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讲台上的张朝阳,赛道上的搜狐视频
采写/陈纪英
“一个学设计的,居然爱上了物理课?!”
“Why not,我就不是物理专业的啊。”
“那我还是学文科的呢,也觉得蛮有意思的?”
让文科生爱上物理课和相对论的,是张朝阳。
3月11日,在线上开课三十多期的“物理老师”张朝阳,新春第一课走到了线下。尽管讲授的是最为艰涩的物理原理——狭义相对论,但靠着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深入浅出的细致讲解、步步为营的硬核推导,再穿插爱因斯坦等名人轶事,不少过去一上物理课就挠头的网友表示,“虽然听得一头雾水,但津津有味是怎么回事儿?!”
圈粉的不止学生,还有知识大V,科普作家郝景芳的评价是,张朝阳的物理课“严谨又生动”。
张朝阳首次线下开讲的同时,搜狐视频知识直播的新局,也渐入佳境。
学霸“复制”学霸
站在黑板面前的张朝阳,对于线下第一课,很期待也很享受,“物理课我在线上已经完成三十讲了,覆盖了很多话题,今天别开生面,第一次走到线下。”
自1995年走上创业之路后,鲜少有人还记得张朝阳的另一重身份——学霸。
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张朝阳,同年考取李政道奖学金赴美留学,并在六年后拿到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
一位线上追完整堂课的搜狐视频用户方圆告诉《财经故事荟》,“张朝阳上课,就是’学霸’复制’学霸’”。
作为文科生的方圆,如今高中毕业已经八年,“手里的那些物理知识早就交还给了老师”。
听完张朝阳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物理课后,他连连称奇,“看着公式觉得是天书,但听张朝阳那么一讲述吧,似乎也听懂了一大半”。
张朝阳的课堂上,比较注重实证推导,来揭示背后的方法论。知识博主 @弦论世界 追看了张朝阳的几堂物理课之后,“手把手带你推导公式”,是她印象最深刻的一点。
“不是直接告诉你是什么,而是告诉你背后的为什么”。方圆说。
过去,狭义相对论这一概念,大众群体大多也有耳闻,对于其中最著名的方程式E=mc²可能也略感眼熟。
但大多数人并不知晓其原理和价值。
其实,这个小小的公式蕴藏了巨大的能量,甚至原子弹、氢弹、太阳的能量都与此有关,如张朝阳所说,“所以这个公式非常重要,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而要理解狭义相对论,必须先了解光速的特殊性,为此,张朝阳先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导出了电磁波方程入手,然后论证出“光速与参考系无关”这一反直觉的论述。
而后,张朝阳又基于光速不变这一前提,推导出时间膨胀效应,即运动的时钟相对于静止的时钟流逝较慢,说明在此场景下,时间与空间不再独立。
而描述时间与空间的关系的方程,就是著名的洛伦兹变换,张朝阳板书刷刷刷,又结合“同时性的相对性”的概念,推导出了“动尺缩短”公式。
“一番眼花缭乱的操作后,我就觉得,质能方程E=mc²是个真理”,方圆听得津津有味,“说真的,那个推导过程我也记不住,但就觉得挺有趣,科学推导的过程,就像武侠高手过招,刀光剑影”,方圆说。
就连坐在第一排的人大附中物理教师、科普视频创作者李永乐也狂做笔记。
而方圆已经在期待张朝阳本周五的新课了,讨论的主题是——“空间站的飞行轨迹,失速后会不会掉下来”。
张朝阳对于物理直播课的执念,或许和霍金热衷科普如出一辙。
如果要论学术成果,霍金自然无法比肩牛顿、爱因斯坦等顶流,但论及在大众科普上的影响力,应该无人能出其右——1988年出版的《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发行超过2500万册,后续出版的时间简史姐妹篇《时间简史续编》、《果壳中的宇宙》等,也有上千万册的销量。
身为科普网红的霍金,把科学的火种撒播向了大众,点燃了大众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而它们正是科学的能量和燃料。
知识为王,直播落地
过去两年,知识成为各大内容平台的新晋顶流。
B站、百度、快手、知乎、抖音等等,都扛起了知识的大旗,从短视频到直播一路纵深。
其实,在这个赛道上,搜狐是先行者。早在2016年,张朝阳就开设了英语课,每周开播,雷打不动。
2020年疫情肆虐之后,搜狐视频加大力度,顺势推出一系列抗疫防疫医学讲座,持续深化其社会价值。到了2021年,搜狐视频正式扛起了“知识直播平台”的大旗。
为何知识会成为内容平台集体加码的顶流?
