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照耀中国:算力生态的“和合共生”

原标题:智能照耀中国:算力生态的“和合共生”

今天,AI走向千行万业,为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已经成为各国共识与顶层战略。随着“新基建”的推进,中国的产业AI化和AI产业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其中,人工智能算力就支撑着5G、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元宇宙、科学研究等诸多领域的升级需求。

如果说水电是工业时代的底层能源,那么AI算力就是AI时代的发展原力。IDC调研发现,超过九成的企业正在使用或计划在三年内使用人工智能,其中74.5%的企业期望在未来可以采用具备公用设施意义的人工智能专用基础设施平台,以降低创新成本,提升算力资源的可获得性。

越来越紧缺的算力,也促使面向AI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新基建”重点之一。在“十四五”规划、诸多部委的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都提到要大力开展人工智能基础算力的建设。

其中,按照人工智能计算架构设计、采用AI服务器集成、为全社会提供AI算力支持的智算中心,就成为发展的重中之重,进入了建设快车道。

通过各大智算中心解决方案提供方的战略部署,我们发现了一个词被重点提到:生态。

既包括计算产业的上下游伙伴生态,也包括智算中心落地城市的应用生态、人才生态、产业联动生态。这也让智算中心的交付区别于传统数据中心,是一个长周期、体系化的大型工程。

作为智算领域的行业标杆之一,中科曙光在12月10日提出了打造具备“开放、融合、绿色、普惠、服务”能力的“5A级”智算基础设施,希望加速形成智算基础设施的建设共识与可复制范本。其中,开放、融合,就对应着“和合共赢”的生态思想。

AI正如同阳光一般照耀在中国产业大地,随着生态的拔地而起、蔚然成因,智算产业与各个城市,都会迎来一场大变局,重新安放自己在智能时代的“次序”与占位。所以,今天我们不妨就从智算中心的核心建设逻辑说起,梳理一下为什么算力底座、生态先行?

AI照进现实:算力“新基建”为什么需要“和合共赢”

了解生态重要性之前,我们需要先知道:智算中心在今天到底意味着什么?

很多学者将智算中心比作上个世纪的电厂,一方面都具备公共服务属性,工业时代供电方便了千家万户,智能时代大型AI算力基础设施支撑着千行万业的智能化生活服务;此外,都通过能源聚合来提升效率,电厂通过规模化生产传输降低成本,城市也要通过智算中心集群将算力聚合起来高效流通和分配。电厂支撑了工业化大生产,今天,智算中心也需要支撑规模化的智能创新。那么,从电厂的发展历史当中,或许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就是大型前沿的“能源底座”,究竟该怎么建、怎么可持续运营下去?

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有许多企业开始采用电能来进行照明和生产,但直到1882 年9月4日,发明家爱迪生用6台发动机,建了一个“集中式”发电厂,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电厂,从此,电力才开始真正在人类生活中使用。

爱迪生的发电厂,解决了三个问题:1.规模问题,以往大家都是用一台发动机支撑一栋房子或一条街的照明用电,他通过发动机集群来降低成本,让电能变得普惠;2.供需问题,生产之后卖给谁,决定了电厂能不能持续运转下去,爱迪生公司与城市大教堂和桥头旅馆等企业达成合作为其供电,实现共生共赢;3.输送问题,直流电的覆盖范围有限,要扩大市场空间需要技术突破,1886年威斯汀豪斯公司的工程师斯坦利研制出了性能优良的变压器,让电厂生产的电经过变压器降压,实现低损耗的远程供电。

可以说,正是借由建设者、使用者、产业链上下游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和合共生,电能才得以在全世界改变人们的生活面貌,发挥巨大的经济民生带动作用。

回到当下,我们不难发现,人工智能算力是否能达到“新能源”的标准,也取决于产业链能否和合共生,也让生态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首先,智算中心的目的,是服务城市的产业集群。

