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云报道原创。
在95后接棒消费主力的今天,对于用户体验的挑剔前所未有。这群诞生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习惯用社交、视频、游戏、购物等各类App享受生活中的休闲和娱乐,在注意力高度分散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短暂的“耐心”。
相关数据显示,在App产品运营中,近80%的用户投诉来自应用慢、点击没反应之类的性能问题反馈。
当用户发现这些问题的同时,已然放弃了尝试。当响应时间超过5秒后,50%及以上的用户会选择放弃操作,30%的用户会卸载应用,33%以上的用户会投奔竞争对手。
事实上,应用的每秒延迟、卡顿、崩溃带来的用户体验下降,都可能导致用户的流失与企业信誉、收益的受损。
那么,如何让企业和开发者可以高效定位应用的性能问题,将这一切问题都规避在用户还未使用前呢?
今天就来聊聊各大企业都极为重视的应用性能管理(APM)。
应用性能管理之DEM
2016年,国际知名咨询机构Gartner规范过下一代应用性能管理(APM)的核心,认为在以云计算+智能终端的云端结构里面,传统的运维会慢慢被抛弃掉,未来将发展为一个以应用、用户体验为核心的新一代结构。
Gartner定义的APM包括3个方面的能力:DEM、ADTD、AA。
DEM(Digitalexperience monitoring):数字化服务体验管理
ADTD(Applicationdiscovery,tracingand diagnostics):应用拓扑发现、跟踪与性能诊断
AA(Applicationanalytics):应用数据深度分析
其中,DEM是APM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指对用户体验的监控,包含支持对操作体验和数字化探针、人和机器的行为优化。
由于研发视角与用户视角存在偏差,导致用户体验难以度量,研发视角下难以快速找到问题处理的优先级,对影响的用户数量不敏感,复现问题难,缺失行业基线,以及IT资源无法有效调度等多种问题。
DEM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真正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监控技术,它让用户体验可度量,可感知。同时,它着眼于防患于未然,而非事后补救。
借助DEM平台,企业的IT部门能够了解实际的应用执行情况和业务流程。DEM消除了IT监测工具显示的内容与员工或客户实际所见之间的可视化差距。
一般来说,DEM分为两种技术解决方案:基于网络和移动端最终用户的真实用户监控(RUM)和模拟用户体验监控(STM)。
RUM的优势在于收集的都是真实用户体验数据,真实反应业务系统可用性和性能。但是,RUM需要端上植入代码,导致部分企业客户对此存在一些顾虑。
STM的好处是可以按配置的区域、频率去模拟监测指定业务系统的可用性和性能,不用植入代码;此外,STM可以先于真实用户发现问题,来有效避免App发版后的真实用户体验受损。
事实上,这两种监控技术是互补的,RUM真实用户监控让企业了解真实的用户体验,而STM模拟监控则反映用户可能的网站体验,都是通过对应用性能的监控来提升用户体验。
洞察真实的移动用户体验
移动互联网时代,个体用户的体验提升变得越来越重要,应用性能管理(APM)受到企业和开发者更多关注。
据《2020 年度移动应用性能体验白皮书》显示,截至2021年2月,应用商店上架应用集成三方应用性能管理SDK的比例为42.2%,且持续保持增长趋势。
从不同规模来看,规模越大的应用越重视对稳定性能的监控,SDK覆盖率越高。同时,中长尾应用也愈加注重用户体验的提升,37%的长尾应用集成了应用性能管理SDK。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其他开发者工具,应用性能管理SDK具有较强排他性,92%的应用仅会选择一款应用性能管理产品。
这意味着选定一款APM就代表唯一的存在,需要企业和开发者在一开始便考虑监控有效性、技术稳定性、SDK合规性、SDK集成难度、技术支持度以及开发方的后期配合度等。
众所周知,影响用户体验的有多种因素,例如:接口处理、运算的逻辑过于复杂,使得用户的操作长时间没有返回结果;服务器带宽低、性能差,经历不同的局域网、CDN服务,都会导致用户网络请求变慢。
而在企业过去“以应用为中心”构建的IT运维管理指标体系中,例如99.999%高可用、全冗余链路、30分钟应急响应等指标,根本无法解释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样的APM产品才符合当下的数字化体验呢?
博睿数据COO吴静涛曾指出:以“应用为中心”已经过时,应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因此,博睿数据率先提出了“服务可达,体验为先”的DEM用户体验管理方案,其中包括RUM和STM两种产品。
近日,博睿数据再次升级STM产品——Bonree App 3.0,通过模拟将终端用户的行为通过应用程序下发到真实的手机设备上,执行相关的业务流程,再抽取出对用户体验数据的评价,从而真实地洞察移动端设备上的用户体验。
博睿数据产品高级总监 孙丽
据博睿数据产品高级总监孙丽介绍,Bonree App 3.0主要具备四大优势:
第一, 真实的手机设备云。采用真实的手机、真实的网络,且是分布在全国不同运营商的IDC和Last mile节点,能够从终端角度去真实地评价用户访问的质量。目前,博睿数据在200多个城市有超过15000部的真实手机终端,能够最大限度的去模拟真实用户的地域分布和网络情况,这是博睿数据一直以来的独特优势。
第二,无侵入式体验感知。无需嵌入SDK,直接通过可视化的任务配置,几步就可以执行任务,快速地获得用户体验感知的数据。
第三,智能RPA模拟用户。Bonree App 3.0本质上是一款RPA产品,可以让程序模拟人的行为去完成相关的业务,如:自动化的登录、转账、查询、下订单等。在RPA加入人工智能后,Bonree App 3.0能够让程序更加智能地去兼容各种各样的情况,提升业务流程的通过率和模拟的准确率,使自动化流程的属性和精确性不断提升。
第四,体验洞察与优化见解。基于模拟获得的数据,从运维和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Bonree App 3.0拥有一套App体验评分体系,是以网络性能、UI体验、操作体验等度量性指标为基础,构建结构化的问题体系,并进一步量化问题影响程度,最终采用主客观综合赋权算法转化为综合性的数字体验评价。
基于这套体验评分体系,能够精准定位用户使用路径瓶颈,告知并指导企业和开发者,从哪些方面去优化,以及可以获得怎样的提升等。
在企业和开发者最为关心的用户体验方面,博睿数据Bonree App 3.0可以提供多种应用场景,如:应用体验分析和优化;业务流程优化;发版验证;问题定位和追踪等。
此外,Bonree App 3.0还创新性地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以解决页面内容体验难以衡量的问题。基于信息熵的原理,通过对页面内容进行图像识别,去计算出该页面整体的信息量,从而评价页面内容用户体验的情况。
结语
如今,用户体验已成为一种新的产品价值。当技术实现不再是产品核心竞争力时,产品的竞争就是用户体验的竞争,而用户弹指间感知到的性能体验对于用户体验尤为重要。
从应用性能管理角度看,从“以应用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已成为大势所趋。在数字化时代,从基础架构,到业务应用,再到用户体验,形成三位一体全业务链覆盖,数字化服务体验管理必然会成为企业普遍的“刚需”。
而对于移动应用性能监测产品而言,最理想的状态莫过于在用户还没有感受到问题以前就将问题解决,这样才能有效保证App的用户体验,从而助力企业成为数字时代的行业领导者。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