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蚂蚁金服、京东数科们的必然
文/孟永辉
相信在那个金融科技狂热的年代里,任何玩家都不会想过最后真正将金融科技应用到极致的是那些他们想要颠覆的对象。没错,越来越多的迹象开始表明,真正将金融科技完美落地的玩家,正是曾经的金融机构的颠覆对象——传统金融机构。那些曾经为金融科技摇旗呐喊,甚至要颠覆传统金融机构地位的玩家,早已不知去向。
这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去思索有关金融科技的宿命的话题,究竟金融科技是什么?它是一种金融新类型吗?它是一种科技新形态吗?金融科技究竟要扮演颠覆的角色,还是要扮演新要素的角色?笔者认为,金融科技发展到今天,一切的答案或许早已明了,即金融科技只有回归金融,并且成为金融的一份子,才能发挥出它的功能和作用。这,便是金融科技的宿命。
对此,可能有人并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看来,所谓的金融科技回归金融行业的现象,仅仅只是在金融行业的监管日趋严峻的大背景下存在,一旦金融监管放开,那么,金融科技依然会走向传统金融的对立面。正如他们所见到的以互联网平台为主导的虚拟经济走向了以传统行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的对立面一样。
然而,他们没有看到的是,当虚拟经济所赖以生存的资本和流量红利不再,一场席卷虚拟经济的大洗牌,大调整正在持续。任何一种经济形态都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而是一个共生共荣的共存状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断协调共进,才是良好经济生态的完美体现。因此,真正将回归金融看成是金融科技的宿命,才是正确的发展之道。
我们需要思考的不是金融科技如何颠覆传统金融的问题,而是应该更多地去思索金融科技如何回归金融,如何与金融行业实现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问题。只有这样,或许金融科技的发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如果仅仅只是将金融科技看成是传统金融的替代品,抑或是颠覆者,非但会把金融科技的发展带入到死胡同,甚至还将会把金融行业的发展带向呆板、固化的发展阶段。
当蚂蚁金服、京东数科为代表的金融科技玩家开始陷入迷茫,或许,回归金融本身,才是它们发展的必然。因此,找到这个过程当中的功能和地位,才能够将金融科技的发展带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
笔者认为,蚂蚁金服、京东数科们的必然,应当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金融科技,金融的新形态与新元素
不可否认的是,金融科技的确具备传统金融行业并不具备的优势和特征。新技术,是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但是,我们同样要看到的是,任何一种新的技术形态并不仅仅只是技术本身,只有将新技术与实际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才能发挥出它的最大的功能和作用。对于金融科技来讲,同样如此。
的确,我们看到很多玩家对金融科技赋予了太多的科技元素与标签,并且他们将这些新的科技元素与标签看成是挑战传统金融的方式和方法。正是这样一种思路的影响之下,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金融科技玩家走向了传统金融的对立面。
然而,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当金融科技所引以为豪的新技术仅仅只是一种新技术,而并未与金融行业深度融合,甚至成为了金融行业收割用户的工具时,那么,新技术正在表现出来「双刃剑」的另外一面,即,它在拔高了自己的同时,同样也让撇清了与金融之间的联系,从而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是几乎所有的金融科技玩家都会犯的错误。因此,真正寻找金融科技与金融行业的融合之道,把金融科技看成是金融行业的新形态与新元素,才能真正将金融科技的发展带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
笔者认为,正确看到金融科技的方式和方法,应当把金融科技看成是金融的新形态与新元素。从本质上来看,所谓的金融科技依然是金融的一种,决不是科技的范畴。只有这样,金融科技的发展才有了母体与营养,才能继续获得发展的动能。如果一味地把金融科技看成是一种独立于金融之外的存在,那么,它的眼中就只剩下了收割的对象。无论是传统的金融机构,还是有金融需求的用户,几乎都是如此。这是我们看到的以蚂蚁金服、京东数科为代表的金融科技玩家之所以会陷入到发展困境的根本原因所在。