许多城市乐于推动智算中心的发展,根本原因是看中了AI算力与当地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人工智能对城市接下来的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人才汇聚等有着直接赋能的意义,这就要求智算中心不仅要能建起来,还需要具备成本普惠、性能高、软硬件丰富、产业服务与人才培养等全栈优势,这是一个大规模的系统工程,仅靠某一家厂商的自研自建是很难全部完成的,需要多方生态伙伴的融合创新来满足。

其次,智算中心的现状,是面临确定性的技术挑战。

作为一个新兴事物,智算中心仍处于高速发展的初期阶段,而AI的产业链很长,从底层的框架、模型、算法,中层的工具、平台,再到上层的创新应用等,细分为无数个垂直赛道。这就导致当下,智算中心还需要不断解决在网络、终端、应用、服务、绿色低碳等方面遇到的现实技术课题。据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任京暘的分享,人工智能产业链的每一层,今天都存在不少技术流派和技术路线。所以,作为底层支撑的智算中心,必须具备和合共赢的开放心态,让产业链上下游通过众智创新,真正夯实城市人工智能的基石底座。

第三,智算中心的未来,面临不确定性的商业挑战。

如果说技术挑战是明确而现实的问题,那么智算中心未来如何服务城市产业,就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未知题。因为AI应用创新多且快,新的算法、模型不断涌现,企业需求更是瞬息万变,这些都是城市规划者、基础设施建设者难以精准预测的。但智算中心的建设却必须具备弹性生命力,不能随着AI技术发展出现功能大幅衰减、能力跟不上的情况,这也催生了智算中心的建设必须依靠生态力量的融合共生,在发展中紧跟技术趋势与产业变化,不断重构创新,保证最佳单位比特成本。

由此可见,智算中心的建设既是时代的应有之义,也是一场任重道远的冒险。中国人讲究“和合共赢”,“和合”语出《国语》、《管子》,代表了不同事物、不同观点的相互补充、协同合作、共生共荣,智算中心的建设自然也离不开和合共赢的生态建设,通过整个产业链的共同努力、协调发展,让人工智能真正照耀在广袤的中国大地。

中科曙光5A级体系,让智算生态具象化

生态,是一个很宏观的词语,一千个企业就有一千个关于生态的规划与想象。对于发展较快、概念很新的智算中心来说,一个健康的生态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实话说,在中科曙光提出“5A级”智算核心能力之前,业内并没有达成共识的标准。作为中国计算产业的标杆,大家也十分期待中科曙光能够给出自己的思考与答案。于是在12月10日,中科曙光宣布要面向新时代新要求,打造具备“开放、融合、绿色、普惠、服务” 能力的“5A级”智算基础设施。

其中,如何打造“和合共赢”的智算生态,也就变得具象化和标准化了。

第一,规划阶段的生态融合。

人工智能跟经济结合比较紧密,因此,早在智算中心的规划阶段,中科曙光就将人工智能基座与本地的传统优势产业、人才基础、发展方向等相结合,进行顶层设计与规划。比如有的城市适合从100P算力起步,有的则一上来就是300P,都要适配当地的现实需求,并能够长期支撑产业的快速发展。智算中心与本地产业生态一体化发展,是“和合共赢”的第一步。

第二,上层应用的强兼容性。

在“5A级”能力中,中科曙光将“开放”放在了第一位。作为公共算力服务平台,智算基础设施必须能够兼容成熟主流的硬件、软件技术生态。举个例子,许多云服务商、AI公司都推出了功能强大的预训练大模型,而企业在应用时需要对每一个大模型进行适配就非常麻烦,需要相当多的工程师来完成。

中科曙光的“5A级”智算中心以多元协作为宗旨,通过芯片、算法、框架、模型的全面开放、兼容,构建多元集成的基础架构,实现算力底座最大程度的易用性,降低企业向人工智能的迁移成本。

第三,合作模式的开放融合。

如前所说,人工智能生态需要汇聚众创与众智,因此在合作模式上,中科曙光的“5A级”智算中心也强调“融合”,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鱼群”的生态效应,让智算产业又稳又好地向前发展。

