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摸着微信支付、支付宝过河

文丨智能相对论

作者丨陈选滨

数字人民币试点再扩围,迎来第三批试点城市,新增了重庆、天津、广州、福州、厦门以及浙江承办亚运会的6个重点城市。至此,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地区增加至23个,并拓展了更多场景应用,比如福建就领先全国开展了数字人民币的高速公路场景应用。

在二级市场,受数字人民币试点扩围的利好刺激,数字货币板块持续拉升,科创信息、楚天龙、东方国信等股均迎来上涨。

从产业场景到资本市场,数字人民币的动向持续影响着各类商业板块的活动,自然也少不了站位最近的互联网领域。

就在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扩围之后,美团率先宣布,面向新一批试点城市居民发放数字人民币民生消费补贴。仅在一周内,美团APP就新增了超140万用户尝试使用数字人民币,平台日均数字人民币交易用户数环比上涨超3倍,日均数字人民币交易金额环比上涨超4倍。

京东紧随其后,面向新试点11城发送最高110元的数字人民币大礼包活动。同时,根据京东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京东线上已绑定子钱包超350万个,数字人民币累计超200万人进行了330万笔交易,累计交易金额超过2.2亿。

各大主流互联网平台陆续接入数字人民币试点使用,一场以普及数字人民币为主导的支付体系变革正在互联网领域悄然发生。同时,这似乎也不可避免地冲击到了原来第三方支付领域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主导的双巨头格局。

新的秩序在建立,旧的体系必然松动。在第三轮试点扩围之后,微信支付很快宣布在所有试点地区全面开放对数字人民币的支持,打通使用。对于自身的流量以及场景阵地,微信支付更是没有丝毫保留。

由此,数字人民币的强势进位,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下,对于国内的支付体系建设而言,是否即将迎来一个新的拐点?过去的双巨头支付宝、微信支付如何自处,紧随其后的华为支付、小米支付、京东支付们又将迎来怎样的机会?

两场「中心化」与「去中心化」 的多维博弈

在数字人民币诞生的背后,有两场「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多维博弈是不可忽视的。这两场博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数字人民币的地位以及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关系。

第一场博弈是货币层面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的演讲,央行对发行数字人民币的意思很明确,在数字化时代,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全球性稳定币正在试图发挥货币的职能,以去中心化地方式来处理民间支付交易,存在着非常大的金融风险,也侵蚀了国家的货币主权。

由此,以新技术对M0进行数字化,即发布数字人民币,在数字经济领域进一步确定并强化央行的中心化监管体系,很有必要。简单来说,就是以中心化的数字人民币来对抗去中心化的稳定币,从而提高对数字经济的监管水平以及维护国家货币主权。

第二场博弈是支付层面的。目前,在第三方移动支付行业,支付宝与微信支付两者的市场份额加起来超过九成,是当之无愧的双巨头。这种双巨头的寡头格局,实际上在支付领域就已经形成了市场中心化的趋势。

对于国家整体支付体系的建设而言,市场端是不允许出现中心化的。从2021年开始,支付领域反垄断的声音也愈发响亮,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就指出,要“推动平台企业有序开放支付接口,不能考虑某一家机构,要真正向所有支付机构开放,严禁排他性、歧视性支付协议”。

面向支付领域,以反垄断为名义的去中心化,避免一两家独大,打造更开放更多元的第三方支付格局将是接下来市场的主流。由此,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就成了非常关键的一步棋,将有很大的可能对支付宝、微信支付双巨头过去在互联网领域建立起来的固有优势打破,将所有第三方支付机构,特别是紧随其后的小米支付、华为支付、京东支付等,拉到同一水平线进行公平竞争。

华为支付、小米支付、京东支付们 的风口来了吗?

随着数字人民币的普及,过去建立起来的移动支付体系的逻辑是可以颠覆的。而建立在这种颠覆的基础上,双巨头的固有优势就能被打破,随之而来的就是华为支付、小米支付、京东支付等追随者的机会。

首先,数据人民币占据着绝对意义的中心位置,支付宝、微信支付长期沉淀的备付金体系将持续瓦解。

刚刚,我们说在现有的移动支付格局下,市场的中心位置是属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但,这并不准确,真正位于中心位置的应该是人民币,但是在数字领域,人民币的纸币形态并没有什么存在感,很容易就被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备付金(简单理解为账户资金吧)给“替代”了。

