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波涛汹涌,企业如何答好网络安全这张“试卷”?

科技云报道原创。

在数字大潮涌动之时,网络安全威胁风险日益增加,网络安全挑战叠加出现。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数据泄漏的纪录达到310亿条,超过了过去15年的总和。今年3月,电脑巨头宏碁遭到勒索攻击,黑客开出了高额的赎金,约合人民币3.25亿元。

7月3日,瑞典最大的连锁超市Coop支付系统遭到黑客袭击,全国800多家店铺被迫停业。就在几天前,美国软件开发商 Kaseya Ltd遭受勒索攻击,并索要价值7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5亿元)的比特币赎金。

从世界范围看,网络安全和风险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向政治、经济、文化、国防等领域传导渗透,全球范围内网络安全重大事件频发,APT攻击、勒索攻击、工控设备攻击、供应链攻击、数据窃取等各种攻击事件层出不穷,网络攻击也成为大国间对抗的热点话题。

网络安全迎来新“拐点” ,新型安全市场进入加速增长期

一边是不断出现的网络安全新挑战,一边是日益增长的网络安全新需求,网络安全发展正迎来一个新“拐点”。2021年7月,工信部发布的《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3年,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超过2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一批网络安全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达到先进水平。

与此同时,网络产业投入更加活跃。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我国共有4500多家公司开展网络安全业务,相比上年增加了23.1%。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兴起,我国网络安全行业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以威胁管理、安全辅助与运营、工业控制系统云安全领域为代表的新型安全市场进入加速增长期。

在网络安全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网络安全政策密集出台,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日臻完善。

去年以来,《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制定发布,《密码法》正式施行,《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已向社会征求意见,《数据安全法(草案)》将于9月起正式实施,将进一步拉动企业对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持续增强产业活力。

对企业而言,伴随“云移大物智”等新技术兴起,需要充分评估不同场景下的网络安全风险,如不同网络接入带来的安全互联互通问题;网络边界模糊引起的多源异构身份互信互认问题;大量数据集中汇集带来的数据泄露问题;勒索软件、APT、供应链威胁等带来的新型网络安全问题等,传统的网络安全架构已无法应对新技术带来的安全风险,网络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企业对于网络安全更应该全面思考定位问题,评估安全与新技术、新业务的融合问题,重构安全保障框架,护航企业数字化转型。

注重平战结合的战略思维,构建全视角、更细粒度的“网络安全观”

随着网络安全朝着更深层次演进,企业网络安全的场景和需求也将更加垂直和细分。

场景方面,企业网络空间的应用场景应覆盖终端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通用安全领域,同时加强特色安全领域,如工控安全、移动互联网安全、供应链安全等不同场景、不同流程下的安全防御,实现全部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安全保障。

新技术、新业务的快速发展,也进一步催生出新的网络安全需求和安全理念,从“合规化”转变为“运营化”,从“可视化”转变为“实战化”,从“被动防御”转变为“积极防御&反制进攻”。 构建以防护、检测、响应、预警于一体的自适应安全防护体系,从静态、被动的防护转变为动态、主动的防护,实现一体化、自动化的安全防护能力,提升大数据时代防攻击、防泄露、防窃取的监测、预警、控制和应急处置能力,从而确保企业自身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另外,企业还应该更加注重零信任、SASE等新安全理念与现有业务的融合。零信任为企业不同对象赋予唯一身份,对不同身份实体或行为(人员、设备、应用服务、数据)进行持续认证与访问控制,保证不同场景下,访问实体身份可信、操作可控、行为可追溯。

在可运行的业务环境中,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构建自主可控的IT产业标准和生态,保障产品和技术安全可控,解决基础软硬件和网络安全领域面临的供应链安全问题。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的网络安全还应该做到持续运营、平战结合。

以等保合规为基准,通过安全流程与制度建设,把实战中的行为与过程进行规范化,构建平战结合、常态化、制度化的快速应急响应治理机制。同时加强对安全人才及全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引入安全专家服务,把安全专家的经验和能力融入到运营体系中。

构建协同指挥机制,以战领建,发现安全措施的薄弱环节,依靠威胁情报与信息共享体系,优化安全策略,从而形成对安全防御保障体系的反馈闭环机制。

另外,还应该通过全天候、全方位的安全运营服务,强化实时研判响应能力,持续增强安全监测评估、主动预防、应急处置等能力,对企业提供实战化整体安全运营保障。

围绕全场景、可信任、实战化,还需要符合新时期企业特色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整体框架,突破网络安全防护监测处置一体化、安全综合监管、多维异质数据流动安全管控等关键技术,形成其主动防御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如今,已有一些安全企业基于以上思路,提出了全新安全框架,为企业保驾护航。

最近,绿盟科技正式发布智慧安全3.0理念体系,这是继2015年智慧安全2.0战略发布后,在安全理念上的又一次战略升维。

该理念提出以体系化建设为指引,构建“全场景、可信任、实战化”的安全运营能力,达到“全面防护,智能分析,自动响应”的防护效果。

智慧安全3.0建设框架综合考虑资产、应用、身份、数据四类核心要素,展开智能安全综合防控工程等12项工程建设,共同赋能构建融合安全防御体系;

从多场景融合出发,进行能力服务化,云原生化设计,结合情报联动,持续演进安全产品新能力,实现“开放可连接,智能可运营,攻防可实战”的效果;

以中台化思路构建安全运营平台,打破单点安全与数据孤岛,形成“数据可复用,能力服务化,服务可运营”的平台生态;

通过多级安全运营中心,结合安全专家与客户项目管理体系,从对抗出发构建大中台支撑,实践安全运营体系。

同时,绿盟科技积极探索数据安全与网络安全的融合,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的融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安全的融合应用;践行安全开发,打造可信任产品体系;发展新赛道,推出SASE服务、车联网安全、反欺诈平台等新方案。

除了企业自身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安全厂商为企业输送安全能力外,企业之间的安全合作也变得十分重要。

正如复杂理论的代表人物Moor所说,“网络经济世界的运行并不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像生态系统一样,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存在共同进化关系。

在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中,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彼此间应该合作,努力营造与维护一个共生的商业系统。”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1-08-06
数字时代波涛汹涌,企业如何答好网络安全这张“试卷”?
数字时代波涛汹涌,企业如何答好网络安全这张“试卷”?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