比如,让具备强大研发能力的核心企业聚焦在创新突破、产业资源等底层能力上,搭建相应的基础应用,一些小型AI企业和传统企业,可以直接使用相关软硬件进行场景创新,打造个性化解决方案,让人工智能在产业中发挥高效作用,而智算中心的建设者则需要兼顾数据、运营、服务、绿色环保等要求,助力基础设施良性循环发展。

从规划到落地再到发展,“5A级”智算基础设施的生态融合之路就这样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也成为行业内可参照的标准之一,为智算产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

目前,曙光智算基础设施已在全国多个城市建成和规划中,通过“5A级”赋能,全面促进AI算力资源共享,助力区域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繁荣。

为有源头活水来:打开智能中国的“能源”通衢

更进一步来讲,这样一个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智算生态,究竟能给当地城市、企业民生乃至整个中国释放出怎样的价值,是很多人所关注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科曙光汇聚产业生态之力修建的“能源”通衢,具备三方面的现实意义。

1.赛跑机制,激活创新能力。

我们都知道AI在理论和逻辑上应该且必须跟产业结合,进而带来经济民生价值。但如果AI算力不够多、AI基础设施性能不够强、平台AI应用不够丰富,那它真的能够在产业侧引发广泛的智能革命吗?

要解决智能进程中的各种挑战,靠的是百花齐放、和合发展的“赛跑机制”,让那些真正突破性、高效率的技术创新跑出来,不断补齐技术短板,满足各类用户不断变化、不同场景、不同应用周期的多元化需求,将产业智能推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更多企业与合作伙伴也将获得全新的市场机遇,分享时代发展红利。

2.普惠价值,解开成本枷锁。

以合理成本提供普惠的算力“能源”,降低财政压力,也是公共服务设施的应有之义。想要降低成本,除了在技术上不断精进、企业合理定价之外,另一个重要方式就是通过联合体的方式来选型。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CCF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云泉曾分享过,建设智算中心的成本之一就是芯片、服务器设备的硬件成本。而借由和合共赢的生态体系,中科曙光以“联合体”的方式共建“5A级”智算中心,可以通过合理选型来降低硬件成本,比如使用合作伙伴研发的新生代算力平台,在满足低精度计算需求的同时,为用户节约成本。

可以预见,随着智算产业不断繁荣,整个社会的AI算力成本也将进一步走低,解开制约AI发展的无形枷锁。

3.城市跃升,赋能长期发展。

今天,各个省市都希望抓住人工智能浪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构建起具有竞争力的区位优势,实现城市实力的跃升。而城市想要发展,核心基础就是产业升级与人才虹吸效应。这两点都不是智算中心落地之后就能一蹴而就的。

一方面,许多传统企业如何将人工智能融入到生产中去,找到最佳场景结合点,需要技术人员和行业专家不断碰撞磨合,深入产业一线寻找思路。同时,具备AI开发能力的工程师人才供不应求,更倾向于选择具备长远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创新企业聚集地。

随着“5A级”智算中心带动生态繁荣,充分发挥中科院本身的产学研用协同优势,将科研院所、技术企业、当地产业等力量整合在一起,为城市发展提供系统性支持,会让城市的升级战略更快更稳落地。在这个过程中,经济民生也将不断与人工智能结合,改变你我的生活,让AI如同水和电一样在身边流淌。

从火的发明、煤炭的使用到电磁的发现,人类社会的进步史,也是一个不断驾驭能量的历史。如何用好“算力”能源,决定了中国能否率先推开智能革命的大门。这是时代的机遇,也是一代中国科创人的担当与责任。

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中科曙光这样奋勇当先的英雄,更需要千千万万产业链伙伴的共襄盛举。智能生态的路上没有捷径,只有一点点的技术突破、一步步的产业协作、一次次的开放融合与拥抱,生态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亲历百年一遇之大变局,目睹智能的曙光洒遍中国,不亦快哉。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1-12-14
智能照耀中国:算力生态的“和合共生”
爱迪生的发电厂,解决了三个问题:1.规模问题,以往大家都是用一台发动机支撑一栋房子或一条街的照明用电,他通过发动机集群来降低成本,让电能变得普惠;2.供需问题,生产之后卖给谁,决定了电厂能不能持续运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