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网约车的新出口:集体出行来了?
在经济不断增长的今天,人们对于便捷出行的需求也不断增高,不论是周内的上下班出行,还是周末的短途出行,都开始越来越依赖滴滴、曹操这样的打车软件,这种需求增长刺激打车市场飞速扩张。
随着打车平台的不断发展,如今除了主营个人出行的滴滴、曹操等网约车平台外,也开始出现提供集体出行的网约车服务平台。经过短短几年发展集体出行市场也开始成熟,行业赛道不断涌入新鲜血液,一时间热闹非凡。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集体出行需求渐起
集体出行服务平台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搭建的服务平台,和其它平台模式差别不大,在于整合市场供需信息,提供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为有集体出行需求的用户提供预约车服务。一般划分服务的标准以用车时间和出行距离为主。
目前集体出行方面的需求主要来自企业和个人两个方向。企业需求包括商务会议、洽谈、接机、出差、接待、往返酒店等时候的商务用车需求,也包括赛事演出、展览展会、学习交流、公司团建、年会、酒会、大型团队聚餐等企业大型活动的用车需求。
平台在提供服务方面,根据不同场景提前规划用车服务,优化车辆司机调配,为企业安排出行服务。而个人出行场景主要以休闲旅游为主,包括婚庆用车、通勤用车、周边游、短/长途旅行、家庭用车等。
从最近几年的市场份额来看,整个集体出行行业有迅猛扩张的态势。2019年集体出行服务平台市场规模约为2098亿,到了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份额开始降低,市场规模缩减至1462亿元左右。而到了2021年中国出游人数与旅游收入已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预计到2025年集体出行服务平台市场规模达2656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达12.7%。
产业链组织成熟
2014年是集体出行服务行业的元年,接我巴士、飞路巴士等互联网定制巴士平台陆续上线,为乘客提供定制上下班通勤班车的服务,到了2015年滴滴出行开始布局巴士业务,滴滴巴士正式在北京、深圳上线。经过多年发展整个行业的成熟程度开始不断提升,形成了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闭环。
从产业链上游来看,主要是一些车辆供应商构成,车辆是集体出行重要的载体,集体出行行业上游的车辆供应主要为中大型客车,包括公交车、座位客车及校车。随着近些年新能源车的放量,一些平台也开始陆续用上新能源车。
从产业链中游来看,主要参与者就是集体出行服务的平台方,依托平台整合资源,为各类消费者提供出行服务,用技术链接产业链上下游。根据平台经营模式的不同,目前主要分为C2C和B2C两种自营模式。
C2C模式的平台方只是独立三方,所以运营起来更轻。C2C模式的企业提供独立的第三方服务平台,连接起用户和汽车服务提供商形成交易,主要负责匹配供需信息,而平台自身不提供车辆资源,车辆及驾驶员资源主要来源于汽车租赁公司及私家车队。这种模式下车型更全,也能涵盖更多出行场景。
B2C模式则持有自营资产,相对更重些。B2C自营模式为企业自购车辆,拥有运营车辆的所有权及使用权,对车辆及司机进行垂直管理,并直接以企业经营模式雇佣专职司机,拥有严格的规则与管理能力,设置了统一的标准化车辆服务准则,有较高的服务能力。
红利驱动
近年来中国经济正实现着高速发展,2020年我国GDP总值突破百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189元。国民经济的提升与国家基建的不断完善促进居民出行需要持续增长,而集体出行这样的细分市场也随之不断增长。
其一,我国的基础建设正在不断完善,方便出行行业的业务展开。中国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总量近些年大幅增加,截至2020年底中国公路总里程数为520万公里,仅次于美国。并且基建规模虽然总体较大,但相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国土面积,基础设施密度并不高,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其二,目前出行市场增长势头良好,市场需求旺盛。国内城镇化进程已经进入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的阶段,大城市周边划分出新型城镇区域,形成新的人口与产业聚集地,工厂和产业园也大都建在偏远地区,跨区域出行需求增加。
其三,技术创新驱动助推出行平台发展。目前的集体出行平台已经运用上了多种先进技术,赋能平台高效组织日常管理运营,这些技术包括智能定位监控、微型车载定位终端,可以对车辆实行实时定位监管;智能行车仪、智能双摄监控、车载智能盒子可以对车辆行驶安全进行保驾护航。
殷鉴在前
集体出行作为新兴细分市场之一,目前还处于发展的朝阳阶段,没有显而易见的问题暴露出来,但同属于出行服务行业的个人出行网约车前辈们,曾经出现过的问题可以给集体出行平台们一些启示。
一方面是从业人员的素质问题。由于集体出行平台有一部分是纯平台形式,以撮合交易为经营目的,所以司机并不完全受到平台的监管和约束,而失去监管很有可能会出现服务中的问题纠纷,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平台方的监管必须到位。集体出行平台以三方平台的形式出现,而主要交易双方为客户和车主,这其中的服务规则制度、交易细则和双方责任义务需要清晰规范的制度出来,也需要在平时经营中落实好,给用户更好的出行体验。
放眼未来,集体出行平台会趋向于提供智慧出行服务方案,全方位满足用户需求,提供多元化出行场景,帮助企业和个人降低出行成本,提升管理水平,用丰富的车型种类,完善的车内设施,为客户提供更专业的品质服务。
平台也会更加趋向规范化发展,目前行业玩家们的基本监管体系已经建成,也会加大对司机、车辆以及行程的管理力度,出台对网约车行业监管治理方法的细则,对自营平台旗下的车队进行全方位的审核,避免出现问题漏洞。
目前集体出行行业正在井然有序地发展着,也孕育出一批能给市场带来高质量服务的优秀企业。但服务行业共同的痛点也照样存在于集体出行平台上,相信随着平台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未来集体出行行业会迈向一个增长的新高度。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