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K12教育江湖的班课模式之争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作为刚需领域,K12教育历来是机构必争之地。而在黑天鹅频发的情况下,主流的教育模式之间,为争夺生源而相互攻击的事情也愈演愈烈。比如,大班课机构会说小班课、1对1没名师,小班课则会吐槽大班课缺服务,1对1则强调其用户体验大小班课无人能及。仔细说来,各种说法均有道理,各种模式之间也确有短长。
而近年来在激烈的市场冲击下,各家机构开始在商业利益和用户体验之间寻求平衡点。这种情况下,各种模式之间的相互借鉴也变得越发频繁。于是,互有短长的各个模式便为行业的模式创新提供了方便。
大班课困于获客
在目前的K12领域,核心的服务模式主要有大班课、小班课,以及1对1三种。而在三种模式中,大班课凭借其较高的毛利率获得了诸多机构的青睐。不过,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大班课面临的增长问题也日渐凸显。
众所周知,大班课之所以能够盈利,主要依靠的是其规模优势,而这种规模优势需要依赖很好的获客能力来支撑。近年来随着大批在线教育公司涌入K12赛道,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这就促使很多机构为争夺生源开始大肆烧钱搞营销,由此导致K12行业的获客成本也开始急剧攀升。
根据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暑期K12教育领域,仅几家头部机构一个暑假,就烧掉了40亿-50亿的营销费用,这还不算其他中小机构烧掉的钱,K12机构之间的烧钱大战由此可见一斑。大规模烧钱激战,导致整个行业的获客成本“水涨船高”,就连一些头部机构如新东方、好未来也未能幸免。
据新东方此前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截止今年10月份新东方的获客成本,已经被提升到了400-500元左右,投放在外部平台的获客成本更是逼近3000元,其获客成本之高由此可见一斑。营销原本是为了保持增长,但激烈的营销大战却并没有达成这个目的。
一方面,头部机构之间的大战,无形之中抬高了整个行业的获客成本,但转化率却难以保证。据统计今年暑期全行业烧钱的资金就达到了60亿规模,达到了去年暑假的两倍(25亿-30亿),但很多机构反馈高价获取的流量,其转化率却并不高。
另一方面,头部机构之间的烧钱大战,并没有起到拉开差距的效果。比如,一些头部机构如作业帮、猿辅导等虽然获得了较多的用户,但它们却并没有与其他企业拉开太多差距,机构之间你追我赶的态势依然如故。
从长期来看,大班课机构迫于增长的焦虑,接下来类似今年暑假这样的营销大战仍不会少,但其能否解决问题却仍未可知。
小班课只是“看上去很好”
相比大班课,小班课在互动性等方面均有了明显改善。作为介于在线大班与1对1之间的一种新班课模式,小班课近年来在整个行业都很风靡。
从2018年开始,新东方、VIPKID、51talk、瑞思、励步等,纷纷入局小班课赛道,这些参与者中,既有曾经的在线1对1独角兽,也有传统的线下教培巨头,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这种以2-10人的学员规模为班型的模式,因为一个老师多个学生的配置,在一定程度上摊薄了师资成本。同时,由于学生数量较少,小班课将学伴作为主打特色,希望让学生通过小班上课结为学伴,从而形成更好的学习氛围与课堂体验。
不过,小班模式至今仍停留在“看上去很好”的阶段,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因素则有很多。
一方面,小班课虽然很风靡,但小班课的门槛并不低。比如,小班课对老师的要求极高,授课老师除了在课堂上要做好教学外,还要具备与多个学生在线互动的能力,并确保分配给每个学生的时间均匀。毕竟,每个家长都不会希望自己孩子得到的关注少于别人。
这也无形之中,增大了机构在优秀教师招募和培训管理上的成本,在当前整个教育行业好老师稀缺的情况下,其解决起来难度则更大。
另一方面,其提倡的学伴模式,存在很多固有的软肋。不同于1对1模式下,单个学生可以在平台上选择任意时间段的课程,小班课则需要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业水平、上课时间、学习进度等,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小班老师的组班难度。另外,小班机构学伴很难固定。学伴带动学习氛围的前提是彼此之间熟悉、关系固定,但小班机构很难保证这一点。基于以上原因,使得小班模式目前仍停留在“看上去很好”的状态。
1对1模式叫好不叫座
相比大班课和小班课,1对1模式的优势显而易见。
首先,1对1模式下学员与老师互动性更好。不同于大班课和小班课的“1对多”模式,1对1模式下,学员与老师之间可以不限时间、地点随时进行沟通,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互动效果、提升教学体验。
其次,1对1模式也相比大小班更灵活。大班课与小班课由于人员众多,排课、组班都需要很多的环节去考虑,但1对1就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单个学员与老师之间,排课、辅导可以随时调整,其学习效果也能得到更好保证。
最后,1对1的针对性也更强。比如,1对1模式下,老师可以根据学员的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不同情况给与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帮助学生形成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不过,目前主流的1对1的企业,大多还处在亏损之中。比如,发力1对1教学较早的学大教育以及目前估值较高的掌门1对1,都还处在亏损之中,一些中小1对1辅导机构能够盈利就更加稀少了。
1对1机构之所以亏多盈利少,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方面,由于1对1模式进入门槛低,在行业风口之下大量玩家涌入导致行业竞争加剧。比如,相比班课机构需要具备相关资质,早期的1对1机构则没有太多明确限制,这为行业接下来的剧烈竞争埋下了伏笔。
另一方面,很多1对1机构商业模式没跑通,这就导致很多辅导机构做的规模越大,规模不经济的情况越严重。由于商业模式欠缺有效验证,很多1对1机构很难维持高速扩张,而激烈的市场竞争又推高了获客成本,于是亏损也就不可避免了。正因为如此,目前大多数1对1机构,基本处于“叫好不叫座”的状态。
模式融合成新出路?
模式不同,优缺点也各有不同。而对于机构来说,无论采用那种模式,最终都是要实现其商业利益与用户体验的平衡,而过去的大小班和1对1,由于种种原因很难兼顾这一点。在此背景下,很多机构开始向全新的方向探索。
比如,跟谁学为了解决大班课存在的教学效果与机构效率难以兼顾的问题,推出了“大班教学+小班服务+个性化辅导”的双师大班课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主讲老师主要负责讲课,而辅导老师则负责学生答疑解惑、日常辅导,有效的将辅导与教学分开,实现教学体验和效果的最大化。
从现实来看,这种模式似乎已经初见成效。具体来看,跟谁学在正式推行这个模式之后,迅速实现了规模盈利,并在此后保持了高速增长,就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除了跟谁学之外,主打在线1对1的掌门1对1在拿到几轮融资之后,也在加码大班课和小班课,并提出全新的班课模式。这让很多人不由得感叹,整个行业正在走向模式融合?但现实却并非如此。
掌门1对1进军大小班课,多半是为了缓解其1对1模式下盈利困难的问题,顺便为资本讲一个多元布局的故事,至于大小班课是否是其新模式探索的开始,却仍有待时间检验。
另外,从行业头部机构来看,无论是好未来还是新东方,其目前还都停留在大小班课的基础上,并没有丝毫跟进跟谁学、掌门等新兴明星的意思。从这个层面来看,现在来谈行业模式融合还为时过早。不过,在新技术持续更迭、新模式不断涌现的情况下,K12教育变革的号角显然已经吹响,其他机构的变革也许已经走在路上了。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