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云报道原创。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基调,“Open Source is eating the world”的声音言犹在耳,一个属于云计算的时代早就不经意来临。
十年前,中国的云计算市场尚处于襁褓之中,市场规模只有10余亿。此后十年,云计算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年均增速超过50%,2020年市场规模已超过2000亿元,成为中国数字化升级的“顶梁柱”产业。
倏忽十载,云计算产业从弱小到强大,从单一的云基础服务裂变为混合云、云原生、云安全等更契合企业业务需求的多元云服务,迈进了百花齐放的大繁荣时代。
随着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云计算已经脱离简单的市场扩张、让企业上云用云的早期阶段,逐步进入到云原生重构IT架构、上云用云兼顾优化治理、原生安全加速应用的深水区。
如今,云计算走到了哪个阶段?企业应该加强哪些方面的云计算能力?如何将自身业务与云计算更好地衔接融合?
近日,在2021可信云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共同就云计算十年来的发展脉络回顾总结,对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变革趋势进行全面剖析,并就云计算未来趋势开展深入解读。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 何宝宏
数字化转型迎来分水岭云原生加速重构IT基础设施
近两年,“云原生”堪称云计算领域最热的名词之一,其出现不仅将原有IT基础设施重构为云原生基础设施,提供更高效的资源,还为企业打造更敏捷的应用开发、交付运维能力,加速企业应用的敏捷创新。从简单迁移上云的“On Cloud”到在云上基于云原生而重构企业应用的“In Cloud”,云原生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分水岭,其要求企业既要继承过去,又要连接未来;既要立而不破,又要持续进化。
根据IDC预计,到2022年,90%的新应用将采用微服务架构,35%的生产环境应用是云原生。 此外,在Gartner的报告中,云原生技术也正在向应用场景、技术、生态三个方面快速演进,并将扩展到更多应用场景,比如在混合云和多云管理领域,以及边缘层的应用等。
在应用价值方面,云原生能够支撑业务应用的通用技术能力下沉到基础设施,在业务应用完整生命周期中提供持续稳定服务,最大化实现云的价值,让企业在资源配置、产品交付、系统架构等方面获得更高的效能,从而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业务视角的响应、分析和决策中,使企业在竞争激烈、需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具有更强的创新优势。
对于这一趋势,何宝宏表示,企业对于竞争的核心诉求正在转到注重商业模式的改变、快速感知并响应用户的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倒逼技术架构变革,使架构的支撑焦点由资源转向应用。为此,云原生将在发挥云计算应用价值方面产生积极作用。未来,无论是ERP、CRM等系统应用还是底层IT基础设施,都会越来越趋向于云原生,这将是近些年云计算最大的趋势。
不同企业实现应用现代化的路线各不一样,例如:有先进行容器化改造的,有先做微服务架构改造的,也有直接在上云迁移的过程中同步实现微服务改造的,另加之企业内部环境各不一样,所以企业在实现应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挑战也不尽相同。
他们往往会面临很多挑战,包括:如何让运转着的旧系统和新应用之间做到无缝的衔接?如何快速敏捷地完成应用的集成,以提高可持续的交付能力?以及如何在混合多云环境下,最大程度地降低架构转型的技术风险等。
在栗蔚看来,云计算融合新技术,带动云原生进入黄金发展期。云原生融合新型信息技术,改变数、智、算的应用方式。云原生带动技术架构、应用效能、云化效益的全方位提升,传统行业用户逐步对外围系统、次核心系统、核心系统进行不同程度的云原生化改造。云原生进一步降低技术门槛,深化云数融合、云智融合、高性能计算的发展,推动云数智高质量融合发展。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 栗蔚
