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弹幕与年轻人,正在深刻地改变彼此
文|李北辰
《赘婿》,无疑是2021年第一部爆款剧。
过去一周,这部剧相关话题频繁登上各大热搜。特别的是,话题#赘婿弹幕#接连几天多次上榜,阅读量超过4亿。甚至网上有了一个固定模板:《XX(人物)时,建议别开弹幕,怕你笑到肚子疼》。
在弹幕造梗、在弹幕聊天、在弹幕快乐……一部剧火到把弹幕也推上热搜,这种情况并不多见。这一方面是剧确实火,另一方面也让很多人再次感触到弹幕文化的渗透力。
不过在我看来,比单一热剧更值得探讨的,是弹幕文化承载的价值,正在悄然变化。
一个“郭麒麟”,无数个“阎鹤祥”
作家贾行家说,年轻人热衷于弹幕,同时反映出两种状态:一方面,每个人在以自己为中心选择内容,做出独立的解读和反馈,这能强化自我的存在感;另一方面,他们也形成了群体生活,能通过弹幕共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东西来,其中就包括由各种“梗”所构成的语言。
众所周知,“梗”是弹幕文化里最重要的部分。《赘婿》能够出圈,直接受益于热梗频现。
这些梗一部分出自内容主创,其中有很多来自古今文化的诙谐碰撞,比如男主角宁毅为解决布料不够的问题,想出了提高定价并让消费者拉朋友帮忙砍价的方法,命名为“拼刀刀”。剧情本身就自带梗,弹幕相当于在梗的基础上二次创作,带来更多超出内容本身的讨论和话题。
在宁毅进行顾客服务话术时,“贵客光临,随意挑选,有什么可以帮您”的现代梗,满屏弹幕是“企业文化培训”“王彦霖虽迟但到”等。
弹幕的评论(爱奇艺的弹幕可以回复)也在制造梗。在宁毅用现代化的语言试探楼舒婉时问“你家WiFi密码是多少,二维码加个好友”。观众在弹幕里也在献计,比如“不如问问健康码”、“奇变偶不变”,有网友神回复“万一是红的那不是毁了吗”等等,观众之前的评论让弹幕变得更有趣,进而形成了一种新的交流场。
#赘婿二次元选角#,这个话题源头是一条“这不是吉吉国王吗”的弹幕。如今只要有苏文兴出场的镜头,满屏是“吉吉国王”弹幕,甚至有人专门打卡,扮演者本人也在社交媒体中转发了对比图。随后网友更自发将剧中人物与动漫卡通形象匹配。可能你不记得苏文兴,但提到“吉吉国王”,大概率会匹配上他的脸。
看到这些梗,我相信任何看过《赘婿》的人,依旧有被笑到。
要知道,“梗”字的来历非常有趣,台湾地区演艺界把传统相声里捧哏逗哏的那个“哏”给念错了,再传到大陆,也就将错就错。而考虑到《赘婿》男主角是相声演员出身的郭麒麟,以及他在剧中近乎本色的俏皮出演,我们完全可以说,无数用户在用“弹幕梗”的方式,给郭麒麟“捧哏”,一行行“神弹幕”和“神吐槽”,神似无数个“阎鹤祥”。
我相信,最早是捧哏出身的郭麒麟一定知道,相声界有句俗语,“三分逗七分捧”,这说的是,没有好的捧哏,相声会索然无味。
而演完《赘婿》的郭麒麟也一定知道,时至如今,内容创作者和弹幕生产者的关系大抵如此:影视内容主体,加之高价值弹幕形成的合力,才构成一个完整的内容产品。
弹幕文化2.0:从“气氛组”到互动与共创
不久前,爱奇艺CTO刘文峰在采访时表示,无论是剧集和综艺,还是直播和游戏,在任何文娱疆域,如何通过互动与用户产生更紧密的联系,都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大课题。
在他看来,现在的内容还没有完全像其他互联网领域那样,这中间的鸿沟可能就是互动。“用户的互动是在寻找和内容之间的连接,包括故事,包括情节,包括里面的人,也包括同时在观看这个内容的人,这种连接是在寻找更强的参与感和陪同感”。
这种寻找在弹幕中尤为明显。这也是为什么,弹幕文化承载的价值,正在从1.0版本的“气氛组”(通常只是“哈哈哈哈”,叽叽喳喳,缺乏高质量的对话),变成2.0版本的“互动”与“共创”。
先说互动。它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内容与观众的互动,比如通过弹幕,主动打破影视戏剧中的“第四面墙”(角色和观众之间的隔断)。有意识地打破第四面墙是很高级的创造手法。
