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蚂蚁金服之后,金融科技将走向清晰
文/孟永辉
如果从金融科技诞生的背景来看,它与互联金融的确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因为正是在互联网金融遭遇困境的大背景下,金融科技的概念才被越来越多的玩家关注和加持。所以,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科技更多地承担的是互联网金融接棒者的角色。然而,我们同样需要明白的是,金融科技真正扮演的是接棒者的角色,而不是互联网金融的代名词,而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诸多玩家却把金融科技看成了互联网金融的代名词,重新玩起了收割流量的旧游戏。
对于金融科技的片面认识,让那些暂时逃过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玩家还是绕了一个大弯,最终还是回到了互联网金融的原有轨道里。可想而知,这种发展路子不走入死胡同,倒变成了一件不正常的事情。无法真正理顺金融与科技的关系,仅仅只是从思维和概念的角度来看待金融科技,所谓的金融科技必然无法获得长久发展。事实证明,金融科技诞生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弄清楚金融与科技的关系,而不是为了让科技玩家逃避金融的监管。
随着以蚂蚁金服、京东数科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头部玩家的上市被终止,同样昭示着人们对于金融科技的认识将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在这个新阶段,金融与科技将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金融与科技两种元素之间的界限将会逐渐分野、明晰,直到金融与科技两种元素之间的关系真正理顺为止。如果我们将上一个阶段的金融科技的发展,看成是野蛮生长期的话,那么,以蚂蚁金服、京东数科的上市被终止为分水岭,金融科技的发展将会进入到真正意义上的精耕细作期。金融科技的本质将会变得更加清晰和明朗。
金融科技,正在从模糊走向清晰
如果一定要为金融科技遭遇到的困境找到一个理由的话,对于它的认识的模糊,抑或是模糊对于它的认识,是一个主要原因。然而,经历了蚂蚁金服上市被终止的事情之后,人们对于金融科技的认识将会从模糊走向清晰,金融科技同样也不再是一个概念和噱头,而是变成了一个真正富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存在。
金融科技玩家的角色将会被重塑。一直以来,人们对于金融科技玩家的定义都是一个综合性的存在。即,金融科技的玩家既是一个金融玩家,又是一个科技玩家。左手金融,右手科技,成为人们形容这些玩家都惯用词汇。我们看到的蚂蚁金服、京东数科无一不是如此。对于金融科技玩家角色的模糊认识,最终让金融与科技两种元素一直都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于是,在很多情况下,那些口口声声说自己在做科技的玩家,却一直都在做金融的业务,而那些选宣称自己做金融的玩家,则在科技方面出现了很大的短板——数据上的匮乏。
经历了金融科技的重塑和调整之后,金融科技玩家们的角色和定位将会被进一步明确和重塑。简单来讲,金融科技将不再是一个金融与科技的融合体,而是真正变成了一个让金融的归金融,让科技的归科技的全新存在。所谓的让金融的归金融,让科技的归科技,其实就是让那些真正专注做金融的玩家去做金融,让那些真正擅长做科技的玩家去做科技。
换句话说,就是让金融科技不再是一个华丽的外衣,而是真正变成了一个真正有内涵和意义的存在。对于以蚂蚁金服、京东数科为代表的头部玩家来讲,他们真正应当做的是发挥自身在科技端口的优势,不断为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赋能,让金融行业可以更加符合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求,更好地服务实体产业,而不去一味地做以消费金融为代表的金融业务。
金融科技本身的角色将会被重塑。谈及金融科技,人们一直都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有人说,金融科技是科技的一种,有人说,金融科技是金融的一种。金融科技本身的角色一直都没有被真正明确和定义,这导致了很多玩家披着金融科技的外衣,继续在做互联网金融的买卖,所谓的金融科技的角色和作用并未真正发挥出来。
经历了金融科技的调整和洗牌之后,人们对于金融科技这一物种的角色开始逐渐清晰和明朗。所谓的金融科技,其实就是金融进化过程当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而已,只有经历了金融科技阶段的洗礼和催化之后,金融进化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和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科技的角色已经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终极角色,而是变成了一个从传统金融时代向新金融时代迈进必然要经历的一个中间阶段。
在这样一个阶段,我们需要做的是将金融与科技实现更加深度的融合,实现的是金融本身的蜕变,而不仅仅只是将金融科技看成是一个概念,对金融缺少实质性的改变,做的依然是收割流量的买卖。因此,金融科技的角色开始从简单意义上的代名词,真正变成了一个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只有经过了金融科技时代的洗礼之后,金融行业的发展才能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
