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浮在表面的「优势」,其实是网贷核心竞争力缺乏所造成的变通之计。风险定价和国家信誉是银行的护城河,银行可以跨界做网贷,网贷却没法跨界做银行。
Lending Club在14年12月上市了,作为P2P网贷行业的标杆企业,LC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意味着行业的发展,LC的股价对所有P2P企业的估值都具有重要的参照作用。
正因为如此,所有网贷行业的投资者、从业者都紧紧盯着LC的股价,怎料一个月下来,股价不升反降,一路跌破发行价20%.相比于国内互联网金融股价翻倍的炒作狂潮,让很多人暗暗心惊。
许多报告称LC为「银行的颠覆者」,传统意义的银行,其作用就是吸纳储户的存款,再基于自己选择偏好提供贷款赚取利息差。银行的储蓄处于几乎0利息的状态,而信用卡借款却需支付银行高达18%的利息,银行之所以需要收取高昂的利息,除了银行本身的金融垄断性,更重要的是银行并未根据客户信誉差异进行利率差异化。从某种意义上,信用良好客户所支付的高息,是为了弥补信誉差的「老赖」。在银行的机制下,是好人贴补坏人的模式。
面向企业,银行可能愿意投入成本去进行风险定价;而面向个人,受限于成本,银行只能搞一刀切。LC企图改变这一模式,只做「信息中介」不做「信用中介」,因此便不需要为贷款违约担责。LC通过对借款人的审核,给出不同的风险定价,为不同借款人匹配不同利率,而投资人也可以根据风险偏好来进行抉择。投资者因为承担了风险,因此可以得到比银行更高的利率;而借款人因为进行了差异化的风险定价,优质的借款人能得到更低的利息,次级的借款人也能通过付出更高利息快速达成借款。
股价狂跌
然而,股价是最公正的投票机,无论吹得怎样天花乱坠,专业的资金明白如何分辨公司好坏。在无数投资人的幻想下LC仍大跌20%,足以说明其颠覆银行的幻梦难以实现。
在对不同银行进行分析比较时,关注的重点往往是银行的存款成本。因为存在这样的逻辑--在同样的市场上,风控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在所有放贷机构风控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如果贷款利率高,自然优质客户就去别家,没有筛选的余地;如果贷款利率低,那么在这么多客户中筛选出优质者并非难事。所以只要银行的存款成本低,我们就认为,这家银行大概率能超越同行。
低成本的存款来源于哪里?一个途径是依靠存款超高的安全性,吸引低风险偏好的个人资金;另一个途径是依靠「关系」获得企业的活期存款。那么网贷做得到这一点吗?网贷拿着高成本的资金,量越大,抵御风险的能力反而越差,和传统银行谈什么竞争力呢?
信息中介是个悖论
很多人在谈到P2P网贷平台时常骄傲地宣称,网贷是阿里,银行只是京东。Lending Club做的是信息中介的平台,只收取费用而不承担风险,这样的模式当然更富有想象力。当别人问起客户遭受损失了怎么办,这些人又会反过来说,LC拥有足够的数据分析能力,来给借款人进行风险定价并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
这简直自相矛盾,如果LC能帮助客户很好的控制风险,那他不如自己做信用中介能赚取更多;如果他没法做到风险定价,那么即便风险是客户承担,对公司一样是打击--有哪个客户愿意做愣头青呢。
资金池是银行的护城河
且不说Lending Club,谈谈国内网贷平台。
年关将近,国内网贷平台倒闭屡见不鲜,且都是连锁挤兑倒闭。通常一个网贷投资者投资了不止一个平台,但其中一个倒闭就带来避险情绪的大幅升温,促使其在相似的平台上撤资。最后就是争相踩踏挤兑,在挤兑面前,投资者和平台双方都很无力--对投资者而言,其他人挤兑了,我唯一理性的决策是跟着挤兑;对于平台来说,不敢做任何声明,只能眼睁睁看着资金吃紧而无能为力。
挤兑的罪魁祸首就是期限错配,也就是资金池。
太多的人去论证网贷平台不应该使用资金池,以免增加风险。但对于平台来说,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借款人资金的期限太长,但投资人对于流动性要求很高。有的是借款人要求续借,平台不得已继续发标;有的是借款人提前还款,而平台需要将资金进行流转。
总而言之,即便存在种种因素,资金池增大风险也是事实,所以一般优秀的网贷平台都是坚决杜绝资金池的。因此,有些人就得出结论,认为资金池模式将给银行但来风险,而采用一标一投的LC风险敞口要小得多,从而认为在挤兑中LC有比银行更好的安全性。但实际上资金池模式是一种进步:资金池模式对于网贷平台当然风险很大,因为随时可能挤兑;但银行不一样,银行有着足够的信誉来避免风险,正是资金池模式构成了银行的护城河。
对于银行而言,可以来一笔贷款对应一笔存款,但为了改善存款者的体验,才进行资金流管理,这是进步而非退步。这正是因为银行拥有强有力的信誉才能做到的,银行基本很难发生挤兑现象,即便出现挤兑,银行间市场也能迅速拆借出资金应急。等到所有银行都挤兑,那经济也就崩溃了,所有产业无一幸免,更不用说LC了。
因此从这两个方面论证,所谓的网贷战胜银行就是伪命题,现在国内热捧的网贷很多仅仅是基于监管的宽松从而嗅到了「监管套利」或是「民间借贷阳光化」的良机,真正的网贷创始者Lending Club在他们的国家遭受冷眼相对
许多浮在表面的「优势」,其实是网贷核心竞争力缺乏所造成的变通之计。风险定价和国家信誉是银行的护城河,银行可以跨界做网贷,网贷却没法跨界做银行。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