最直观的感受,我们在支付过程中考虑用哪个支付软件,实际上思考的并不是钱有多少,而更多是钱在哪的问题。支付宝有余额,就用支付宝,微信钱包有钱,就用微信支付,久而久之两者就成为了大家的高频支付渠道。

但,一旦数字人民币普及,这种情况是有可能会转变的。人民币在数字领域重回中心位置,就好比现实世界中我们口袋里有钱,就不必再考虑刷哪张卡的问题。

在这种转变之下,留给其他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机会也就越大——用户不必被账户资金所限制,反正都是统一用的数字人民币,只要考虑哪家平台好用,或是哪家平台有优惠即可。因此,各大第三方支付平台都将处于同一体系(即数字人民币体系)上展开公平竞争,拼UI、拼体验、拼运营或将成为接下来各大平台的重点。

其次,数字支付的渠道将迎来更剧烈的分化,从软件到硬件,都得全面为数字人民币的普及而铺路。

今天,我们可以发现,大多的第三方支付渠道都属于软件接口。支付宝、微信支付双巨头的成功很大程度都依赖于阿里和腾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广泛布局,不管是零售场景还是社交场景,自家的支付都能很好地嵌入其中,得以打造成为一个高频触点。

而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软件的主导地位或将被稀释,由硬件接口承担起一部分的支付触点。在数字人民币的普及过程中,就已经释放了类似的信号。

在华为开发者大会HDC上,华为就发布了与中国工商银行在数字人民币软件包使用场景上进行创新合作成果:用户只需将数字人民币钱包绑定到华为Watch3系列手表上,支付时使用手表进行碰一碰快捷支付,即可体验数字人民币在穿戴上的创新功能。

据悉,华为钱包构建的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受理组件方案,随着HMS Core 6.0一同发布,还将通过Wallet Kit逐步开放给行业伙伴,并在2021年12月应用在充电桩场,率先在广东深圳罗湖区落地。

由此来看,对于华为支付、小米支付等一类背靠品牌物联网生态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而言,若能抓好数字人民币在硬件端的接入布局,就很有在未来的时间内借助本已布局完成的物联网生态推动自家支付平台的爆发。

最后,第三方支付平台将如何自处呢?大可推测一下,数字人民币带来的金融普惠性,或将倒逼所有第三方支付玩家回到自家的生态主场进行闭环运营。

怎么理解?简单来说,随着数字人民币的普及,在任何场合都能使用数字人民币的情况下,微信支付、支付宝等这些第三方支付入口的独立必将迎来削弱。从用户的视角来说,还是那句话——反正都是用数字人民币,有微信的就用微信支付,用华为手机的就用华为支付,戴小米手表的就用小米支付,哪个方便用哪个,也就不必要再考虑太多的入口。

那么,接下来什么才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依仗?背靠的品牌生态,如阿里的零售,腾讯的社交、华为的1+8布局,小米的手机、智能穿戴等。只有把自家的生态打出来了,或许才有可能进一步推出自家的支付平台,后者很大程度上必须协同生态进行运营和推广。

简单来说,当腾讯失去社交霸主地位,那么微信支付很有可能在未来就将迎来没落。同样的,当小米的手机、智能穿戴等物联网硬件卖不出去,那大概率也不会有人特地去用OPPO、vivo、华为、荣耀等品牌的手机下载一个小米支付APP。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支付体系的底层逻辑也就完全改变了,对于微信支付、支付宝双巨头的追击者,即华为支付、小米支付、京东支付而言,风口正在打开。

结语

就数字人民币的发布而言,从货币层面到支付层面,得以确立的趋势有两方面:第一,强化人民币在数字经济领域的中心位置,维护国家的货币主权;第二,促进市场的多元支付格局形成,避免一两家独大使其平台的备付金在特定领域或场景中出现“僭越”趋势,保证不可能具备M0的地位。

简单来说,中国的支付体系既要独立自主,也要开放多元。而在这种导向上,伴随着数字人民币的发布,将会在市场端留给其他第三方支付平台相比以往更多的发展机会与增长空间,势必会影响着未来一段时间内第三方支付行业格局的变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2-04-24
数字人民币,摸着微信支付、支付宝过河
由此,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就成了非常关键的一步棋,将有很大的可能对支付宝、微信支付双巨头过去在互联网领域建立起来的固有优势打破,将所有第三方支付机构,特别是紧随其后的小米支付、华为支付、京东支付等,拉到同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