其一受众广泛,老少咸宜。
在直播赛道上,最先入场的是秀场直播,用户以成年男性为主;紧随其后的电商直播,用户群体主要是剁手党;相比之下,价值为上的知识直播,则老少咸宜,覆盖了广泛的受众群体。
其次,内容平台亟需供给侧升级,打造内容供给新壁垒。去年,某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9月份,与泛知识相关的创作者总量增幅高达75.6%。
在前手机百度首席架构师李天华看来,平台做完“有趣”的内容后就会开始做“有价值”的内容,此举可以长期留存用户,“各个平台未来三到五年的核心战略都会聚焦到泛知识上。”
千篇一律的娱乐直播、带货直播等,已经高度雷同,但知识直播的延展性和纵深性强,堪称内容平台的一场供给侧改革。
对此,张朝阳也有清晰判断,大众有着普遍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儿,人类几百年积累了大量知识”,因此,主动开设英语课、物理课早期只是张朝阳的个人兴趣,到后期,知识直播平台成为搜狐视频的战略选择,也就变得理所应当。
其三,知识直播正向价值,政策上也比较友好,而且内容体系具有系统性,可以带来高留存、高沉淀。
过去一两年,随着互联网监管趋严,饭圈文化、低俗直播等都遭遇严打。
相反,知识直播持续传递正向价值,政策秉持友好鼓励态度。
就在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就提交了相关提案,“利用视频、直播等新兴媒介进行知识普及、传播传统文化已成规模,且颇具潜力。”
此外,知识直播具有系统性,比如,张朝阳的英语课持续了四五年,物理课则完成了三十多讲,每周周五、周日12时在搜狐视频直播,系统性、持续性的内容供给,也带来了用户的高留存率和高粘性。
其四,知识变现潜力可观。
知识直播通过传递专业理性的意见,也能带来持续的变现机会,包括内容付费、品牌广告、电商带货等等。
在广告层面,比如,张朝阳的新春第一课,就吸引了三星等品牌的赞助。
在内容付费上,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知识付费市场增速迅猛,规模从2017年的49.1亿元,到2021年的675亿元,翻了十几倍。
在带货层面,相比于高喊“买它买它”的蛊惑性带货,知识直播的带货模式,基于专业人设,倡导理性消费等,未来前景也相当可观。
综合以上几点考量,泛知识内容,成为内容平台集体奔赴的新主场,不足为怪,而且,“知识+直播”模式下,高度还原了比肩线下课堂的实时性、沉浸感、互动性,堪称天作之合。
搜狐视频的新牌面
作为入场赛道的先行者,知识直播已经成为搜狐视频的新牌面。
尽管高举“知识”Flag的平台不在少数,但创始人或者掌舵人躬身入局的,张朝阳和搜狐视频是独一份儿,一方面这显示了搜狐视频必赢决心。
另一方面,作为搜狐视频产品的主设计师,掌舵人张朝阳的深入一线,也保障了其敏锐度和感知力,搜狐视频在产品优化上可以领先一步。
比如搜狐视频参考线下课堂设置,领先上线了互动提问、课堂回放等功能,更能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还陆续推出开小课、付费课等,探索主播激励机制等。
其次,在内容供给端,搜狐视频构建了覆盖头部、中腰部的内容创作者。
在相对垂直的科学直播领域,搜狐视频邀请了各领域的头部科学播主入驻,面面俱到,覆盖天文学、光学、古生物学、数学、光学、物理学、植物学、生物学、地理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航空航天学、食物学、运动人体科学等多元学科。
比如,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教师陈征博士玩起了“奇趣的科学实验”,走进“光的波粒二象性”;康奈尔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包坤,化身“包大人玩科学”,教普通人看懂2021年诺贝尔奖;还有天体物理博士刘博洋科普“日全食是怎么产生的”,理论物理博士周思益也开通“弦论世界”直播课;中科院植物学博士顾垒带着网友探讨“假如蜜蜂灭绝,人类只能再活四年?”等等。
除了个人播主,搜狐视频还持续引入专业的学科机构入驻直播,如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天文馆、一刻talks、红杉学社等。
而在在泛知识直播领域,搜狐视频持续深耕汽车、美妆、情感心理、房地产、健康、美食、母婴亲子等垂直领域的专业知识直播,涵盖了大众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可以说,在知识内容的供给上,搜狐视频已经打造了最为完善的知识体系。
其三,好内容需要好运营——曲高和寡的高冷知识,如何触达普罗大众?
搜狐视频已经得心应手,比如,基于搜狐“看搜狐,知天下”的媒体基因,搜狐视频结合时事热点,“媒体+知识”双轮驱动,邀请相关知识博主深入解读,借势热点让知识出圈,又借势知识提升热点解读的锐度和厚度,用户也可以一看多得。
此外,针对重量级播主,搜狐视频会基于个人特色进行风格鲜明的栏目化包装,为其打造个人IP。此举,一方面,可以通过主播的鲜明人设提升知识内容的亲和力和破圈度,另一方面,也能借此激励主播持续创作泛知识内容。
与此同时,搜狐视频也在打造优胜劣汰的公平生态,给予知识直播播主超强流量资源包,通过产品矩阵,多端分发优秀知识类直播,包括首页推荐、广告位推荐、频道焦点推荐、push推荐等,助力优秀博主和优秀内容出圈。
其四,搜狐视频在用户端的运营上也颇费心思。
在搜狐视频,主流大众用户不仅仅是观众,还是UGC内容的创作者,通过全民直播大赛等,激活其创作热情,提升其粘性和留存率。
同时,搜狐视频也在通过“直播+社交”做大知识内容的用户基本盘,提升用户粘性。
一方面,构建垂直兴趣圈层,进行深度内容运营。搜狐视频的圈子文化很是繁茂,例如音乐圈、舞蹈圈、颜值圈、生物圈、地理圈、健康圈等,这些圈子的用户活跃度高、黏性强、互动性好,而搜狐视频可以针对垂类圈层,精准开创、推送相关知识内容,比如针对音乐圈用户,在知识直播品类中新开辟音乐品类等。
另一方面,深度圈层用户,又是培养垂类内容达人的肥沃土壤,在消费内容的同时,又生产内容,以此构建生生不息的内容生态和用户生态。
知识“大有可为”已成共识,泛知识内容的天花板足够高远,赛道足够宽广,用户足够海量,可以容纳汹涌而至的先发者和后来者,这场战事才刚刚进入中局。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