下的Kindle
作为电子书阅读器行业的“鼻祖”,Kindle进入中国市场已有九年,中国市场也一度成为Kindle最大的销售市场。从高调入局推动中国数字化阅读的进程,到退出中国市场徒留中国消费者迁移书籍资源,昔日辉煌的Kindle为何仓皇谢幕呢?
一是由于Kindle缺乏持续性的研发创新,因此不仅没守住自身的核心优势,还无法补足产品的短板。护眼、沉浸式阅读、媲美纸质书的阅读体验……一直都是Kindle的核心优势,也是其吸引深度阅读人群购买的重要因素。
然而,Kindle却是“不思进取”的代表。在产品更新上,Kindle数年来仅是在机器材质、阅读灯、处理器等方面进行修补,对真正的产品问题却视而不见,比如翻页卡顿明显、读取速度太慢、墨水屏容易磕碰损坏、仅支持黑白屏呈色效果等。更为致命的是,Kindle除了特制的mobi格式,对于市面上各类主流的电子书格式均无法支持,极大地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以说,Kindle多年来在核心的产品功能上并无实质性的迭代,对于一些影响用户体验的性能也未进行修复,忽视了消费者很多基本诉求。长此以往,Kindle失去消费者也就不难理解了。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本土品牌,比如掌阅、汉王、文石等国产品牌持续在墨水屏、冷暖双色等硬件层面发力,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感。于是,当躺平的Kindle遇上内卷的国产品牌,自然一步步丧失掉既有的阵地。
二是由于Kindle的形式过于单一,难以满足中国市场已经变化的用户需求。“纯粹”是电子书阅读器的初衷,也是Kindle的初衷,但是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似乎在挤压着这些“纯粹”的产品,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中国消费者对电子书阅读器的要求不仅仅是简单的阅读,而是期望着它能够承担学习、工作等诸多需求,虽然用户需求有所增加,但Kindle并没有随之增加产品功能,仍旧以单一的阅读功能来面向用户,所以Kindle黯然退场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边是中国用户群体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一边是Kindle固守阅读初心,两相僵持之下,自然是Kindle吃亏。究其根本,还是因为Kindle没能入乡随俗,错过了中国市场。
攀岩的iReader
在Kinder退出中国市场后,iReader被公众视为下一个接力产品,在一众竞品里,iReader能够脱颖而出自然有其过人之处。
首先,iReader有着丰厚的用户资源和内容资源,在数字阅读市场竞争力较强。掌阅科技深耕数字阅读领域十余年,已经构建起掌阅APP、掌阅文学、掌阅精选等数字阅读生态系统,其用户基础和内容资源较同行都更为丰厚。据官方披露,掌阅科技电子书保有量超过50万册,数字内容资源多种多样,包括漫画、图书、自出版和其他类别,高质量的书籍一直占据着较高占比,可以满足用户阅读不同类别和不同场景的阅读需求。
如此一来,背靠掌阅科技的iReader在软实力上自然更胜一筹,在一众竞品里的优势也更为明显,极易承接Kinder的忠实用户。
其次,技术上的积累让iReader在产品功能的研发迭代上更加贴近用户需求,更能满足本土市场的用户习惯。拿最近一场新品发布会来说,iReader发布会上提及的REINK智能排序引擎3.0版能够让27种阅读格式的显示优化达到纸书排版效果,并支持其他智能排版功能;其最新固件支持通过微信直接传输到iReader电子书阅读器;iReader Smart 3采用了全新的屏幕贴合工艺,不仅清晰度提升了19.07%,还解决了业内白色机器漏光问题……技术上的积累使得其迭代的功能更符合中国用户需求。
除此之外,iReader还通过多元产品矩阵来覆盖多元的用户群体。据悉,市场上已形成主打“轻阅读”的iReader Light系列、“为阅读发声”的iReader A6、彩色墨水屏阅读器iReader C6系列,以及集合“听·读·写·画”的iReader Smart、iReader Ocean系列等来满足不同人群多元阅读需求的系列性产品。
国产电子书阅读器玩家的迷途
如果说研发缺位、忽视用户需求是Kindle退出中国市场的内在原因,那用户流失、消费低频、盗版猖獗等因素或许是Kindle退出中国市场的外在原因,而这些也是国产品牌在后续发展中要面临的现实困境。
其一,用户流失。用户流失是各企业关注的重点,而对于电子书阅读器玩家来说,它的竞争对手显然更为明确。第一类是以短视频、游戏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产品会抢走部分意志不坚定的读者,第二类是以喜马拉雅、蜻蜓FM等为代表的长音频产品会通过听书等形式抢走部分深度用户,第三类是以七猫、微信读书等为代表的阅读类APP,会直接抢走电子书阅读器的忠实用户。日益繁荣的互联网产品一点一点地蚕食着电子书阅读器的客户群,也将更进一步增加电子书阅读器的获客难度。
据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为11.78分钟,而短视频用户每日的使用时长显然早已远超这一数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21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大报告》显示,短视频使用时长已反超即时通讯,成为占据人们网络时间最长的领域。
其二,产品难卖。上文提到,电子书阅读器的市场较为小众,其用户规模与手机、平板等大众消费电子产品相差较大。同时,电子书阅读器属于耐用品,普遍可以维持3-5年的使用寿命,而手机等电子产品更趋向于时尚单品,二者的更换频率也存在较大差距。
掌阅科技将硬件业务剥离出上市体系,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存货周转率连年下滑,市场表现不及预期。数据显示,掌阅的存货周转率从2016年的5.04降到2018年的2.01。市场小众、低更换频率,这意味着电子书阅读器很难实现销量上的持续增长。
其三,盗版猖獗。以Kindle为代表的电子书阅读器是作为阅读终端来吸引用户在其书城进行后续消费,而国内的知识产权意识薄弱,付费习惯较差,盗版读物盛行,这一实际情况也影响着电子书阅读器内置数字资源的售卖。
写在最后
事实上,Kindle倒下还涉及硬件难盈利等问题,这也是所有阅读终端的集体之痛。不过,国内玩家不仅借硬件产品打造流量入口,还利用其联动数字阅读产业链,布局相较Kindle更为全面、系统。如此一来,其反而带动了电子书阅读器市场的发展。
不容忽视的是,虽然“纯粹”的kindle已经倒下,但是其暴露出的问题依然存在。对于参与其中的玩家们来说,要想获得长久发展就必须要加大研发投入,以功能迭代来吸引用户购买,同时针对行业问题进行市场维护、营造健康的行业大环境,共同助推电子书阅读器市场的发展。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