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莫以元宇宙揣度区块链
文/孟永辉
以元宇宙为代表的新商业范式的出现,昭示着区块链行业的发展业已进入到成熟期。这是我们看待元宇宙的正确姿势。如果忽略了区块链,而单独谈论元宇宙,甚至将元宇宙看成是一个其他新技术的结合体,那么,元宇宙就失去了「精神」。
如果我们将元宇宙之前的区块链看成是一个虚无缥缈,不接地气的存在,那么,当元宇宙出现之后,区块链则真正开始进入到了真实、落地的新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对于区块链的认识将不再仅仅只是充满了狂热与躁动,而是开始变得客观和理性。
然而,仅仅只是以此来判断区块链的发展彻底成熟,同样是太过简单和武断的。人们对于元宇宙的争论自不必讲,区块链技术的原始与稚嫩,同样提示着我们需要以更有耐心的方式和方法来看待它们。如果以元宇宙为样板,试图复活区块链,并以此断定区块链时代的来临,同样是有些言之过早的。
元宇宙略显单薄,区块链生态仍未完善
不可否认的是,元宇宙的确与区块链之间有着诸多联系,并且不同行业的玩家都开始布局元宇宙。娱乐行业、游戏行业、营销行业,无不如此。但是,相对于人们生活的场景,当下元宇宙仅仅只是在某些零星的行业里存在,距离成为一个生态体系尚且存在一定的距离。
如果以元宇宙的火爆为例证,判断区块链生态的完善,甚至以此为例证论断区块链时代来临的话,未免有些操之过急了。纵然是元宇宙的确可以和诸多行业联系,纵然是元宇宙可以给我们带来诸多的想象力,但是,元宇宙依然仅仅只是一个区块链的分支,它无法成为区块链的代名词。
笔者认为,未来,只有将区块链与更多行业产生了深度融合,并且衍生出来了更多像元宇宙这样的新商业范式的情况下,我们才能说真正意义上的区块链时代的来临。当区块链像互联网这样有人们生活的每一个流程与环节都产生了联系,并且真正构建了一个以「区块链+」为主导的新生态,我们才能说,真正意义上的区块链时代已经来临。
新技术一片混沌,区块链地位仍未确认
当互联网时代渐行渐远,我们看到的是诸多新技术的出现。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都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新技术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解决互联网式商业模式的思路与方案,而且还让我们看到了后互联网时代的新发展机会。然而,我们同样要看到的是,每一个技术都是一个中心,每一个技术都是一个力量场,它们并未发挥出协同、融合的集聚效应。
仅仅只是以新技术的角度来探讨未来的发展,仅仅只是以单个的新技术为出发点去寻找发展突破口的做法,尽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打开新的发展新机会,但是,缺少了深度融合的新技术,并不能够形成强强联合的效应,而仅仅只是形成一个又一个以新技术为主导的中心。用混沌来形容当下的新技术行业一点都不为过,各自为战,各为中心,几乎是当下发展的常态。
如果仅仅只是以这样一种状态来看待和发展当下的新技术,仅仅只能说我们进入到了一个乱战的新发展阶段,并不能像互联网那样成为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树立区块链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要借助区块链技术将诸多新技术融合在一起。只有真正确立了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与主导地位,并且借助区块链技术将诸多新技术融合在了一起,我们才能真正进入到区块链时代。
应用需求频出,区块链仍需进化
如果仅仅只是以固定的、停滞的区块链技术来满足多样化、海量的应用需求的话,势必会将区块链的发展带入到死胡同里。我们需要用进化的、不断迭代的区块链技术来满足多样化的应用需求,才能真正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入到区块链时代。元宇宙的出现,同样是区块链不断进化的产物。可以确认的是,如果没有了区块链的不断进化,元宇宙是不会出现的。
早前,我将Facebook全力拥抱元宇宙看成是其长期以来布局区块链的结果。正是有了早期对于区块链的探索,扎克伯格才会对元宇宙如此决绝与坚定。同样地,如果我们仅仅只是以传统的陈旧的区块链技术来应用当下的落地和应用,如果仅仅只是以中本聪时代的区块链技术来探索现在的区块链应用,很显然是不行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对区块链的技术进行不断地迭代和更新,用新的区块链技术来满足多样化的应用需求。
当区块链技术有了进化,特别是当区块链的应用因技术创新有了新的突破,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才能真正不断有新的突破。如果仅仅只是以传统的、陈旧的区块链技术来判断支撑起区块链时代的来临的话,未免有些太过单薄了。以进化的、创新的区块链技术来寻找新的应用突破口,才能真正将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结语
元宇宙的火爆其实是有着非常底层的区块链逻辑的,它更多地为我们展示的是区块链的发展业已进入到新周期的现实。如果仅仅只是以元宇宙的火爆来诠释区块链的成熟,甚至用元宇宙的火爆来证明业已进入到区块链时代,很显然是有些为时过早的。在我看来,距离真正进入到真正意义上的区块链时代尚有很长的距离要走。告别投机与侥幸,正确理性地看待元宇宙,并由此窥探到区块链的真实状态,而非一味地揣度,才是看待区块链的正确姿势。
—完—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战略咨询顾问。长期专注行业研究,提供深度思考与硬核干货。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