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内的易观智库发布了《中国专车市场趋势预测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全年滴滴专车在用户覆盖率及订单占比方面均以八成的份额保持绝对优势,Uber的市场份额占比下跌了3.8%。
比较有意思的是,全球著名的权威市场调研机构尼尔森也发布了一份《中国移动互联网出行市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滴滴出行的品牌忠诚度占比达76.4%、优步的品牌忠诚度占比45.3%,;滴滴出行的品牌首选率占比58.2%,优步品牌首选率占21.9;滴滴出行的用户渗透率占比78.4%、优步的用户渗透率占比47.5%;滴滴出行的用户安装率占比80%、优步的用户安装率占比51%;滴滴出行的用户提示后认知度占比91.7%,优步的提示后认知度占比77.2%。
对比易观智库与尼尔森的数据报告我们会发现几大疑点:
一、两大报告为何数据反差那么大?
根据尼尔森的数据报告来看,优步用户渗透率以及用户安装率、品牌忠诚度等都要超过滴滴出行的一半,并远远高于其他专车平台。由此我们也可以粗略估算出优步在专车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应该要超过、或者至少接近滴滴出行的一半,并远远超过其他专车平台,稳居移动出行市场的第一阵营。那么为何易观智库的数据报告却显示滴滴出行的专车订单市场份额要达到优步的近10倍之多?
而从权威性的角度来看,尼尔森作为全球著名的权威市场调研机构,到今天已经拥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其报告权威性明显要高于易观智库。也就是说,尼尔森的数据报告在客观性方面要比易观智库更高。
二、为何市场补贴更大的优步,订单量不增反而下降?
根据易观的统计,2015年专车市场交易规模增长迅猛,从一季度的41.4亿增长到四季度的132.7亿人民币,季度交易规模增长了两倍多。然而优步去年花费了超过10亿美元的市场补贴,远远高于其他任何专车平台也包括滴滴出行,易观智库的统计报告却告诉我们优步的市场份额反而降低了3.8%。
事实上,当年滴滴快的正是凭借着不断的烧钱补贴才获得了更多的用户和市场份额。优步的补贴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司机的补贴,还有一种是对用户的补贴,既然这两种补贴的力度都最大,那就说明这些补贴应该都是用于订单量方面。也就是说,补贴最大的优步应该订单量增长最多才对。
三、如果优步中国市场份额下降如此迅猛,为何中国资本市场如此看好?
目前优步在全球已经拥有上百个城市实现盈利,累计融资金额也超过了80亿美元,优步的估值也高达640亿美元,远远超过滴滴出行的165亿美元规模。就在今年的1月13日,来自中国优步战略的负责人柳甄称,优步全球和中国优步两个融资主体各轮融资中,来自中国投资人的投资额已经接近20亿美元。
而在优步中国的最新一轮融资中,除了海航集团和广汽集团之外,还有中信证券、中国太平、中国人寿、民生银行、万科集团等本土的投资者入局。如此众多的国内巨头纷纷看好优步中国的市场前景,并给予支持,足见其在中国市场的前景被资本方认可。
四、去年优步战略合作广,渠道也明显增多,市场份额表现为何不符?
去年优步中国与国内众多的巨头公司都达成了战略合作,就举两个最简单的例子。优步与百度达成战略合作之后,用户通过百度地图就能直接叫车。百度地图拥有超过3亿的活跃用户,虽然在用户规模上比不上滴滴出行的微信入口,但是百度地图的客户拥有更高的出行需求。刘旷本人就经常使用百度地图叫优步,一方面通过百度地图搜查目的的会直接显示可以叫车,更清晰明了的知道自己的行车距离和路线;另一方面,优步的用户补贴确实要比滴滴出行高出一些,我更愿意使用优步来叫车。
另一个是优步中国与海航集团的战略合作,海航集团作为国内四大航空公司之一,去年也进入了世界500强。海航集团在国内各大城市的航空市场中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拿游客较多的三亚旅游城市来说,用户到达三亚之后,通过海航集团推荐使用优步在机场叫车的可能性会相当高。那么,既然优步中国去年在中国的入口增强了,合作渠道也增多了,为何易观智库统计的数据却告诉我们市场份额的表现恰恰相反?
