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腾讯吴文达:数字科普成为公众对抗疾病的“长效处方”
5月19日,由腾讯携旗下腾讯医典,与《NEJM医学前沿》(《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独家授权的中文数字媒体) 共同举办的2022腾讯医学ME大会正式线上揭幕。大会邀请国内顶尖医学科学家共聚,围绕肿瘤防治、风湿免疫病缓解、心梗急救等热门领域,揭秘最新医学进展,以科普助力全民健康。
前临床医生、腾讯健康高级副总裁、腾讯医典负责人吴文达会上发表《数字医学科普,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的一剂“良方”》主题演讲。他表示:在技术推动着医学发展的同时,人们的观念也在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通过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传递医学科普,不仅可以在人们的心中种下健康素养的种子,还能将健康管理落到实际行动上,让科普成为个人的“定心丸”,成为医生的“长效处方”,成为社会的“防护网”。
“但医学科普也充满挑战,涉及到日常生活方方面面,见效周期长;而且与人本身基因里的偏好相悖,因而长久以来就像顽疾,难以解决。”为此,腾讯医典通过权威内容建设、社交化用户触达、服务体系衔接三个方面,化解这一难题。
吴文达表示:希望以腾讯医学ME大会为契机,与更多机构、组织合作,共同探索互联网科技与医学的融合,为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提供一剂“良方”。当每一个“我(I)”,汇聚成“我们(we)”,才能协力完成从“疾病(illness)”到“健康(wellness)”的转变,实现健康中国。”
以下为吴文达演讲全文:
各位嘉宾、线上参会的观众:
大家好!
首先感谢今天的各位专家,通过ME大会,为我们带来权威、专业的医学知识。让更多人知晓:原来通过有效的防治,宫颈癌是有可能被彻底消除的;原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药物控制,10个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8个可以预防。
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医学的发展,使得急性传染病、器质性疾病带来的威胁大幅降低,慢性病已经占到总疾病负担70%以上。因此,医生的思路也在转变,从治已病到治未病。
这一转变过程中,老百姓变成了身体健康第一责任人。比起得病后的主动求医问诊,掌握健康知识、积极管理健康,变得更加重要。所以,医学科普就好比一张治未病的“长效处方”。越来越多的医生参与医学科普创作,把“治未病”的知识交给公众,帮助老百姓守好自己的健康。
我们常常在思考,如何更有效运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传递医学科普,不仅要在人们的心中种下健康素养的种子,还要帮助健康管理落到实际行动上。
作为一位前临床医生,科普是一对一跟病人解释疾病和治疗方案;作为一位前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者,科普是如何写好新闻稿。现在又是“互联网+医疗健康”中的一员,我想分享一下如何可以更站在大众的角度,来思考数字化医学科普的价值。
第一,个体遇到健康问题时,科普要成为“定心丸”。
首先,举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例子,就是感冒。据统计,每个人一生平均会得200次感冒。人们得了感冒后会怎样处理呢?根据WHO一项调查,60%以上受访者认为抗生素可以治疗感冒。
然而,根据流行病学调查,80%-90%的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属于“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除了免疫力比较低的人群,一般人得了感冒,并不需要特别的治疗,靠自身免疫力就能恢复和痊愈。所以,“吃药七天好,不吃药一周好”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其实,正确的科普知识,能让人们在面对疾病时更加从容:得了感冒,首先充分休息、多喝水,而不是急着往大医院跑;如果感觉鼻塞、咳嗽比较不舒服,可以通过一些非处方药,比如解热镇痛药、镇咳药来缓解症状,但一定要记得,不能吃太多,重复使用的话会导致用药过量;最后,只有出现严重脱水等情况,才需要考虑输液,否则慢慢喝口服液也可以。这也是腾讯医典里面关于“感冒”的知识点描述。
