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刘兴亮 | 河南暴雨灾难中的黑科技
▲ 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人类历史就是一部灾难史。地震、风暴、海啸、洪水、大火、瘟疫、战争……不时出现。
反过来,人类史也是一部抗灾史。人类不断试图利用理性的力量和经验来对抗面临的灾害,以便改善自身的处境。
穴居时代可以抵御狂风,巢居时代可以抵御洪水,在联合成更大的社会体系后,复杂的互助体系可以让更多人对抗偶然的灾难和生活固有的不可预测性。
02
几乎每个民族的早期历史都有滔天洪水的记载或传说。
这从侧面反映了一个现象,那就是洪水曾经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区域,不同的时期发生过多次,且给当时的人造成无法抹去的心理伤痕,其中夹杂着恐惧、憎恶和远离的愿望。
面对波诡云谲、不可撼动的大自然,人类的渺小几乎是无处申诉的。想象一个人在浩瀚的汪洋中坠海,那种无助和在极端天气中的遭遇并无差别。当个体生命被投放到狂风巨浪中时,它所能接受的似乎只有听天由命这一条律令。
历史上,所有山地居民都生活在山腰以上的位置,这是因为此地有充足的阳光,面临暴雨造成的洪灾时具备天然的免疫力。大部分海上公民都审慎地观察着天气,以决定自己接下来的行动。甚至那些渔猎民族,也注意着季节和水草的生长状况,避免食物溃乏造成的饥荒。
所有这些人都是靠自身经验来对抗可能的灾害,如果他们粗疏大意、忽略长辈的经验,完全无所顾忌的生产生活,就会吃大亏。人们往往是小心翼翼的。
03
所不同的是,在人类文明发展到国家这个强力阶段后,犹如黑格尔所言,这种联合体系与人的理性密切相关,或者说它是人类理性的最高实现。这其中包含着个体联合带来的巨大有机体的内部机能。它的自我协调机制,意味着人对国家的依赖是以理性为基础的。它是客观经验和冷静思考,以及反复协调的结果。
事实真的如此吗?很难。但是,人们可以在历史经验和理性构筑的科学大厦中寻求最大可能地自我保全。
科学越来越成为人面对客体世界,解决问题和自我完善的手段。气象学能够让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预测到极端天气的到来,并就此做好防范工作。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卫星云图的作用在天气区预报中作用显著,可这首先得有卫星升空才能做到。由气象卫星自上而下观测到的地球上的云层覆盖和地表面特征的图像能够预测可能的天气状况,可以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确定它们的位置,估计其强度和发展趋势,为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提供依据。
在海洋、沙漠、高原等缺少气象观测台站的地区,卫星云图所提供的资料,弥补了常规探测资料的不足,对提高预报准确率起了重要作用。
在卫星探测系统未被发现的年代,这是不可想象的。只不过,如今人们对此习以为常,以为是自然而然的。
04
科技改变生活,也改变抗灾历史。
此次河南暴雨,虽然发生的突然和剧烈,但科技依然在其中有闪光的表现。
众所周知,一旦发生洪涝灾害,为避免人员触电,往往第一时间断电断水,这就导致孤身独处的人,极度渴望与外界取得联系,这时候,人们第一选择当然是手机,可是手机充电已经成为问题,更要命的是,发射和接受信号的基础设施遭到损毁,没信号了。
怎么办?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解决的办法。
中国移动迅速为当地民众发短信,告知因暴雨导致通信中断,应急管理部门紧急调派翼龙无人机抵达某地上空,可暂时恢复手机通讯。虽然受无人机滞空时间限制,网络恢复时间只有五小时,可这五小时毕竟重于泰山啊。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况且这个无人机可定向恢复50平方公里的公网服务,如果来五六架,覆盖面积会更加广阔。
在这个时间段,人们可以迅速与亲人朋友联系,获取第一手信息,也可以跟相关部门求助,告知自己的状况,是否需要解救,也有个诉说的通道。
而且,在孤岛状态中,人最害怕的是与外界失联。只要手机能接收信号,理性就会占据上风,令人尽可能冷静地观察现实,反思处境,寻找最优的解决途径。否则则会陷入恐慌,而无所适从。
科技让人们在绝处逢生。
05
科技以人为本。
与此同时,有心的人会发现,有一个叫Manto的网友,搞了一个《待救援人员信息》,看哭了无数人。
这是一个从河南走出去的大学生所做的工作。
她在朋友圈发布想为家乡做的事后,迅速与志同道合者联合起来,在线分工整理文档,核实信息,投入行动,让更多人的信息出现在公众视野,以至于参与编辑,维护文档的人越来愈多,涓涓细流汇成大海。文档中编入了大量的专业救援队信息,让需要帮助的人被全社会注意到。
这一行为的自发性,与它所造成的民众联合,给互联网覆盖中的人以强大的启示。那就是,如果用传统的统计方式逐层逐个地寻找信息,在完全不对称,甚至凌乱不堪的现状中,很难迅速取得如此准确无误的信息。
但是,借助于互联网的即时通讯性能,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联、互信的情感基础,分散在灾难中的人与救援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最高效的对接。让灾难减轻到最低状态。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此,让我们对Manto,以及参与到她工作中的所有人,对那些在微信、微博中关注具体灾难信息,勇于发声的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祈祷灾难迅速过去。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