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平安、联想、华为、浪潮描绘的智慧城市2021,转型跨越,集向数智化
文/智能相对论(aixdlun)
作者/陈选滨
现代化城市治理向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家区域发展的共同议题。
前不久,在2020年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上,APEC中国工商理事会联合波士顿咨询(BCG)、巨量引擎等共同发布研究成果《建设数字城市,释放数字生命力——数字时代下,提升城市新生代影响力》(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多国正在积极布局开展数字城市建设。
其中,在美国,过去两年54座城市筹备或开展了数字化项目;在欧洲,118座城市上线了相关项目;在印度,政府出资15亿美元用于100余座数字城市建设;在中国,截至2019年数字城市试点数量更是已经超过700个。
对此,波士顿咨询(BC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朱晖表示:“在数字城市成为全球发展重点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数字城市的主战场正在走向世界最前沿。”
而这个趋势历经激荡的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与严峻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也迎来了新的发展与挑战,令人沉思。
回顾2020,一方面,作为行业观察者,“智能相对论”曾与京东、平安、联想、华为、浪潮、百度等科技服务商展开多轮交流,聚焦大城(如深圳)小县(如桐乡),多维度探讨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逻辑与思路,感触良多。
另一方面,作为城市居民,“智能相对论”也能切实体会到智慧城市建设所带来的诸多便利、挑战与问题,时常感慨。
总结2020智慧城市,在多态并存的发展进程上,我们很难完整地概括一个驳杂的城市系统是如何实现数字化、智慧化的转型跨越。但是,发展所带来的细节变化总是可以察觉。
在此,“智能相对论”想要借助2020智慧城市发展进程上的三个热词,重新回顾思考一下在过去一年,智慧城市建设所面临的新态势。
第一个焦点:网格化
网格化管理作为一种面向城市治理的制度创新与变革,其基本路径在于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依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络。
据了解,这样的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首创于北京东城区。2005年7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始在全国推广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再度强调,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简单追溯起来,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在我国已有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甚至一直以来便是我国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解决城市化发展问题的关键举措之一。
但是,真正让其与智慧城市建设联系,进入大众视野的,或许还得聚焦2020年初的疫情防控。彼时,新冠疫情爆发,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不得不让城市管理者“破釜沉舟”,从最基础的城市网格单元入手,借助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手段排摸检查每个城市民众。
自此,网格化管理模式与智慧城市建设高度联系,融合下沉,在各级行政单位推广,成为各级行政区域推动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发展的重点方针。
因此,“智能相对论”在3月份的时评稿件《战疫之下的“大数据+网格化”管理,谁在颠覆“智能城市”的路径?》上,如是判断:
「如果说过去“智能城市”的重点仍放在顶层设计架构,那么在此次防疫工作的紧急需求下,这一项目便不得不以另一种更快的方式下沉,落实到城市各个角落的社区、街道等细分单元格内,呈现为“大数据+网格化”管理的基础流程。」
如今,全国各地仍在加速推进大数据+网格化管理,将其列为区域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路径。简单来说,网格化管理从城市治理模式上为智慧城市建设找到了一个最小的实践单元,以后诸如系统部署、数据收集、信息验证等项目落实都有了明确的承载主体。
在一定程度上,网格化管理颠覆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路径,其价值在于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一个自下而上发展的可能,同时与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相结合,双轨并行将更快地推动智慧城市项目落地。
第二个焦点:健康码
健康码是2020年诞生于疫情期间的产物,更是本年度的焦点。如果说,网格化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一条自下而上的路径,那么健康码无疑是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一个自下而上的入口。
2月11日,在杭州市政府的推动下,阿里开发,健康码模式正是在杭州展开使用,对市民实行“红黄绿”三色动态管理,与钉钉企业复工申请平台打通。