有了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患者形成更好的自主管理意识,也能降低去医院排队交叉感染的几率,同时也缓解了医生、医院服务系统的压力。所以,分级诊疗真正的“第一环”,甚至都不是社康中心,而是个人健康素养。
另外,《北京大学学报》曾经发表了一项研究。发现提升个体的健康素养水平,对于门诊患者的就医体验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信息引导体验和人文关怀体验受健康素养影响最大。
所以,不仅单一疾病的科普常识,也包括挂号、主诉、确定治疗方案等就诊常识,都应该成为个人健康素养的一部分,成为个人面对健康问题时的“定心丸”。
第二,在治疗过程中,科普要成为医生的长效“处方”。
一方面是对小病的过度警戒,而另一方面,许多慢性病患者却普遍存在治疗及用药依从性不足的问题。
再用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事物——医生的处方来举例。很多人一想到医生,就想到字迹潦草的处方单。我自己也写过,有时候写完自己也看不清楚。这背后也是因为医生门诊时间非常短暂。医生经常要一边向患者询问基本情况,解释病情、用药事项,一边开处方。虽然处方单都会包含具体药物用量、频次、服用方式。但很多患者,尤其是慢性病患者,由于缺乏足够重视和认识,用药时会“大打折扣”。我们常常会有一个说法,就是 “三个月魔咒”。再好的药,也没有一个患者用药时间能稳定超过三个月。
患者的依从性差,带来的后果是很多疾病,尤其是慢性病效果不佳。就心血管病的控制效果而言,我们看到近年来中国的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在上升,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和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高”疾病管理不佳有关。
这里也存在一个严重误区——很多高血压患者经常是血压一降到正常水平,就会停药。但他们不知道,服用药物不仅仅是为了降血压,还能够降低急性心脏病的发生。擅自停药,很容易造成病情反复,而且还会增加死亡风险。
因此,对于医生而言,在开出实体处方外,补上一剂科普处方十分有必要。疾病成因、病情发展、用药知识,让患者对治疗有正确的理解,依从性更高;此外营养、护理等生活事项的叮嘱,对于提升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也有很大的好处。
第三,面对公共卫生威胁,科普要成为社会的“防护网”。
除了个体价值、医生诊疗价值之外,放在更广泛的大众群体、公共卫生视野中,对科普的价值也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世界各国为研制疫苗投入了巨大努力。因为疫苗是降低感染,建立群体免疫屏障的最有力武器。但是,很可惜,非科学、不理智反疫苗观念一直存在。在全球,因为错失宝贵的疫苗接种黄金时间,一波波的疫情来袭,不仅让老年人、长期病患者、孩童等高风险人群处于危险之中;也因为大量确诊病例的出现,让医疗服务系统面临严重的挤兑压力。每个人的观念和行为也对医疗服务系统的承载能力产生间接影响。
个体健康行为的公共性在控烟行动上也有重要的体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吸烟一度被认为是很时髦的事情。在政府、烟草公司、烟民的观念拉锯战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源于一项标志性研究——揭露二手烟对非自愿吸烟者的伤害。根本上改变了关于吸烟权不一的讨论,吸烟也从潮流先锋成为全民公敌。
因此,健康这个问题上,每个人都是命运共同体。公众科学认知的建立可以在应对重大健康问题时,形成坚实的“防护网”,最终每个人都从中受益。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是保障居民健康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个人在遇到健康问题时,正确的科普引导可以省去不必要的精力成本。医生为患者提供治疗时,有效的科普连接可以提升依从性、减少复发。公众卫生层面,科普可以让医疗资源得到更好的分配和使用。