金融科技,金融进化的「催化剂」
当数字经济时代来临之际,特别是当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被数字化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一场有关生产要素的全新嬗变与进化。传统意义上的人、财、物等生产要素,开始越来越多地被现代意义上的数字、数据为代表的新型的生产要素所代替。在这个背景下,金融,作为经济社会的「毛细血管」和「基础设施」,必然需要一样全新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基础设施」。
金融科技,其实就扮演了一个催生金融行业的新进化与新嬗变的角色和任务。通过将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到金融行业当中,我们看到的是金融行业的变革,特别是金融行业的内在元素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金融形态和元素开始发生一场深刻而又彻底的变革,经历了这样一种变革之后,金融行业才能再度承担起「基础设施」的角色和任务。
在这个时候,金融科技其实扮演的是金融进化的「催化剂」的角色和任务。通过将诸多新技术应用到金融行业当中,金融行业的内部结构其实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论是金融的内部元素,还是衍生于金融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其实都在发生一场深刻而又彻底的变革。
可以预见的是,经历了金融科技的不断催化,不断孪生之后,我们将会看到的是金融行业的内在元素,外在产品都将发生一场深刻而又全面的变革。由此,金融行业将会彻底告别与传统时代相匹配的发展模式,开始进入到与数字经济时代向匹配的发展模式的新阶段。
在这个时候,金融科技同样需要回归金融,承担起充当金融行业进化的「催化剂」的功能和作用。通过找到自身与金融行业结合的方式和方法,通过实现自身与金融行业的更加深度的融合与联通,获得更加长久且持续的新发展。
金融科技,金融的新工具
真正寻找有关金融科技的新定位,才能真正将它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我看来,金融科技并不是什么颠覆金融的新存在,而是应当为金融行业所用,成为金融行业改造自我,提升自我的方式和方法。只有这样,金融科技才能找到回归金融的正确方式和方法。
笔者认为,但凡是那些真正将金融科技看成是金融的新工具的玩家,都是真正掌握了金融科技的内涵与意义的玩家,并且可以借助金融科技实现自身发展的玩家。同样地,但凡是那些把金融科技看成是金融行业的替代者,金融行业的颠覆者,并且建立起金融科技与金融行业的对立,这样的玩家到头来非但无法改变金融行业,甚至还将会自身的发展带入到发展的死胡同里。无论是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还是在金融科技的前半段,我们都已经非常明显地看到的这一点。这是我们看到的那么多的金融科技玩家,始终都没有获得长久发展的关键原因。
因此,当我们寻找和思考金融科技的宿命的时候,需要更多地将其看成是金融的新工具。金融科技,如同医生手中的「手术刀」,农民手中的「镰刀」,工人手中的「斧头」。它应当扮演的是工具的功能和作用,只有这样,它的功能和作用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一味地将金融科技本该承担的「手术刀」、「镰刀」、「斧头」的角色和作用看成是「空气」,一味地将金融科技看成是「医生」、「农民」、「工人」,那么,金融科技的玩家或许找不到正确利用它的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并且可能会伤到自己。
从这个角度来看,寻找金融科技回归金融的方式和方法,就要明确自身仅仅只是一种「工具」的定位,并且真正开发出让金融更加得心应手地使用的功能。只有这样,金融科技的发展才能找到自身存在的新意义和新内涵。否则,金融科技的发展,必然会陷入到全新的死循环里。
结语
事实已经证明,并且将会继续证明,金融科技只有回归金融,并且找到服务金融的正确方式和方法,它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最大的功能和作用,它才能获得充足的养分。笔者认为,金融科技应当是金融的新形态和新元素,应当是金融进化的「催化剂」,应当是金融的「新工具」,决不是挑战金融,甚至颠覆金融的「救世主」。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够真正找到金融科技的新定位,并且开启金融进化的新时代。
—完—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战略咨询顾问。每日一文,长期专注行业研究,提供深度思考与硬核干货。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