注重云计算应用效能优化治理成为企业上云后突出诉求
中国信通院最新发布的《云计算白皮书》显示,2020年云计算市场整体规模达到2091亿元,增速56.6%。对于很多企业,应用云计算为企业提升了管理效能,但也带来了相当大的复杂性。如果没有适当地策略,可能会妨碍业务的正常运行。所以随着企业用云程度的加深,企业关注点从开始上云的咨询、迁移,逐步地转到上云后的优化。
企业需要仔细考虑如何管理、优化和使用云计算服务,从而可以通过降低云管理成本,进一步提升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效果。
对此,云优化治理成为很多企业上云后改善性能、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主要选择,其能够给企业上云策略制定、线路规划、采用实施、云上优化进行全生命周期的优化提升,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的动力。
在谈及云优化治理将如何发挥作用时,何宝宏认为,企业在上云过程中对价格、安全、服务能力等尤为关注,对云品牌的关注度反而降低,这也反映出企业在云计算应用方面的理念日趋成熟。
优化治理是云计算永恒的主题,相比以前关注重心只停留在基础设施层面,现在更多地落到应用层面,优化治理不仅能够改善企业上云后在性能、应用、架构等方面的能力,还将充分发挥云计算的效能和价值,让企业更懂云、更好用云。
混合云管理模式演变进行时,是当前企业上云的最佳路径
云计算最终的发展趋势将可能是朝私有云和公有云的结合——混合云发展。
因为没有绝对的私有云,也没有绝对的公有云,纯粹的公有云和纯粹的私有云都有其局限性,而混合云将能够同时避免他们的劣势而发挥他们的优势,已成为企业上云的主流模式。 根据中国信通院报告,相比全球市场混合云高达82%的部署比例来说,国内混合云市场由于起步较晚,这一数字则刚刚超过50%。
从混合云的特性来看,要实现统一纳管、高效运维,混合云解决方案必须具备在多云管理、云网协同、安全管理、云原生等四个维度中的强大能力。
这些关键能力将决定用户应用的部署位置、交互模式和协同效率,进而对业务产生巨大的影响。
同时,混合云的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演进,过去私有云和公有云的协作很多是利用公有云做灾备,或者对计算需求峰值的性能补充,这是合作互补的模式,但现在本地和公有云的协作越来越密切和同步。
现在用户开始把不同的应用负载部署到更合适的位置,而不是把所有的应用部署在一个地方。不同的应用根据其特点分别部署到本地、边缘和公有云,混合云的协作管理正在成为趋势。
推动新型信任体系构建零信任与云原生安全持续融合
从业界今年的发展来看,无论是Gartner认为信任和弹性是自适应安全的两个原则,还是“零信任”理念成为业界热议的流行词,都说明整个行业已经意识到,简单堆砌安全机制已经无法抵御日渐复杂的应用场景和攻击团伙,所以回归安全的本源,思考如何构建信任体系,成为当前一种独特的现象。
随着零信任的理念西风东渐,越来越多的国内机构和企业在考虑通过零信任重新构建新的业务访问模型和体系。
早期以边界为核心的传统安全思维方式需要被打破,考虑到系统、资源之间的交互越来越频繁,如今的安全需要转向以用户身份为核心的安全,要持续性验证用户身份的真实性。
面对零信任与云原生的融合,何宝宏将其看作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
零信任从私有化部署向SaaS服务演进,SD-WAN通过集成零信任实现安全防护边缘上零信任实现弹性扩展,能够应对海量访问的请求,同时微隔离作为零信任的关键技术,对云类东西向流量进行访问控制,弥补传统安全防护机制在云环境应用的不足。
如今,中国数字化建设的大幕已经开启。
为了让行业更好应用创新的云计算技术,中国信通院积极联合各行业龙头企业探索企业高效用云的有效路径,围绕混合云、云原生、零信任、云优化治理等热点技术领域发布一系列标准和认证,成功构建起国内权威的新型云计算安全标准体系。
通过对数字时代下云计算发展的深刻洞察,中国信通院不仅实现了相关标准规范的前瞻性布局,还为体系技术的落地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引,进一步夯实云计算新基建的底座,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站在未来十年的新起点,云计算还将裂变出无限的机会和可能,带着人们在探索的路上发现更多未知的精彩。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