金融科技的本质将会被重塑。对于金融科技究竟是什么,相信很多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这说明,人们对于金融科技的本质并未真正弄清楚,一直都是模糊不清的。在很多时候,人们认为的金融科技仅仅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而已。经过了金融科技的洗牌和调整之后,人们开始明白,所谓的金融科技的本质,其实还是要回归金融本身,按照金融本身的规律运行,而不能仅仅只是把金融科技看成是一个模棱两可的存在。
在我看来,所谓的金融科技,其实就是一个通过将新技术应用到金融本身,通过与金融的深度融合,衍生而来的一个全新的金融物种。所以,我们在看待金融科技的问题上,应当是以科技为出发点,以金融为落脚点的方式。一味地仅仅只是将金融科技看成是金融,抑或是一味地将金融看成是科技,都是不恰当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应当更加关注的是金融与科技之间的深度融合,通过这种融合,真正实现的是金融的再进化,最终,还是要回归到金融本身。因此,金融科技,其实是一个以科技为出发点,以金融为落脚点的存在。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在落地和实践金融科技的过程当中,不应该仅仅只是一味地关注科技,而是要时刻以金融为准绳要求自己,尽可能地做到合规、合法运行,才是真正能够保证金融科技的发展不偏离正确轨道的关键所在。
经历了金融科技的调整和洗牌之后,它的发展开始从野蛮生长步入到精耕细作,原本模糊的存在,开始变得清晰和明朗起来。对于金融科技玩家来讲,我们真正要做的,不是仅仅只是把金融科技看成是一个收割流量的工具,而是要真正去思考如何让金融科技更好地回归本质。
金融科技的本质:起于科技,终于金融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金融科技的相关各方都在经历深入而又全面的变革,对于金融科技的认识同样正在从模糊走向清晰。在我看来,金融科技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个以科技为起点,以金融为终点的进化过程,只有真正回归金融本身,金融科技才不会偏离轨道。
1、科技的意义在于改造金融,而非获取流量。我们看到很多的金融科技玩家都是由互联网金融玩家衍生而来的,这些玩家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流量思维的根深蒂固。在他们看来,所谓的金融科技只不过是一个全新的获取流量的工具和手段而已,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内涵和意义。
很显然,这种思路依然还是互联网金融的思维,他们口中所说的金融科技仅仅只是获取流量的噱头而已。虽然他们口中宣称将会改变传统的金融体系,事实上并未改变传统金融本身,而仅仅只是把金融科技看成了他们获取流量的方式和手段而已。
可见,金融科技的关键并不是在科技上,而是在金融上,它的目的是让金融行业的发展更加符合行业的需求,让金融与行业,特别是实体行业的结合更加紧密。只有真正将金融行业的发展和蜕变看成是衡量金融科技的准绳,并且真正用金融的合法和合规来严格要求自己,金融科技的发展才会走偏。
2、金融是金融科技的底色,回归实体,才是关键。我们看到的很多金融科技的玩家仅仅只是把金融科技看成了一个收割流量的方式和手段而已。他们对金融行业做进行的改变,同样是为了让可能多的用户成为他们对用户而已。在这个过程当中,加杠杆成为一个主要方式和方法。然而,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更多用户享受到金融服务,但是,同样让金融行业本身的风险增加了不少。
很显然,这种以流量的获取为终极追求的金融科技的方式并不能够获得长久发展。只有真正让金融回归实体,只有让金融更好地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让实体经济反作用于用户,才能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对于绝大部分的金融科技玩家来讲,他们并没有如此长远的眼光,仅仅只是将获取流量当成是首要目标,于是,开始绕过回归实体的环节,直接用金融科技收割流量。
于是,金融科技不再是一个更好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存在,而是变成了一个透支消费,收割流量的存在。这无疑已经背离了金融科技的原始奥义。随着人们对于金融科技认识的深入和全面,这种发展方式必然会陷入到死胡同里。只有真正通过金融科技更好地回归实体,才能让它的发展跳出流量的怪圈,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
经历了调整和洗牌之后,人们对于金融科技的认识正在从模糊走向清晰。一场有关金融科技的重塑由此开始拉开序幕。对于金融科技来讲,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只有经历了这个阶段的洗礼之后,金融科技的发展才能真正跳出流量的怪圈,真正进入到回归实体的正确轨道上来。
—完—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战略咨询顾问。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