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市半年股价“膝盖斩”,快手因何遭资本抛弃?
作者|Pan
编辑|Duke
来源|钛财经
“韭菜收割机”、“快手该叫快跑”……近日,短视频平台快手的股价一跌再跌,令许多投资者大感失望,连连吐槽。
截至8月3日16:00,快手报收107.90港元,市值4489亿港元。短短半年来,其股价已从最高点417.8港元暴跌74.17%,总市值蒸发接近1.3万亿港元。
号称坐拥10亿用户、拥有“短视频第一股”头衔的快手,为何跌跌不休呢?
被资本抛弃的快手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7月26日,有媒体报道称,摩根士丹利将快手的目标价格从300港元下调到50港元,评级由“超配”下调为“抛售”。随即,这条消息引发了市场巨大恐慌,快手股价当天暴跌11.97%,报收114港元,市值蒸发645亿港元。
快手随后回应称,快手将对恶意编造研报干扰市场行为启动法律程序。虽然该消息最终被证伪,但此前,摩根士丹利确实已两度下调快手的目标价。
7月9日,摩根士丹利将快手目标价由300港元/股下调至130港元/股;7月23日,摩根士丹利再次将快手目标价格下调为120港元。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快手股价遭遇“膝盖斩”,那是因为此前预期过高。如果未来业绩仍无法改善,其股价不排除继续下跌的可能。
回顾6个月前的2月5日,快手先于抖音在香港上市。被誉为“中国短视频第一股”的快手上市后,市场参与热情非常高。短短一周内,快手股价最高摸到了417.8港元,总市值一度突破1.73万亿港元,一举超过了京东、小米与百度,仅次于腾讯、阿里、美团与拼多多,排在第五位。
可惜,高处不胜寒,快手的股价随后一路走低,与高峰时相比,快手目前的总市值已蒸发近1.3万亿港元。
10亿用户仍难盈利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快手上万亿市值灰飞烟灭?
其实,我们可以从快手的财报中窥探一二。今年5月,快手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总营收170.2亿元,同比增长36.6%,净亏损577.5亿元,经调整亏损49.18亿元,上一年同期为亏损43.45亿元。
至于亏损的原因,则与快手的核心业务直播有关。2021年第一季度,快手的直播收入为72.5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9.5%。
直播业务目前仍是快手的第一大业务,但地位已大不如前。2017年-2019年,快手直播变现收入占总营收的百分比曾一度高达95.3%、91.7%、80.4%。而这一数据在2020年出现断崖式下跌。2020年,快手直播变现收入仅占全年总营收的56.5%,近乎减半。这意味着,快手依靠直播这一业务变现的能力已经到顶。
更雪上加霜的是,尚未稳定盈利的快手也即将面临用户见顶流失的局面。
6月23日,快手创始人兼CEO宿华对外表示,快手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达到10亿。不过,这10亿的月活跃用户数涵盖了海外产品Kwai、Snack Video、快手APP、快手极速版及快手微信小程序的用户。
事实上,2021年第一季度,快手披露的月活用户数仅为5.198亿,同比增长5%;但对应的营销费用却高达116.6亿元,同比增长44%,占快手总营收的68.5%。
按此营销费用计算,其平均每个新增日活用户的成本为486元,而去年同期营销投入为81.0亿元,平均每个新增日活用户的成本为172元。
因此,如此巨额的营销投入、获客成本也令快手亏损再度扩大。
其实,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亏损不可怕,甚至许多公司哪怕一直亏损也有高估值。毕竟它们可以以亏损换取用户和市场份额的高增长,可怕的是亏损的同时,市场份额、用户数已经没有多少增长。
电商业务道阻且长
或许是意识到了直播业务的天花板,快手这两年也开始在广告业务上发力。财报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快手线上营销服务收入86亿元,占比50.3%,同比增长161.5%。
数据看起来不错,但对比其他公司则仍有不小的差距。百度同年的广告收入是800亿、抖音2019年广告收入就超过600亿,快手的全年广告收入不但大幅低于其自身预先设定的乐观目标值,更是跟抖音等同行拉开了不小的差距。这背后,与快手入局太晚不无关系,2017年,快手上线广告,但直到2018年才有独立的团队。
而且,线上营销玩家太强也是限制快手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互联网广告这条赛道上,百度自不用说,处于头部的腾讯、字节跳动等巨头也早早入场,盘踞市场,快手面临与一众头部企业争夺市场的局面。
同时,近年来快手也一直在探索电商变现的能力。宿华曾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电商直播的变现效率要比一般的娱乐直播要高一些。财报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快手包括电商在内的其他服务收入约为12.1亿元,占比为7.1%,同比增长589.1%。
不过,因为打开率低、消费习惯尚未形成等因素,使得短视频平台在转化上没有垂直电商平台的能力强,加之淘宝、京东、拼多多已经形成电商三强格局,成长的天花板也摆在面前。
虽然在运营模式上,快手主打“人设电商”,以人(主播)带货,这么做优势明显,就是粉丝粘性将会大幅促成购买,而副作用同样很明显,一旦卖货操盘手人设崩塌,平台对供应链建设不成熟,监管不到位,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度将会严重下降,此前辛巴“假燕窝”事件,就给快手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危机。
此外,品牌的诉求大多是想要运营自己的私域流量,快手强调人设、大V的“人设电商”虽然短期内提升了品牌的转化率,但不利于建立品牌自己的流量池。总而言之,快手电商的商业模式和发展与头部一线还有着不小的距离,可以说是道阻且长。
在最新的研报中,摩根士丹利认为,此前曾预估快手在2022年可实现盈利,而现在预计快手2021年至2022年的亏损均将超过120亿元,预期或需到2025年才可扭亏为盈。
钛财经公众号,ID:taicaijing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