但医学科普也充满挑战。健康教育涉及到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多个角度,见效周期长;科学上所倡导的健康习惯,往往与人本身基因里的偏好相悖,比如对高热量、重口味食物的喜爱等等。因此,提升公众健康素养长久以来就像“顽疾”,难以解决。
那么,从腾讯角度而言,我们应该提供什么方子来化解这个难题呢?接下来我想从内容、渠道和服务承接三方面,分享一些我们的尝试和做法。
首先,以权威内容建设互联网医学科普,让良币驱逐劣币。
在科普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谣言比科学跑的快。因此,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互联网上构建权威医学知识库,让权威医学科普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跑过谣言。这也是腾讯医典成立的初衷,让科学在互联网上扎根。
为此,我们沉淀下来一整套严格的内容生产流程。还原真实医疗、生活场景进行内容规划,聚合权威医学专家进行内容生产,再由医生和编辑进行多重审核,并根据最新医学进展和用户反馈,不断迭代。目前,腾讯医典已与5000多名院士专家、临床医生合作,建立了涵盖85%以上常见疾病和症状的权威知识库。
为了让专业知识更生动,降低大众认知门槛,我们也在内容形态上做了很多尝试和探索。首先,将高深的知识转化成用户听得懂、能记住的语言,比如“头孢配酒,说走就走”这种朗朗上口的方式,讲述吃头孢类药物喝酒的危害。我们还通过医生直播、患者故事的形式,让科普的传递不再只是冷冰冰的专业术语。腾讯医典会定期组织医生参与直播,涵盖心血管、肿瘤、内分泌等多个领域。我们也开创性地使用医学插画、3D视频方式,降低用户的理解门槛,制作了18000多张高质量医学插画、几百支3D科普视频。
这些内容很多已经被医生自发应用到了线上诊疗、线下查房等场景,出现在医生和患者的日常沟通中。我们期望让权威的声音真正被听到,用理性的科普驱逐蹩脚的谣言。
其次,构建社交化连接,帮助医生打造科普朋友圈。
互联网跨越时空的连接作用,也为医生随手开出“科普处方”提供了场景和可能。
上海市肺科医院的一位胡医生告诉我们,互联网科普已经成为他工作日常的一部分。目前他在全网积累了400多万粉丝,相当于一座中小型城市的人口。通过线上科普,他得以帮助很多肺部小结节焦虑患者结束了长达几个月的失眠。而他的线下门诊,经常像是一场粉丝见面会。科普不仅帮助他更有效解决患者问题,也建立了和患者的信任感。
胡医生的故事让我们很受鼓舞。未来,腾讯医典一方面将通过实用工具,和素材模版的提供,帮助医生拿起手机,就可以快速做科普,大大降低创作门槛。另一方面,在科普内容传播层面,不同于以往流量导向、算法推荐、打造“网红”的模式,我们希望回归科普传递本源,帮助医生从身边的患者做起,建好自己科普朋友圈,基于小程序、视频号等社交化链接,从专业医生的视角出发,将他们认为最需要告诉患者的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医患之间形成更紧密、良性、有价值的连接,让专业医学的力量,浸润每个人的日常。
再次,将知识内嵌入公共卫生服务,为大众健康保驾护航。
当医学科普与公共卫生结合,常常会起到“空军”式的覆盖效果,有效提高大众参与。
在健康中国行动中,提高癌症等疾病防治服务保障水平被列为重要目标之一。当我们将体系化的知识图谱与癌症防治相结合时,可以帮助患者更清晰的理解诊疗过程,做好自我管理。
正如乔友林教授的介绍,宫颈癌是唯一病因明确、可防可控的癌症。我们也与乔友林教授团队在宫颈癌高发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带,进行试点。组建区域网络阴道镜筛查服务系统,以AI的方式,助力提升基层医院筛查技术水平。
在“消除宫颈癌”这样的公共卫生行动中,科普同样也可以融入其中,成为推动疫苗接种、筛查和治疗的知识引擎。
科普可以成为面向大众的“宣传单”,有效推动目标人群的参与意愿,以及HPV疫苗的接种。科普可以成为被基层乡镇医生快速掌握的“听诊器”,直接推动高危人群参与筛查。在检查过程中,科普可以详细解释各种筛查手段,提升公众配合度。在治疗过程中,以插画和3D视频方式,解释不同化疗、手术方式,以及公益项目信息的提供,帮助患者提高生存获益,最终实现消除宫颈癌的目标。
最后,我们也希望以腾讯医学ME大会为契机,与更多机构、组织合作,共同探索互联网科技与医学的融合,为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提供一剂“良方”。当每一个“我(I)”,汇聚成“我们(we)”,我们才能协力完成从“疾病(illness)”到“健康(wellness)”的转变,实现健康中国。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