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止步不前,“啃米族”华米何去何从?
近日,华米科技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公司季度内营收为22.3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与上一季度的11.37亿元相比,环比上涨幅度为96.6%。三季度总出货量达1590万台,较2019年第三季度的1370万台同比增长16.1%;与二季度890万台的出货量相比,环比增速高达78.7%。
据悉,2014年华米(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17年10月,华米科技与小米签订了商业合作协议和战略合作协议,华米生产可穿戴电子设备,在国内的业绩屈指可数,产品销量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华米亮眼的财报并没有引来资本的狂欢,背靠小米,只盈利不营收的“啃米族”华米已经走到十字路口,它该何去何从?
营收增多,“倒挂”频现
华米给出了亮眼的财报,其出货量和营收的增加,华米财报显示,今年三季度华米营收22.35亿元,同比增长20%,环比上涨96.6%;但华米其净利持续同比下滑,当季只录得净利润8110万,相较于去年同期的2.033亿元同比下降60%。
增收不增利的华米,看似大步向前实则止步不前。据悉,今年前三季度,华米科技营收增速分别为36.1%、9.5%和20%;而净利润同比变化分别为-74.5%、-85.1%和-60%。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华米累计净利润为1.13亿元,而去年第三季度华米科技单季度便实现净利润2.03亿元。
华米出货量及营收的回升,华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黄汪表示,增长主要归功于今年新发布的小米手环5,和自主品牌Amazfit手表及耳机新品的优异表现,以及在全球范围内销售版图的持续扩张和多个地区的经济回暖。
华米净利润大幅下降主要是华米投入过多,营销和销售费用大幅增长,财报显示,华米科技第三季度的研发费用达1.729亿元,同比增长38.8%,占收入的7.7%,高于去年第三季度的6.7%。同时,华米科技还在第三季度投入了大量的市场营销和销售费用,达1.156亿元,同比增长104.2%,用于在全球推广促销自有品牌。
在江湖老刘看来,华米净利润下降呈现出的“倒挂”现象,不仅在于华米毛利润的降低,各方面的费用支出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不断高涨的运营成本,也从侧面反映出华米不营收的现状。能否控制支出是华米下一季度盈利的关键。
看似“华”“米”共生,实则华米依赖
华米科技与小米签订了商业合作协议和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合同已于10月到期,10月21日,华米以一纸公告宣布与小米续约。华米表示与小米公司的战略合作协议将再延长三年。其实,华米一直承担着小米手环“代工厂”的角色。华米净利润降低,与小米脱不了干系。小米自身开始涉足智能穿戴业务,也就意味着小米在减少华米的出产量。
从华米第三季度财报看,小米可穿戴设备的代工占据了华米大部分的营收,双方财务数据来看,在2015-2018的四年中,小米为华米贡献的收入占比分别为97.1%、92.1%、82.4%和59.7%。
华米、小米被捆绑,但华米更为依赖小米。从华米给出的财报数据显示出,华米与小米深度绑定的业务收入连年减少。华米与小米的合作模式以及小米自身分成模式表明,华米始终无法从中获得高利润。
再者,智能可穿戴蓝海竞争对手增多,苹果、华为等巨头一直深耕于智能穿戴电子设备,领跑行业。他们在研发生产链、技术研发、供应链渠道等方面都要优于华米,华米若是想增大销货量是难上加难。
在江湖老刘看来,华米与小米的合作关系,华米始终是“啃米族”,近一年来华米财报不断披露出华米、小米的利润比,华米欲“去小米化”,发展智能硬件业务,但这条路何其坎坷,脱离了小米的华米,还能叫“华米”吗?
抛开“华”“米”关系,纵观国内可穿戴设备的厂商实力,市场竞争大,华米在巨头面前抢占市场份额谈何容易。华米欲讲好新故事吸引投资商,需降低对小米的依赖,其次明确产品地位方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江湖老刘,TMT行业观察者,知名IT评论员。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