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陨落》人类为什么向往月球?

原标题:《月球陨落》人类为什么向往月球?

导演罗兰·艾默里奇一直致力于“毁灭地球”,曾几何时,著名的《2012》地球末日,让很多人都信以为真,一些夸张分子甚至把2012作为躺平的借口,以至于,当2013年正常来临时,十分心绞痛,只能继续面对一地鸡毛的生活。日前上映的北美科幻片《月球陨落》,也出自于罗兰之手,他这回想要毁灭月球。因地球和月球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月球陨落势必会引起灾难,甚至引发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或许,灾难片的意义正在于警示人类:在尚未濒临灭绝前,守住贪婪之心。与其一味地过度开发,抢占资源,毫无节制地“向外求”,倒不如说,回归内心平静,增加冥想训练,转而“向内求”。

同一个月球,在中国诗人和美国宇航员的眼中却是完全不同的事物:苏轼吟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千古佳句寄托相思和美好;而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则登上月球,用自己的一小步带动人类的一大步。其中,比较相似的点在于:人类离月球很遥远,却对之有着无限向往,一种本能式的向往。

观赏灾难,《月球陨落》的死亡味道

美国具有非常强大的电影工业体系,包括剧情、摄影、画面、电影、台词、剪辑、特殊效果等等,这些都有成熟的团队处理。基于此,罗兰导演更大的作用,就是把这些散落的电影零件,拼装成《月球陨落》式的大产品。如此操作使技术足够精湛,保证了底线票房,但也更容易做出“流水线产品”。事实上,《月球陨落》于北美的票房并不高涨,槽点满满,比如转折生硬、惊喜点和感动点都在平均的智商水准之内,而且这回的世界末日依旧需要一帮“乌合之众”来消弭,多少有点儿老套和难以令人信服。我们不禁要问:平日里,人类精英们站在金字塔顶,享受着充分的物质供应和精神供应。如今末日来临,却总要小人物来力挽狂澜,或许,这也正是戏剧里的荒诞吧。

好在,《月球陨落》依旧是一部及格水准的影片,在特殊效果方面,更是中国影片无法比拟的,一些中国元素,使其拥有更广泛的观众缘。事实上,认认真真地观看一种灾难,体会人类终将毁灭,也别有一番“死亡”的味道。

美国文化崇尚技术,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之为“武化”。如此文化,让很多导演在拍摄科幻电影前,都会做大量功课。罗兰更是喜欢通过各种途径,拜访业界牛人,以便使电影更有技术含量。《月球陨落》中提到大量物理名词,包括引力波、变轨、祖鲁X射线等等,人工智能AI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戏份。

影片中,正是AI文明创造了月球,而且把其幻化成“地球的一个巨大结构”,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地球是月球的衍生物。显然,这些逻辑在严肃的理科生眼中,显得有点儿“粗制滥造,囫囵吞枣”,但对于普通观众,这又像是一场初级的科普:我们观看大屏幕上的灾难,看天尽头的月球陨落;看地球千创百孔、山呼海啸,AI文明的反抗意识,同时体验末日前的家庭温情。显然,要想把科技和温情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需要非常强大的艺术功底,灵光乍现,可遇而不可求。按照美国电影工业体系,更偏向流水线的生产模式,很难做到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月球陨落》只能算是及格,而非精品。

奔向月球,科幻片的意义

如前文所述,《月球陨落》可能只是一部及格水准的科幻片,北美票房比较惨淡,但这并不影响中国观众走进电影院,毕竟,我们的科幻片水准依旧停留在《流浪地球》或者黄渤、沈腾式的搞笑外星人。《月球陨落》在北美可能只是平淡无奇的电影,但于中国市场,依旧有点儿“巨制”模样。一位雨果奖评委曾经说过:贫穷的国家是没有科幻的。也难怪,每天内卷,为“碎银几两”疲于奔命,会不断弱化人类的想象力,创新很难,科幻就更难了。

事实上,大量的科技产品,概念都是先出现在科幻电影之中,包括潜艇、望远镜这些大众产品。现在,人类前仆后继地奔向太空,奔向月球,不断地用影视作品来激发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索月球的勇气。主要目的或许真不是迁居月球或者任何一块太空,而是在过程中拉动技术和认知水平。

科幻作者刘慈欣坚定地认为:现在,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包括月球、火星和建造的空间站,目的都不是过去生活,毕竟,地球上依旧有大量未开采的居住地。比如浩瀚的沙漠、连绵的山峰、茂密的森林,甚至广袤的海洋等等,这些地方的环境相比于月球和火星,简直就是天堂,起码有充足的氧气。

而欧美的太空玩家,如阿姆斯特朗、马斯克、贝索斯也坦言:在不知疲倦的探索中,他们已经赚得盆满钵满。阿姆斯特朗自然不用说,首度登月,永载史册,据说在登月的过程中看到过飞碟。那种在月球上失重的感觉,踏出的一小步,终身难忘;而马斯克这位火箭爱好者,则在屡败屡战中,获得超越现实世界15~20年的技术,包括2280T的起飞动力、地球同步运载能力,还有特种钢材料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太阳能技术等等;至于说,首富贝索斯探索太空,理由也颇为直接:找到一块干净的太空,作为亚马逊仓库。

同样地,罗兰·艾默里奇在《月球陨落》中也加入了大量技术概念,比之单纯的煽情、搞笑更有意义一些,而利用技术营造出来的灾难场面,或许能够告诫人类:珍惜现在的生活,控制内心的贪婪和索取,否则,月球也会陨落。(科幻星系 康斯坦丁/文)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2-04-02
《月球陨落》人类为什么向往月球?
科幻作者刘慈欣坚定地认为:现在,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包括月球、火星和建造的空间站,目的都不是过去生活,毕竟,地球上依旧有大量未开采的居住地。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