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嘀嗒再次申请IPO,能否依靠“顺风车”反超滴滴?
不久前,嘀嗒出行再次向港股提交上市招股书,冲击"共享出行第一股"。
在国内共享出行领域,嘀嗒出行位列网约车市场第二,仅次于滴滴;但在顺风车市场,嘀嗒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顺风车平台,这缘于此前滴滴因安全事件顺风车业务停运近两年。
而有意思的是,滴滴出行、哈啰出行也先后传出上市消息。出行领域经过多年的比拼,最终都要走上资本市场,这也意味着头部几大玩家一旦上市成功,将引入资本的武器,再次打破现有的格局。
领跑顺风车市场
晚发展起来的嘀嗒出行,成立于2014年,前身为专注私人小客车合乘、车主和乘客顺路搭乘的"嘀嗒拼车",2018年升级为嘀嗒出行,旗下包含顺风车和出租车两大业务。
在2020年10月,嘀嗒出行第一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时隔半年其招股书到期,于4月13日重新向港交所递交更新版本的招股书。
有趣的是,嘀嗒出行第一次递交招股书的时间恰巧在滴滴上市传闻最热的时候,这被市场解读为嘀嗒出行欲抢夺共享出行第一股的头衔。而本次二战港交所,或也有同样的目的,因为在这之前,滴滴与哈啰出行等都已经秘密向纽交所递表了。
然而,多年来共享出行赛道下却并未跑出第一股,就算是颇受资本青睐的行业老大滴滴也是。那么"蹭热度"的嘀嗒出行,有何底气抢夺"共享出行第一股"呢?
招股书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嘀嗒出行全年交易额为90亿元;营收为7.91亿元,较于2019年5.81亿元同比增长36.3%;2019年至2020年,嘀嗒出行经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3.16亿元、3.43亿元,可见盈利能力也在增强。
此外,嘀嗒出行在2019年9月就已实现整体盈利。反观滴滴,2012年至2018年,六年滴滴累计亏损达390亿元。去年5月,其总裁柳青曾透露"核心业务网约车已经实现微薄盈利。"但当时市场依旧质疑其盈利的真实性。
比较幸运的是,2018年,在经历多次行业安全事件后,滴滴、高德下架顺风车业务,嘀嗒出行借势占据市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报告,2019年嘀嗒出行在国内顺风车市场中占据66.5%的市场份额,成为国内最大的顺风车平台。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嘀嗒出行的注册用户数从2020年6月30日的1.8亿,增加到2.05亿,认证私家车主数从980万增至1080万。
嘀嗒出行在顺风车出行的表现,使它得以陆续拿到来自蔚来资本、IDG资本等多家投资机构的资金。据不完全统计,嘀嗒出行成立后的4年间,拿到了5轮共计2.86亿美元(约合19亿元人民币)的投资。
轻资产弯道超车
实际上,嘀嗒出行之所以能率先盈利,靠的是自身"小而美"的模式,只专注于顺风车、出租车两项业务。其中,顺风车业务是C2C属于轻资产运营模式,平台本身不需要承担太多资金压力及各种运营成本,所以较于其他网约车业务更容易实现盈利。
嘀嗒出行产品副总裁朱敏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滴滴和Uber快车在2015年左右进行补贴大战时,嘀嗒业务曾一度陷入低谷期。顺风车价格本来比快车要便宜50%,但是补贴完之后,快车比顺风车还便宜。
为了拓展新的方向,嘀嗒在2017年开始上线网约出租车业务。嘀嗒的整体业务体量并不大,做出租车更大的意义还是为顺风车业务导流。以出租车作为切口,能够为供给端的嘀嗒起到正面宣传的作用。
嘀嗒出行IPO招股书显示,顺风车业务依然是嘀嗒收入的主要来源,2018年至2020年,顺风车业务分别为嘀嗒出行贡献了7792.0万元、5.334亿元、7.056亿元收入;分别占总营收比例为66.3%、91.9%、89.2%。
然而,无论是顺风车业务还是网约出租车业务,嘀嗒都仅提供了一个平台,旗下并未拥有车队或租赁车队,因此并不承担任何运营费用,也没有营业牌照的要求,实现了一种轻资产的运营模式。
曾在滴滴工作的员工透露:"网约车业务是个重资产的行业,有车队和人力资源。司机一般由租赁公司负责签约,然后负责车辆的运营。但前段时间,滴滴为了方便控制,已经招揽部分司机到自己麾下,在这过程中就产生了巨大的人力成本。"
而在轻资产模式下,嘀嗒出行获得利润空间则比较大。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嘀嗒出行毛利率分别为58.6%、79.5%、83.5%。在嘀嗒提供的三大业务类别里,顺风车的毛利率是最高的,2018-2020年分别达到51.8%、83.1%、87.3%。
看起来,嘀嗒出行这份招股书的业绩表现良好,营收、净利都取得了双增长,同时顺风车市场规模也越做越大,但这就足以支撑嘀嗒出行上市吗?
单一业务的隐患
在外界看来,嘀嗒IPO终止的直接导火索是政策性风险。
因为一家公司过于集中依赖某项业务时,往往意味着极高的风险;对于面临合规问题的顺风车行业来说,更是不容忽视。即使成功上市后,嘀嗒的顺风车业务,将会受到更严苛的审视。招股书中,嘀嗒坦承,顺风车业务的增长速率存在不确定性。
去年12月,相关监管部门对嘀嗒、哈啰等顺风车平台公司进行了提醒式约谈。另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嘀嗒出行就已遭到了52项行政处罚,原因是其"擅自从事或变相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而市场也猜测,顺风车业务上的安全问题导致嘀嗒出行上市放缓。
近年来,主要出行平台上发生的与其顺风车服务有关的恶性犯罪事件,导致公众对顺风车安全的担忧、对业务模式的争议及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阻碍了市场增长。
难以想象,如果嘀嗒出行遇到了滴滴此前类似的"黑天鹅"事件,会对其业务造成何种降维打击。
同时,在嘀嗒出行专注的顺风车赛道上同样多方势头在围剿,生存空间也遭受挤压。其中,在去年6月,滴滴顺风车业务已陆续在全国300个城市重新上线试运营,此外哈啰出行、曹操出行等平台都布局了该业务。
虽然目前无法否认嘀嗒出行是顺风车内的老大,但滴滴要想全力收复失地下嘀嗒出行的位置或难保。根据易观千帆《2020年11月移动APP TOP 1000榜单》显示,滴滴旗下上线不久的顺风车平台"花小猪打车"活跃用户高达2060.1万,排在第151位;而嘀嗒出行则以658.5万活跃人数排在第346位。
可见,正因为滴滴自身体量比嘀嗒出行高,它再次驶入顺风车赛道对嘀嗒出行的冲击不小。
总而言之,靠顺风车上位的嘀嗒出行,想要单靠这门业务敲开资本市场的大门,或许还有一定难度。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