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显示的崛起,OLED是关键

原标题:中国新型显示的崛起,OLED是关键

文|李北辰

时至今日,业内已达成共识: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与IOT和AI一起相拥而至的,还有作为它们“外显”的“DOT(Display of things)”,从现在到未来,“显示”将无处不在,成为人与机器之间最重要的信息窗口。

令人欣喜的是,过去数年间,中国新型显示产业迅猛发展,整个产业体系日趋健全,尤其在上游材料方面,玻璃基板和光学膜等关键材料研发有较大进展,龙头企业的材料本地化采购率和配套率也正在发生显著改变。

本地化采购率和配套率之所以关键,是因为除了技术演变快,新型显示产业另一大特点,是研发投入高,专业协同度强,整个产业形如一个盘根错节的生态网,需要通过各种资源要素的集聚整合,打造产业协同发展体系,凭借地域集群等优势,发挥龙头企业对整个产业链的吸引和带动作用。

摊开整个产业地图,目前中国大陆已经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四个显示产业集聚区,各个集聚区里又分为核心区和辐射区。

而倘若在这张产业地图中,只圈出一个最耀眼的核心地标,我相信很多产业人士会选择安徽,准确地说,是以合肥为中心的显示生态圈。

在许多人眼中,除了不断上演的“孤注一掷”的投资气魄,合肥可以算是城市“产业进化”的优质范本,是真正拥有自身产业递进逻辑的城市:早期“家电之都”的初始基因,构成了他们后来发展传统显示,以及如今发展新型显示的基础。

在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从“缺芯少屏”向“芯屏器合”攀登的进程中,合肥成为重要的创新源头,周边已聚集京东方,维信诺,彩虹,康宁等一批新型显示及产业链龙头企业,形成国内面板产能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集聚发展区。

最近一条显示行业的新闻,同样来自合肥。

据媒体报道,3月7日,“最强风投”合肥国资又有最新动作。维信诺晚间公告,公司控股股东西藏知合拟向建曙投资转让公司股份1.6亿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1.7%;建曙投资另与公司第二大股东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如股份转让事项完成,建曙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21.33%,公司控制权将发生变更。

通过融资历程显示,维信诺已于2010年4月通过9.05亿人民币融资后IPO上市,而本次融资暂未披露交易金额,但投资方显示为蜀山城投。天眼查App显示,蜀山城投关联公司为合肥市蜀山区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其为合肥市蜀山区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全资控股子公司。

抛去此番动作背后的其他缘由不谈,倘若只将焦点对准合肥国资,你会发现合肥国资投资的上一个面板公司正是京东方。2007年合肥市财政收入仅300亿元,京东方开建的第6代TFT-LCD液晶面板线所需的175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完全由合肥政府托底。

也正是从2009年国内首条高世代液晶显示器件生产线合肥京东方6代线开工建设起,合肥都市圈用十余年时间,逐渐构建起“从沙子到整机”的全产业链。

当然,与京东方全面布局LCD和OLED等技术路线不同,维信诺专注于OLED产线,其前身是1996年成立的清华大学OLED项目组,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OLED生产,研发,销售的企业,主要产品为中小尺寸AMOLED显示器件。

据其业绩预告,2020年度,在产品交付方面,维信诺首发量产应用级别屏下摄像解决方案,独供首款商用屏下摄像手机中兴通讯天机Axon 20,独供多款品牌游戏手机全球最高刷新率144HZ AMOLED屏幕,供货行业首款3D双曲面柔性屏智能手表和定制柔性屏曲面手表;客户推广方面,在继续为小米、中兴,华米科技,LG等客户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又获得OPPO、摩托罗拉以及其他一线品牌客户订单,并实现量产交付。

通过维信诺的发展不难发现,如无意外,未来两三年,倘若中国想要在全球新显市场的角色更为关键,OLED无疑是重点。

同样在未来两三年,OLED产品渗透率将大幅跃迁。

手机方面,OLED的焦点当属折叠屏——大众对新技术来临的认知,往往是从“保守派”的上船开始。根据全球科技研究公司Omdia报告,苹果可能会在2023年发布一款可折叠iPhone,这款折叠iPhone将搭载OLED面板,屏幕尺寸在7.3与7.6英寸之间;与此同时,天风国际郭明錤发布研报也指出,如果2021年能解决折叠装置的关键技术与量产问题,2023年苹果将会推出7.5到8寸的折叠iPhone。

不只是手机,有消息称,预计2022年开始,苹果iPad和Mac产品线也将开启OLED之旅。

不只是传统数码领域,更灵活的技术原理,让OLED可以摆脱对传统显示形态的束缚,折叠,卷曲,透明的自由特性,让它能与家居,车载,可穿戴,商显,VR/AR等场景充分嫁接。

换句话说,就像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代表着“电气时代”的到来,并催生出“电器”的物种大爆发(当人类发明了电,各种电器也就纷至沓来),柔性技术的应用边界,也绝不仅限于迭代已有屏幕的消费体验,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的大规模落地,柔性技术也将成为人机交互的“门面担当”,让各种屏幕数量,呈现指数级增长。

事实上,这也是为什么有市场研究机构预测,2022年全球柔性屏市场空间将达到511亿美元。更乐观的说法是,2027年,全球印刷和柔性电子产品市场规模将达到3300亿美金。

因为谁都知道,倘若“万物皆显示时代”真能够不负众望,那么市场对显示设备的需求就只会多,不会少。

李北辰,媒体专栏作者,关注技术驱动带来的社会变革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1-03-09
中国新型显示的崛起,OLED是关键
倘若“万物皆显示时代”真能够不负众望,那么市场对显示设备的需求就只会多,不会少。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