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智能手环出货量大跌,Q3季度仅461万,为什么智能手环不受欢迎?
提到智能手环可能很多人都不陌生,中国的智能硬件第一波浪潮就是由智能手环所带动,彼时厂商数量几千家,资本市场对智能手环市场也表示青睐。然而,智能手环的热度逐渐下降,并不断被其他可穿戴设备超越。
IDC的数据显示,2021年Q3季度,中国智能手环市场出货量大跌,Q3季度仅461万台,同比下降44.2%。与智能手环相比,该季度中国智能手表市场出货量1068万台,同比下降仅2.3%。为什么智能手环突然变得不受欢迎了呢?
郭静的互联网圈认为,核心原因还是智能手表自身没有找到准确定位。智能手环最初靠蓝牙连接,且没有屏幕,后来才逐渐有了屏幕和WiFi连接,而有了屏幕之后,智能手环找不到与智能手表之间的差异化。
相反,智能手表近几年来之所以能火,很大程度上跟它在健康领域的定位有关,它并没有成为手机的替代品。以Apple Watch Series 7为例,它使用了创新的传感器和 app 测量血氧水平,让用户能在需要时测量自己的血氧水平,并能查看一天中的后台测量结果;随时随地监测自己的心率,一旦发现心率过高或过低,心率 app 就会发出预警提醒;还有正念训练和睡眠跟踪等功能。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而Apple Watch这类智能手表在健康领域的多项功能,都为用户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用户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身的身体健康情况,这是智能手机所无法提供的,因此,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习惯戴智能手表。
而智能手环就非常尴尬,一旦过于创新,它跟智能手表就没有区别,而维持旧的样式,在功能上就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智能手环唯一的亮点就是价格便宜,市面上流通的智能手环产品大多在两三百元左右,而智能手表的价格近一千元,Apple Watch的价格则超过2000元,智能手环的价格优势明显。不过,光有价格优势没用,功能上不够完善的话,用户戴起来也鸡肋。
IDC提到,手环产品普遍迎来屏幕尺寸升级和价格上涨,然而功能场景上升级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环市场需求;与此同时,部分定位低端市场的手表产品,对手环产生一定竞争影响。
便宜的智能手环尽管满足了某些不愿意花高价买智能手表用户的需求,但是却无法像智能手表一样大规模流通,喜欢贪便宜的用户毕竟是少数,多数用户是功能驱动,与智能手环相比,硬件厂商在手表上的迭代速度要比手环快得多,而且创新功能方面,更是越来越全。某种程度来看,智能手环更像是“廉价的塑料玩具”,用户并不需要这类“鸡肋”的产品。
智能手环是可穿戴设备的创新尝试之一,从目前的发展形势看,智能手环明显没有智能手表方便,带屏的智能手表产品,在功能和实用性上远远超过智能手环,因此,它的市场必然会受到智能手表的冲击。
对于硬件厂商来说,设备的终端出货量非常重要,只有足够多的终端出货量,才能弥补价格冲击,另外,只有当终端的设备数量足够,相关的软件生态才有可能成型,比如苹果的Apple Watch OS,WWDC19大会上,苹果为Apple Watch开发了属于Apple Watch自己的应用商店,不必再依靠iPhone来安装APP。
数据显示,2017年Apple Watch出货量达1800万,2018年出货量达2250万块,2019年达3070万。正是因为有如此庞大出货量的基础上,Apple Watch独立应用商店才会有意义。
智能手环的生态同样如此,如果没有庞大的出货量作为基础,华为、小米等厂商们要想在软件端有所突破,难度很大,毕竟,厂商都是从赚钱因素来考虑的,而智能手环本身硬件定价就不高,没有软件来支撑,如何能从用户手里赚钱呢?
智能手环的尴尬地位,必然会不断挤压它的生存空间,想见,未来厂商对于智能手表的热情会大大超过智能手环。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