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智能电视赛道,已成TCL、小米、华为等贴身肉搏的擂台
文|智能相对论
作者|佘凯文
有一个关于做生意的老段子,说一条商业街,如果来的是犹太人,A会开修车行、B会开餐馆、C会开超市……总之不同的犹太人会做不一样的生意。而如果来的是中国人,A开了家餐馆生意火爆,然后B、C、D、E……都会争相开餐馆。
虽然这是个老段子,但中国人爱“扎堆”的特点确实明显,如今看看那些被“扎堆”的生意,从外卖、到出行、到智能音箱、再到刚刚“死去”的教培行业,有一家公司冒头,“成千上万”类似的公司或产品就会蜂拥出现。
最近两年有扎堆趋势的行业,智能电视肯定是其中之一。
彩电行业不好过, 换个名称“搞事情”?
智能电视的概念大概出现在10年前,2010年开始一些厂家推出了带有开放式平台的智能电视。这些电视可以外加一些软件实现体感游戏等功能,最关键的是如果外加一个网络视频的软件同样可以看网络视频,就是常说的“互联网电视”,也是“智能电视”的雏形。
包括乐视、小米等品牌的电视产品也是在那时逐步对传统电视品牌造成冲击,但智能电视真正大规模涌现还是从2019年才开始。原因嘛,各品牌补充自家IoT战略布局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新玩家在逐年下跌的市场中看到了“后来居上”的希望,最主要是再不变,可能就“来不及”了。
2016年,国内彩电出货量突破5000万台,之后便开启了销售、销额的连续下滑。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彩电出货为5089万台,到2020年仅剩4450万。零售额更是从2017年的1630亿元下降到2020年的1209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智能相对论》发现,2020年的低迷还不是结束。最近AVC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1~7月国内彩电累计销量仅1994.5万台,同比下降15.6%,预计全年销售量可能将跌破4000万台。
在此背景中,TCL于2019年率先推出了Mini LED产品,称之为“智屏”;紧随其后的海信,则是发布了首款社交电视;即便是此前声称不做电视的华为,同样发布了首款智慧屏产品;2020年,包括OPPO、一加等品牌开始相继加入战场;最近,小度也发布了首款智能电视,名叫“巨屏电视”。
很明显,像小度推出智能电视产品一方面就是为了扩充IoT布局;另一方面则是看到了电视行业的拐点或将到来。
但在名字上做文章,对于品牌而言真的有效果吗?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海外市场似乎非常受用,据TCL前不久公布的半年财报数据显示,TCL智屏电视全球销量1127万台,同比增长11.8%。智屏业务营收占到TCL电子总收入的66.1%,但是其中7成左右收入都来自海外。
又比如华为智慧屏,来自中怡康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具体销量约7.2万台,与数千万的彩电出货量相比实在是不值一提。
显然今时不同往日,很多年前就有业内人士称“我们不炒作,你们又会说我们只会打价格战!”,但现在国人对于这些概念性的东西也不再买账,看不到具体差异或效果还想让消费者买单已经不现实。那究竟各种不同名字的“电视”又有何差异?为了搞懂里面的名堂,《智能相对论》也专门走访了包括小米、华为、OPPO、TCL、海信在内的等各大品牌实体店一探究竟。
智慧屏、智能屏、智屏、 社交电视,看看销售怎么说
虽然不是周末,小米的线下体验店中依旧有不少人进进出出,展示墙上多款智能电视依次陈列,在了解笔者需求后,销售人员介绍了起来。
“您家客厅大概多大呢?……这款75寸的产品是我们刚推出不久的,目前市场上同尺寸产品应该找不到比它更低的价格了,32G的内存、97%的屏占比……内容方面,自带了爱奇艺等平台……可以看下操作界面,很简洁、很方便……”
不得不说,小米智能电视不愧是连续蝉联国内市场销量第一的产品,销售人员很热情,也非常专业,但在听了一阵后一直没有讲到我想知道的重点,还是忍不住打断了他,“现在市场上好多品牌都在做智能电视,什么智屏、智能屏、智慧屏……和你们的电视有什么差别吗?”