比如在电影《大佛普拉斯》里,有段情节很有趣,两个男人骑摩托车,一个人说:“你好娘啊,还骑粉色的摩托”,另一人恼羞成怒说:“这是黑白电影,本来你不说谁也不知道我的摩托是粉色的”,这时,电影画面整体依旧是黑白的,但只有那辆摩托车变成粉红色——据说,这种让剧中人“意识”到观众存在的设定,正是因为导演受到了弹幕文化的影响。
通过弹幕打破“第四面墙”,《赘婿》更是深谙此道。一个典型的桥段是,解释清白时,穿越到古代的宁毅,让观众猝不及防地说了一句:“导演就是这么导的,编剧就是这么写的,这会儿弹幕正在看咱们笑话呢”,这势必会引发宁毅的“自证预言”,一大波弹幕随之而来,极强地增添了内容与观众的互动感。
除此之外,互动其实还发生在观众之间,比如爱奇艺里的弹幕是可回复的,这增添优质弹幕的内容层次。
但在我看来,弹幕文化最大的价值跃迁,来自“共创”。
通过上述热梗不难发现,如今的内容创作,无论是B站上的独立创作者,还是《赘婿》这样的大制作,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项目发起者”,他们把更多的“弹幕生产者”组织起来,共同创造一个内容产品。
在共创过程中,“项目发起者”负责建构,“弹幕生产者”负责解构。他们之间的分工要彼此渗透,而非互相“拆台”。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弹幕生产者最好不要剧透,有时这需要平台的运营介入,比如龚宇在最近一次财报电话会上表示,爱奇艺推出了防剧透弹幕功能上线不到一个月,相关剧透弹幕就已经减少了约30%。
更重要的是,弹幕生产者最好与项目发起者一样,具备较高的质量。不难发现,如果说弹幕1.0版本的“气氛组”,满屏充斥着“哈哈哈哈”和“前方高能”,那么通过《赘婿》可以看到,平台调性所致,爱奇艺上的高质量弹幕可能要更多些。
这些有价值信息的不断累积,会让一部由“视频+弹幕”共创的内容作品不断生长,甚至让它永远都能被注入“当下感”。
就像商业观察者蔡钰所言:“你今天重看昨天看过的一个视频,会发现它比昨天多了30条弹幕,其中2条给这个视频赋予了新的观看视角和意义,明天再看弹幕可能又多了48条。明年再看,可能发现它又被带着明年语境的弹幕给重新诠释了。所以我们把‘视频+弹幕’看作一个产品完全体的话,你可能永远也看不到这个产品彻底制作完成的那一天。”
换句话说,如果有更年轻的观众数年后看到《赘婿》,依旧会在那个时刻,产生新的情绪触角,新的解读视角——这种穿越时空的文化现象,我相信任何看过弹幕版《西游记》和《三国演义》的人都不难想象。
没有弹幕的视频将是“不完整”的
我曾听过一种观点认为,“弹幕文化”的成长土壤,大多只根植在汉语和日语环境,弹幕在欧洲语言文化中不会大规模爆发。最合理的解释是,不同语言阅读弹幕的速度不同:当弹幕快速滚动时,理解汉语这种表意文字,要比理解英语等表音文字快得多,人们读汉字不是逐字地看,而是成区域扫视,一句话里即便几个字的位置颠倒也不影响整体理解,这在英文很难做到。
在东亚,独特的语言文化,造就了独特的弹幕文化,也为视频平添一个全新的信息维度。
考虑到习惯关掉弹幕的中年人终将老去,一个愈加明显的趋势是:时代越是向前,一个没有弹幕的视频,就越“不完整”。
如你所知,早些年弹幕文化刚诞生时,往往会被媒体解读为它是年轻人弥补孤寂的方式,那些干涩生硬的“哈哈哈哈”,也的确像是孤独的写照,寂寞的注脚。
但这么多年过去,如今更多的年轻人,将弹幕视为一种真正的情感陪伴。我印象很深,在热播剧《流金岁月》里,伴随着剧情的发展,年轻人围绕“颜值对找工作重要吗”“三观不合有必要在一起吗”等选择题,通过弹幕展开讨论,让外界看到了他们的生活观。
他们发现,自己与无数人其实有着相似的感受体验,在同一个地方欢笑,为同一个人哀伤。对他们来说,一大波高质量弹幕袭来,并不会让影视作品失去代入感,相反,他们时刻被周围人提醒,在手机和平板的方寸之外,还有一个更真实,更有温度的世界。
这么多年过去,弹幕与年轻人,正在深刻地改变彼此。
而我们庆幸这种改变。
作者:李北辰,媒体专栏作者,关注技术驱动带来的社会变革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