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中国首个《中国化妆品安全指数报告》发布了,提供了触目惊心的数字。在中国互联网上销售的化妆品,有超过两成为假货。也就是说,消费者在网上每购买10瓶化妆品,就有两瓶是假货,这个比例可为世界之最。
这份报告出自中国化妆品真品联盟,由聚美优品联合100多个知名化妆品商组成。这个联盟把中国互联网化妆品总销量与各方实际出货量进行了对比,推算出至少有两成销量为假货。有个简单的例子,更可对此一目了然,假设阳澄湖大闸蟹年产量3000吨,但互联网上销售了10000吨,则至少其中7000吨为假。
网购化妆品两成为假货的数字虽然大,却不能完全说明情况,那两成只是比源头出货量多出来的部分,是按原样仿造的产品,互联网上化妆品假货的形态则比这个丰富多了。空瓶勾兑,以次充好,正品掺假,造假手段大胆,低劣。消费者对网购化妆品的投诉量年年居高不下,有一些造成人身伤害,例如皮肤过敏发炎甚至溃烂,出了事以后可能会到网上呼吁一下,但更多的消费者则是选择吸取教训,默不作声。
互联网本是一个弘扬正能量的地方,先进的技术手段,本可以尽可能将假货扼杀在萌芽中,但为何互联网却成了化妆品假货的重灾区?这里面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平台提供者疏于监管,其制度漏洞导致造假分子有可乘之机,甚至其规则机制还对这些人的行为起到默许和纵容的作用。
根据去年某日化专家提供的的数字,阿里巴巴B2B平台和淘宝网经营化妆品的商家和店铺有28万家,其中仅有8000家年营业额能达到30万元以上,其余27万家都在做无效经营。尤其是淘宝网,准入门槛低,打着C2C旗号进行B2C交易,经营者多为对供应链无丝毫谈判能力的小商家,这样的店铺中打出超低价正品化妆品的旗号,其商品的真实性可想而知。这种缺乏规范的营商环境,给造假和售假者以可乘之机。
淘宝网的假货是个系统性顽疾,而化妆品门类则为其中的重灾区。化妆品售价高,造假成本低,另一方面品牌化妆品商对渠道控制较严格,小商家想通过正当途径从中获取收益很难。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存在成规模的假冒化妆品生产基地,原本通过小商品批发市场发往三四线城市,随着国家打击力度的增强,这些造假产能的销售渠道逐渐向线上转移,而转移成本最低的网上通路,就是淘宝网。淘宝网门槛过低导致售价成本低,更导致缺乏查处动力。店铺售假被封后,找个别的身份证再注册一个店铺重新开张,周而复始,假货始终处于打而不绝的状况,给正当经营的商家造成了很坏的示范作用。
另一种情况是,商家在面对激烈竞争时不择手段,使用隐蔽的掺假手段摊低成本,以大打价格战。如业内某些垂直化妆品网站,掺假售假之名由来已久,但却一直没人能抓住确凿证据。有些网站上售卖的正品化妆品,外包装和瓶体均为正品,内含液体却比正品化妆品稀薄,颜色和气味不符,甚至还出现过产品包装与内容不符的情况。这类情况属于系统性蓄意造假,已不是管理不善和工作漏洞的问题了。
化妆品是一种特殊商品,更多时候卖的是品牌溢价,为防止低价倾销冲击价格体系,源头生产商对产品的数量、去向和售价都有严格掌控。低价倾销以获得出货量的提升,是生产商最反对的事情。那些将名牌化妆品价格压低至一两折且足量供应,还信誓旦旦保证正品的经营行为,从逻辑上是说不通的。但这种现象一段时间内在某些化妆品垂直网站上,却大行其道。相关部门应加大打击力度,对某些垂直化妆品网站的非正常经营行为进行有效管理,涉嫌违法犯罪应严惩不贷。
相比较而言,一些国内大型B2C平台的化妆品零售业务,则要显得正常规范得多。这些平台多为与化妆品品牌直接合作,减少中间环节,直接将商品提供给消费者,而非拐了十八道弯而来的商品。另一方面,这类B2C平台在管理上也十分规范,准入门槛高,商家的违法成本也高。这些措施,使得此类平台上较少出现假货化妆品,假货投诉率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其管理手段和准入门槛等标准,值得整个行业效仿。
本次化妆品真品联盟发布的报告中还有一项数据,看之触目惊心。去年因化妆品导致人身伤害的头号杀手是过敏性皮炎,而每三个因化妆品导致过敏性皮炎的患者中,就有一个因购买了假冒伪劣化妆品所致。而所有因化妆品导致的人身伤害中,有八成是由于从网上购买了假冒伪劣化妆品所致。这充分说明,中国化妆品造假售假的主阵地,已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线上化妆品市场已混乱不堪,应引起充分重视。
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张近东发出提案,建议母婴食品要明确零售商对商品品质的法律责任,同时要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婴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要受到高度重视的,女性的美丽和因爱美而导致的健康问题,又何尝不是一个相当紧迫的待解难题。
在电商立法进度缓慢的情况下,国家应首先对某些事关人身健康的网上商品零售门类实行准入制度,明确平台提供商要对商家行为所造成的恶果负有责任,将触犯法律的标准放低。唯有如此,才能让网上化妆品造假售假问题不至于落入无人负责的地步,出了事只由当事人负全责,为其提供条件进行销售的平台则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这不是对互联网产业的扶持,而是对违法行为的纵容。
===================================================
我是微信公众账号gejia021的独立运营者,90%的原创科技与人生感悟文章,独立观点,不屑流俗。期图以一己之力,阐释和说明中国互联网的本质。
微信号gejia021,是覆盖1000万用户的,中国最大的自媒体联盟wemedia成员之一。亦是2013年十佳自媒体,科技原创力30人之一。
我在新浪微博的用户名为@葛甲,在新浪、搜狐博客、艾瑞专栏、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平台的用户名均为葛甲,欢迎订阅。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