大概停顿了2、3秒,销售人员才说“对我知道,TCL是叫智屏嘛,智慧屏是华为的嘛。”然后又停顿了2、3秒接着说道“我们智能电视主要还能控制你家里面的其他智能设备,像空调啊、空气净化器啊,或者灯光、窗帘之类的,前提是这些产品都是智能的……”,然而不知是不好开口,还是真不了解,到最后该名销售人员也没能回答出差异。
在手机产品严重缺货后,华为实体店的生意似乎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印象中人流不错的华为线下实体体验店,在笔者去到的当天将近20平米的空间,除了5、6个扎堆聊天的销售人员,没有一名其他顾客,与小米的体验店比起来略有落差。
不过,销售人员同样热情,在得知笔者想买电视后,也是不由分说地开始了介绍,“我看您用的也是华为手机,那应该对我们华为还是有些了解,像我们的硬件最大的特色就是使用的鸿蒙系统,保证了机器流畅性,看到的这款是65寸的产品,它有4K的分辨率、120Hz的刷新率……应用上涵盖娱乐、游戏、办公、教育等不同内容,无论是家庭还是其他场景使用都非常适合……”
在听完销售的介绍后,笔者依旧提出了问题,“相比市面上那么多不同名称的智能电视,华为智慧屏决定性差异是什么?为什么叫智慧屏?”得到的回答却是与小米那边大同小异,IoT设备控制、联网看视频、支持语音通话视频等等。
显然,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好回答。直到在苏宁里面,终于遇到了最“实在”的导购。在TCL店面中,该名导购一直向笔者安利Mini LED,在产品介绍方面也主要是以画质、分辨率、屏幕等内容为主,在笔者主动提出关于“智能化”的话题方面,他说“这款电视上面有一个摄像头,能起到安防监控的作用。”说着便拿出了自己的手机“你看,只要有人经过或者移动电视,他就会自动拍照然后通过手机App将照片发过来,这是今天早上我还没到店时拍的。”
这个功能确实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关机时摄像头也运作吗?”导购尴尬一笑,“那还是不行,主要用他来看老人、小孩或宠物嘛,相当于为你省下了一个摄像头。”但这个回答只能让笔者一笑而过。
隔壁海信的导购则是更加直接,问他为什么海信的电视叫“社交电视”时,他回答到“就是因为有个摄像头,可以多人视频啊。”之后的话更是意料之外“现在每个品牌取不同的名字,其实是自我区分,像之前华为不是说不做电视嘛,不能打脸啊,所以他们就叫智慧屏,要说每个品牌之间真的存在什么大不同,都差不多基本上你有的功能我也有,还是比价格和配置。”
“意料之外”是因为笔者在走过这么多门店后,确实没想到有店员会直接的说出这番话,可能也因为社交电视并不是海信的主打,现阶段海信将精力更多地放在了激光电视上,才有了店员如此的直言不讳。
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创造”不同名称的电视,但这才多久又开始同质化,“智能电视”走上了传统电视的老路,终究只是换个名?其实电视行业的新老玩家都清楚,要说想依靠一款新产品、一个新名称就能撬动一个行业?这个还是有待商榷。但偏偏有些品牌不信邪,在宣传时都说“这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进化”,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以消费需求为主导? 但品牌真的懂消费者吗?
笔者所遇到的所有品牌销售,主动介绍的内容全都还是停留在“视听环节”,包括内容、画质、音质、屏幕及延伸硬件,而有关“智能”的东西,却是笔者不问,没有一家有主动提起。
之所以如此,《智能相对论》来看,无非几个原因。首先,说明当前市场绝大多数电视用户的需求并不是“智能”,关注点依旧在传统电视层面,比如尺寸、画质等等,毕竟作为一线销售,至少知道什么才是用户问得最多的;第二,所谓“智能化”是有门槛的,不是拥有了一台智能电视,就是拥有了“智能”,如小米销售所言,如果要使用电视的IoT控制能力,前提是其他家电产品具有智能属性,但智能家居目前并不普及。
各大电视品牌是不是真的懂用户需求?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也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价格。比如在TCL柜台,当笔者提出相比小米、荣耀等互联网品牌同尺寸产品,TCL动辄上万的价格是不是有点贵?当销售听到这个问题,她略带讶异地反问“贵吗?要知道像三星、索尼他们,差不多的都是几万,十几万都有,一万多真不贵。”
电视产品的价格提升一点不比如今的智能手机行业逊色,问原因,品牌方就说是屏幕越来越大,工艺难度成倍提升,价格当然也会增长。此外,便是不想打价格战,拉高价格是给其他品牌腾出空间,这句话几乎快成为所有提价品牌的标准台词了。
但是其所凝聚的价值真的值吗?例如在某品牌店面中,销售人员一直在推广Mini LED产品,从发光原理到显像技术可谓倒背如流,然而与其边上的一台同样是75寸的OLED电视相比,笔者虽然也能感受到色彩差异却十分有限,对于观影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价格却翻倍不止。
也有消费者告诉《智能相对论》,电视摆在门店与放到家里的是“两个产品”,陈小姐去年曾在某品牌花费2万多购买了一台大屏电视,回到家中看电视却感觉远不如在门店时看到的清晰,她将此问题反映给品牌方,而得到的回复却是“因为看的不是高清片源”。
是的,在实体店看到的内容都是相应的、特地用来展示的片源,而日常观看内容却无法匹配。花数倍的价钱,买到的却只是“你能行”,但“不能用”真的是消费者需求吗?
其次便是“广告”。前几日《人民日报》点名“智能电视”,发文称“开机广告又长又多,看个电视太复杂。”这不是个例,也实实在在发生在笔者身上,能想象笔者母亲一个人在家不看电视的原因竟是“不会开机”,一台电视一个盒子,两个遥控不停切换,广告页面无法退出,实话实说因为平时都是使用电脑或手机,家里的电视只有笔者父亲会用.....
在探访各品牌门店时,《人民日报》还没有发布这篇文章,但品牌方显然也意识到了这是个问题,像一直没有开机广告的华为,其销售就多次以此为卖点不断重复;小米的销售也强调,现在的广告只要看几秒就能手动跳过。
据悉,目前大量品牌已经开始去除开机广告,但要改进的也绝不止开机广告。好笑的是,今年6月上海电信IPTV还曾就开机广告霸气回复过网友表示“在开机等待时间内投放广告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并且还表示一键关闭广告功能办不到。”
好一个“提升用户体验”,这种体验不提升也罢。所以,品牌真的懂消费者吗?消费者自己其实都清楚,只是说说真的没有意义。
总结
智能电视在大量品牌入场后,已经成为一片“血海”,但若只是换个称呼就想拉起这个“将倾”的行业,未免有点太小看消费者了。包括内容、其他硬件等环节无法跟上的话,单凭一台电视或许“智能电视”永远也只是一台电视。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