2月12日,腾讯云也宣布,正式推出“腾讯健康码”,接入微信小程序、企业微信、海纳社区平台等渠道。自此,健康码在全国范围内接连推广,成为城市管理者感知公共卫生安全情况的一个关键依据。
当然,健康码的真正价值是双向的,一方面在于感知基层情况,另一方面则是推动上层建设。
在浙江桐乡,健康码的价值链更是有了完整的反馈。2月,正当疫情防控的紧急关头,桐乡市政府依托平安智慧城市的技术,接连发布“桐健码”与“桐行码”,以助力当地民众日常生活和企业复工复产。
随后,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在此背景下,桐乡市在原“桐健码”平台的基础上迭代升级、扩展应用,聚焦民众“政、行、住、医、享”等需求,打造了桐行通App,成为桐乡市探索“三治融合”的智慧生活服务平台。
从一个简单的健康码发展为一个完善的数字化生活服务平台,目前全国许多地区、特别是县域地区,都走上了“码上共建”智慧城市的路径。
不难总结,在智慧城市建设逐渐呈现出从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渗透,尤其是向县域地区发展的态势下,健康码模式的诞生之于我国智慧城市的整体建设推动,是多么重要。
在未来,“码上共建”的思路理应继续受到市场与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一个常态化趋势。届时,“扫码”或将成为智慧城市更加普遍的行为。
事实上,不仅是“健康码”,在智慧城市的其他版块,“码”的形态与价值都在加速孕育,譬如产业端的“工业码”。对此,浪潮在2020年重点发布了基于标识体系的“质量码”,应用于产业智慧化转型。
“码”的价值不难理解,通过标识解析技术将人或物与数字化系统联系起来,实现万物的数据互联,进而推动城市或产业向智慧化、数字化发展。
“智能相对论”在时评稿件《揭秘标识解析体系,为什么工业互联网的新基建需要一个“码”?》曾基于树根互联与从业专家的观点总结道,「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实现工业企业数据流通、信息交互的关键枢纽......推动标识解析体系的建立,赋予工业领域能互联共享的初步条件。」
换句话来说,“码上共建”的模式也将为智慧城市提供初步互联基础,赋予城市领域数据流通、信息交互的关键能力。那么,在未来,“码”的价值将在智慧城市领域继续被发掘。
第三个焦点:老年人
2020年,老年人在智慧城市的生存问题多次在网络爆火,实属无奈,却也令人欣慰。在不断加速的智慧化进程上,终于有人关注到了在这个社会“技术应用走得太快,仍有一部分人跟不上”的人文问题。
矛盾的爆发还是在健康码上。“智能相对论”在时评稿件《智慧城市的我们,不敢老去》中曾采访多位城市居民,发现家中的老人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扫码,在疫情防控期间经常被公交车、超市等公共场所拒之门外,令人唏嘘。
一方面,因为疫情防控的紧迫需要,不少地方、场合都“一刀切”地采用了数字化手段来开展工作,让“扫码”成为民众的唯一选择。但是,另一方面,不少人、特别是老年人在此之前根本没有接触过智能手机,数字化方式也就成为了他们的一种社会阻断。
于是,矛盾很快爆发,在网络引起热议,随之而来的也有思考,智慧城市建设将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接纳各类型的人群成为各地推行区域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焦点。
3月,数字新基建正火之时,千视通副总经理王景辉在接受“智能相对论”采访时,认为:“新基建再次被推上热搜,其中反映的一方面,也是目前最受关注的社会转型问题。从此次疫情来看,目前的发展需要我们对社会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管理。”
也就是说,智慧城市作为城市治理模式转型升级的一个技术手段,不能只是停留在城市系统的简单迭代,更要上升到社会范畴的人文聚焦,坚定其发展核心在于推动更加精细化的社会管理。
值得庆幸的是,在相关问题出现之后,部分地区已经对老年人开放了纸质健康码的验证模式,使得急促的疫情防控多了些许人文关怀。
如果经此一“疫”,在未来,各地在探索智慧城市建设的路径上,也能加大对城市特殊人群的关注力度,那么这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而言,将是一次难能可贵的认知转变。
毕竟,混乱、冰冷的赛博朋克理应不是我们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
总结
网格化、健康码与老年人是“智能相对论”用于总结2020智慧城市的三个热词。“智能相对论”认为,在这三个热词的背后,或多或少都展现了过去一年智慧城市建设的些许变化特征,也是当前展望未来城市治理模式的一个出发点。
其一,网格化。这是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治理模式融合共建的关键一步。
其二,健康码。这是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居民深度交互的重要入口,也为智慧城市未来建设提供了一条“码上共建”的可实践路径。
其三,老年人。这是智慧城市建设与人文社会相互探讨应用矛盾的焦点,接下来的智慧城市建设或许能自此而多几分温度或人文关怀。
在这一年里,我们每一个人不管是主动体验,或是被动融入,都不可避免地参与到了智慧城市的建设中。那么,回顾过去,若是为2020智慧城市作个总结,你又会想到什么?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智能相对论(微信ID:aixdlun):
•AI产业新媒体;
•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TOP10;
•澎湃新闻科技榜单月度top5;
•文章长期“霸占”钛媒体热门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万个为什么》
•【重点关注领域】智能家电(含白电、黑电、智能手机、无人机等AIoT设备)、智能驾驶、AI+医疗、机器人、物联网、AI+金融、AI+教育、AR/VR、云计算、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