中国专车市场二虎相争的格局俨然已经形成
对比之下我们会发现,尼尔森的数据报告可信度更高,也更为客观。那么从尼尔森的报告,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的专车市场目前实际上处于滴滴出行与优步二虎相争的格局,他们二位的市场占有量远远超过其他平台。
而来自最新的消息称,滴滴出行与优步中国正在展开新的补贴大战,当年滴滴和快的就是凭借着烧钱补贴然后把其他竞争对手甩开,而后二者合并,称霸整个市场。那么,优步中国与滴滴出行的补贴大战会不会重演当年滴滴快的的战斗局面?在竞争火热的专车市场,谁又能真正胜出?
1、资本实力对比
优步目前已经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40个城市开展出行业务。优步是通过专车业务发展起步,2014年优步凭借着低价专车成功地打进了中国市场,优步的整体估值超过了640亿美元,优步中国在其最新一轮融资的估值也达到了70亿美元。优步在中国的融资累计近2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百度、海航集团、中信证券、中国太平、中国人寿、广汽集团、万科、民生银行等。
相比之下,滴滴出行的实力并不弱。滴滴出行的估值已经高达165亿美元,并于去年9月完成了最新一轮30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包括中投、平安、阿里巴巴、腾讯、淡马锡、高都资本等。滴滴出行从打车起步,目前已经发展成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巴士、试驾等七条产品线,覆盖全国超过400个城市。
当然,滴滴出行目前在国内的出租车市场已经占据了绝对领先的优势,但是滴滴出行在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巴士、试驾等其他领域所占市场份额远远低于其在出租车领域的市场份额。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把滴滴出行的专车单独拿出来估值,其市场价值会低于优步中国的70亿美元。
而从背后的靠山角度来对比,滴滴专车与优步中国的背后投资方实力都相当雄厚,可以说是两大中国财团的对抗,二位谁也不输谁。不过滴滴专车背后的滴滴出行在市场规模与实力上就比不上优步中国背后的优步全球了。
2、互联网巨头基因对比
比较有意思的是,当年滴滴与快的竞争的时候,背后的两大资本方分别是腾讯、阿里巴巴,二者的补贴大战也变成了支付宝与微信支付之间的战争。而之后滴滴快的合并在了一起,阿里巴巴与腾讯两大死对头也就走在了一起,今天他们仍然是滴滴出行背后的两大主导力量。
优步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其背后的互联网巨头基因也是十分闹剧。眼下谷歌重回中国市场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强烈,有意思的是谷歌是优步背后的股东,而谷歌在中国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百度同样也是优步背后的股东。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谷歌重新回到中国市场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这对于优步中国也是非常大的利好消息。
那么,也就是说,滴滴出行与优步中国最后有可能会演变成两大互联网巨头之间的对抗,阿里巴巴、腾讯对抗谷歌、百度。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今天滴滴出行与优步中国的竞争格局,与当年滴滴和快的的竞争格局有着惊人的类似,一场新的补贴大战不可避免。但是一山不容二虎,滴滴出行很难干倒优步中国,优步中国也很难把滴滴出行打趴下,合并的闹剧会不会发生在他们二位身上眼下谁也不好断然下定论。
3、用户的使用体验对比
我们从用户的体验角度来看待两大平台的对比,根据尼尔森的调查报告显示:不论是从界面易操作、服务水平、叫车后的应答速度、叫车后预计到达时间的准确度以及支付的便捷性等方面,优步中国与滴滴出行基本实力相当,谁也不输谁。
那么,对于用户而言,他们不论是使用优步还是使用滴滴,最为影响他们的一个因素就是价格。也就是说,用户往往都是谁的补贴力度更大就拥抱谁,如果在这方面不能分出胜负的话,优步中国与滴滴出行最终也就难以分出个高低来。
4、补贴的现金流对比
最后我们从现金流的角度来看,优步在中国获得累计的近20亿美元融资,不会全部投给优步中国,当然按照业内人士的估算,会有超过一半的资金定向投给优步中国。但是滴滴出行最新完成的一轮融资是30亿美元,而这30亿美元有很大一部分会用于与优步中国的专车补贴大战,也就是说滴滴出行会拥有更多的现金流。
不过优步的特拉维斯·卡兰尼克认为:滴滴的规模大于中国优步,订单量多于中国优步,所以,在每单补贴相同的情况下,滴滴会花出更多的钱。从这个角度来计算的话,他们二位如果补贴力度相当的话,彼此的现金流实力也差不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滴滴出行与优步中国在专车市场几乎已经形成了势均力敌的竞争格局,他们二位在这个领域已经远远超过其他任何竞争对手,但是最终二位谁能够在专车市场胜出,恐怕从眼下来看还难以分出胜负来,二虎相争的局面还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作者:刘旷,以禅道参悟互联网、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