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别让“NFT”成为炒作新宠

半月谈评论员 兰天鸣

  在我国打击虚拟货币交易炒作趋严的背景下,不少资本和币圈投机分子又瞄准了新方向——非同质化代币(NFT)。

  NFT全称是Non-Fungible Token,也被称为非同质化通证。作为一项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NFT作为凭证用来标记特定数字资产,在丰富数字经济模式、促进文创产业发展等方面显现出一定的潜在价值。其中,数字藏品领域是NFT落地最快的应用场景之一。

  近年来,看似普通的马赛克头像、图片、视频等数字藏品NFT频频售出“天价”。全球最大的国外NFT交易平台Opensea累计销售额已超百亿美元,单件数字藏品被卖到数百万美元已是屡见不鲜。

  但“天价”频现、风靡一时的背后,NFT出现金融化证券化倾向,暗藏大量“对敲”“老鼠仓”的行为,炒作交易、洗钱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开始冒头。

  在国外,数字收藏品NFT往往使用虚拟货币交易,流转没有限制。一些投机分子则利用即将推广的NFT产品牟利,通过“天价”拍卖或与“内部人士”多方对敲、炒高价格。部分NFT交易平台为赚取高额手续费,利用社交媒体炒作,诱导用户持续交易,演变成“割韭菜”的骗局。

  最近,就有国外购买者试图将数百万美元买进的数字藏品NFT再次拍卖,却出现了无人问津、报价缩水近万倍的现象,最终成了“接盘侠”。

  当前,国内NFT生态圈中大大小小的平台各自为营、疯狂“拓荒”,一些互联网头部企业也参与其中。这些国内NFT交易平台基本使用人民币交易,不少平台对NFT二次流通也不做限制。

  随之而来的风险不可小觑。一些数字藏品被拆分交易,打破了NFT的非同质化特性,可能促使NFT相关业务演变成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证券等非法金融活动。

  同时,国内NFT发行方和交易平台尚未被强制要求对发行、售卖、购买主体进行实名认证,为NFT领域洗钱问题埋下隐患。

  如何引导NFT在国内健康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是正道。需要加大对该领域监管,提升相关风险的预警、防范和化解处置能力。

  近期,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倡议,呼吁会员单位坚决遏制NFT金融化证券化倾向,从严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风险。三家协会从发行金融产品、提供交易服务、公开发行融资、计价结算、实名认证、投融资等多个方面,对会员单位参与NFT项目做出要求,旨在斩断NFT的二次交易链路。

  尽管国家对虚拟货币风险防范有明确规定,但对于数字藏品等虚拟资产及衍生品的监管规则仍有不足。相关部门亟须加大对NFT监管的探索和研究,尽早出台相关法规,规避NFT产品恶意炒作、借用NFT概念集资诈骗等违法行为。

  一方面,需要文化、知识产权等领域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明确NFT作为数字藏品的业务规范。另一方面,需要金融监管部门加强风险监测和风险提示,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风险。

  特别是对于一些风险苗头,监管部门要果断出手、明确表态,及时对公众发出风险提示。区块链作为一种新技术,对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生态链各方切不可只盯短期“天价”利益而无视长远健康发展,谨防创新业务“脱实向虚”只剩炒作,别让“蓝海”变“死海”。

  来源:《半月谈》2022年第9期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2-05-19
半月谈:别让“NFT”成为炒作新宠
半月谈评论员兰天鸣  在我国打击虚拟货币交易炒作趋严的背景下,不少资本和币圈投机分子又瞄准了新方向——非同质化代币(NFT)。  NFT全称是Non-Fungible Token,也被称为非同质化通证。作为一项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NFT作为凭证用来标记特定数字资产,在丰富数字经济模式、促...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