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工人挑老板,劳动市场怎么了?
据国内媒体报道,广州街头有很多服装制造厂的老板招收工人,特殊之处在于,此前都是工人排着长队等待应聘,而现在则是老板们排着3公里的长队等待工人面试自己,工人会根据工资、环境、工厂规模、信誉来选择老板,激烈的竞争令工资节节攀升,最早日薪300元,随后日薪500元,最高炒到日薪700元。按照如此价格,制衣工人的月薪早就超过10000元,领先中国大多数的基层薪水。但新时代的工人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宁可做外卖员、快递小哥、保安等工作,风里来、雨里去,也不愿意呆坐在工厂里,他们期望在高额的工资之外,能再增加一些体面。显然,新时代的劳动市场已经发生巨大的改变,但小工厂的老板们苦于规模和资本基础,很难大刀阔斧地改革,他们最终只能改革自己,捧着自家的面料和工资等着工人临幸。总之,老板和工人的日子都不好过。
工人挑老板,折射出中国就业市场的变化。广州街头的老板之殇只是中国新工人时代的缩影,他们的工厂规模小,有小的苦恼。同样地,大型的制造业则正面对着大麻烦:焦头烂额的总经理们,不仅要向客户交付订单,向董事会上缴利润,向政府保证税收和产值,还要向员工们承诺好的待遇和好的工作环境。总之,谁操心日常运营,谁就更加疲惫。
物以稀为贵,工人为什么能挑老板?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工人创造的价值,不仅要包括自己的工资,还要包括资本家的利润,否则,雇佣关系就不存在。工人如果想要拿到日薪700元,势必要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而创造价值无非是出卖体力或者智力,一些工人也坦言:高薪通常是来自于超长的工作时间以及高强度的工作loading,再兼具扎实过硬的工作技能。显然,能胜任如此要求的工人数量并不多,更尴尬的是,很多新时代的工人已经放弃了“打磨技能、兢兢业业、刻苦努力”的价值观,这种“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在小型的制衣厂更加突出。
首先,小型的制衣车间需要非常熟练的工人来操盘,类似平车工、烫工需要很复杂的技术,需要多年的积累才能掌握之。要干好这些工作,工人需要日日升级技能,且能乐在其中。
这些工种的技术主要掌握在70后以上的人群,到80后渐渐失传,而90后根本没有热情做这些工作。在新时代年轻人意识里:当制衣工人是没有前途的。所以,能挑老板的工人自然也是年龄偏大、技术精湛的老工人;其次,小型制衣厂的订单不稳定,而且需求非常急。老板们为了抢到订单,常常会接受客户的“霸王条款”,虽然小型工厂的老板们会和工人们同甘共苦,但压力总会毫无保留地转嫁到工人身上。相应地,工人挑老板的底气,也在于,他们能接受别人不愿意做的工作,拼得就是个“不要命”的劲儿,这种情况在建筑工地、外卖行业以及娱乐休闲行业都非常普遍。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新时代工人的思想早已脱胎换骨,他们有着更强烈的“向上流动”的愿望,而且不希望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他们要面试老板,在很大程度上是面试工作环境以及工作的心情。
平心而论,小型的制衣厂或许能帮助工人磨练技术,给他们短暂的高薪,但绝对无法提供向上流动的通道。事实上,小型制衣厂的存在价值更在于满足临时的订单,他们不会投资价格昂贵的设备,更喜欢由手工完成。当订单完成时,他们就通知工人不用来上班了;同时,他们也不会投资建设标准、安全、现代化的车间,有的工厂其实就是几间简易房,比之农村的院子体面不了多少;当然,小型工厂没有行政费用、管理费用。中国法律一直宽容这些灰色的小工厂,正在于要平衡基层就业、产业链流动以及中小经济的活力。
规范经营,如何让企业和工人形成正循环?
其实,工人挑老板这事儿虽然新鲜,但总归不太正常,同时也代表着企业和工人之间没有形成“正循环”,也即工厂非规范经营,导致工人没有归属感,自然做不出好产品。没有好产品,工厂无法盈利,就更不会改善工人环境,离“规范经营”又远了一些。相比于小型制衣厂,大型的制造企业早已经看透这一切,而且在资本积累早期完成了“正循环”的构建,最终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成为国民经济的顶梁柱。
拿丰田汽车举例,他们最早是单兵作战,就跟现在广州的制衣厂一样,需要非常熟练的工人,但这样的工人数量非常少,产能非常低,而且生产出来的汽车也都是非标准的,品质无法保证。后来,丰田花大价钱建设了标准车间以及流水线,把复杂的工作分解成数千个简单的标准步骤,对于工人的技术要求大幅降低;但为了保证收回车间、流水线投资,以及雇佣工人的巨额成本,经营者不得不提前拉订单,而工人要想保住饭碗,也需要制造出优质的产品,以确保经营者能拉到订单…一个完美的正循环就这样诞生了。
显然,实现这样的正循环并不容易,第一个要素就是强大的资本规模,这个要素几乎筛掉了99.9%的广州小老板,而剩下来的0.1%就变成了富士康、立讯精密、蓝思科技等巨型制造业,他们有规范的经营,能向工人提供向上流动的通道,在过去二十年充分享受到正循环的好处。积累起来的资本也让其能更加从容地面对新时代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如前文所述,大企业在面对新时代劳动力市场时,有更大的麻烦,他们用工虽然对技能要求不高,但数量极大,加之,流水线的工作单调、枯燥,很难吸引新时代的年轻员工。于是,伟大的派遣制度出现了,员工因高额派遣费蠢蠢欲动。他们的青春就好像羊毛一样,被派遣公司薅了一茬又一茬,偶尔地,员工也会依据派遣费的高低来选择大厂,但底气和熟练工人相比于并不足,他们必须要保有“吃饭”的底线。此外,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大型企业要想维持规范经营,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自动化,正如当初他们选择流水线和标准车间一样。所以,工人挑老板虽然一时爽,但从未来的前途看,这真不是一个好现象。(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