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S2B并非全部,新零售需要蜕变新生
文/孟永辉
流量和资本红利的见顶让传统意义上的电商模式开始遭遇越来越多的挑战,这一点在头部的电商平台上的表现更加突出。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看到了以阿里、京东、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巨头不断改变和创新自身的商业模式,以达成找到新的发展突破口的目的。新零售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
同电商模式仅仅只是搭建平台,然后将产业上下游的流量聚拢到一起,而后进行对接不同,新零售讲求的是尽可能多地参与到行业的实际运作过程当中,充当产业的一份子,达成行业更加深度且全面的变革。
这是我们看到的新零售玩家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行业实际运作过程当中的根本原因。
然而,一个现象正在越来越多地发生着。这个现象就是越来越多的新零售玩家仅仅只是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赋能者和改造者的角色。
他们参与到新零售的方式是通过对于传统电商、传统制造商进行赋能和改造的方式来实现的。
这其实又进入到了一种另类的平台模式当中,即新零售的玩家们不再扮演撮合和中介平台的角色,而是开始更多地扮演赋能和改造平台的角色。
如果从电商到新零售的进化仅仅只是平台模式的改变,而不去更加深度和全面地改变商业模式,所谓的新零售或许并不是什么稀罕物。
只有从更加深度且全面的角度来改造自身,所谓的新零售才不仅仅只是模式的改变,而是具有更多属于自身的内涵与意义。
模式仅是开始,新零售有更多内涵
S2B模式是伴随着新零售的概念出现的。尽管这种商业模式的改造目标对象已经从电商时代的C端用户转移到了B端用户身上,但是,它的平台模式的痕迹依然很重。
在这样一种模式的引领之下,我们看到了一场以B端用户为主导的全新发展时代的来临。
从本质上来看,这种以B端用户为改造对象的发展模式依然是流量模式,只不过流量的主体从B端用户转移到了C端用户身上而已。
因此,我们看到的从B2B模式向S2B模式的转变仅仅只是开始,新零售应当具备更多的内涵和意义。
对于底层元素的重塑与再造是关键所在。无论是在传统时代还是在电商时代,行业运作的底层元素都是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这种现象所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在电商时代运营和营销是关键所在。
因此,资本和流量是电商时代发展的关键要素。等到资本和流量的红利不再,我们便开始了电商模式的天花板开始出现。
这个时候,新零售开始出现。同电商时代仅仅只是基于原有生产要素的撮合和中介不同,新零售时代更加关注的是对于底层元素的深度改造和重塑。
我们现在看到的数字经济的兴起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现的。
所谓的数字经济,其实就是建构在以数字和数据为主导的生产要素上的新经济,而新零售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改造底层元素,才能真正实现根本性的改变。
我们现在看到的数字零售、智慧零售等全新的新零售概念,其实都是这种现象的主要表现。
从这个角度来看,新零售并不仅仅只是商业模式上的改变,而且还包含对于底层要素的重塑和再造,以此为出发点,新零售的内涵才能不断充实和完善,新零售才真正能够撇清与电商之间的联系,真正进入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新时区。
新零售不是一个平台,而是行业的一份子。如果我们仅仅只是把新零售看成是一个平台的话,那么,新零售行业的发展会自然而然地陷入到电商行业的发展怪圈里。
虽然在早期B端流量丰沛的大背景下,这种平台式的发展模式依然有效,但是,等到B端流量被瓜分殆尽,新零售会比电商还要快速地陷入到流量的发展瓶颈里。
B端流量的局限性,最终决定了我们不能仅仅只是把平台看成是它的终极目的地,而是要真正成为行业的一份子。
按照笔者的理解,新零售玩家在未来更多地扮演的是一个“综合体”的角色,在它这里,行业的上下游找到了一个结合点,通过这种结合之后,原本无法衔接的产业元素有了高效对接的可能性。
这个时候,新零售玩家其实不再是一个平台,而是变成了行业发展的一份子,通过不断对产业上下游进行改造,行业的发展变得更加高效。
基于这种逻辑,新零售玩家仅仅只是把自身定位成为一个平台并不是合适,真正意义上的角色和定位应当是行业的一份子,是一个联结者。
同平台定位并不改变行业本身不同,在新零售时代,经过这个联结点之后,产业上下游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最终让行业的发展发生了本质且全面的改变。
新零售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共生共存。无论是在传统零售时代,还是在电商时代,行业一方的发展必然是以另外一方的牺牲为根本代价的,零和博弈是行业发展的常态。
当新零售时代来临,虽然我们一直都在强调人、货、场三种要素的重构,但是,新零售行业的发展同样没有跳出此消彼长的怪圈。
我们看到的无人超市、无人配送,其实都是对传统意义上的行业要素产生了冲击的,这种发展方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零售,所谓的新零售更多地讲究的是共生共存。
在诸多的新零售概念当中,线上和线下的深度融合其实是最能体现新零售的内涵和意义的。
所谓的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其实就是要发挥两者的不同特长,互相弥补,而不是互相竞争,互相抢夺,最终实现的目的其实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从这个角度来看,新零售的内涵并不仅仅只是你强我弱的零和博弈,而是更多地表现在共生共存的协调发展上。
我们看到的S2B模式仅仅只是开始,新零售玩家赋能的不仅仅只是线上的商家,而且还包括线下的商家,制造商,零售商等诸多对象。
等到新零售的玩家真正将线上和线下的元素进行了深度和全面的改造之后,零售行业的发展才不仅仅只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而是变成了共生共存的协调发展。
当新零售的概念被提出,以S2B模式为代表的新商业模式成为诸多新零售玩家努力的终极方向。
虽然这种模式比电商时代的B2B模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如果仅仅只是搭建一个平台,而不去探索和充实更多的新零售内涵和意义。
所谓的新零售始终都无法跳出电商模式的发展怪圈,等到流量红利不再,新零售行业的发展依然面临转型。
新方向下,新零售的新生之路在哪?
当新零售行业的发展不再仅仅只是模式上的改变,而是有了更多的新内涵和意义,我们不应该仅仅只是看到挑战,而是更多地去发现在这种新方向下的新发展道路。
那么,在新零售的内涵不断丰富的大背景下,它的新生之路在哪呢?
寻找改造供给侧的最佳方式和方法。无论是对于底层元素的再造,还是成为行业的一份子,抑或是实现产业的共生共存,我们都需要寻找到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找到新零售玩家改造供给侧的最佳的方式和方法。
仅仅只是依靠互联网的力量显然已经不再有效,因此,我们应当从互联网之外的领域,特别是新技术领域在找到改造供给侧的方式和方法。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向新技术要生产力,不断地用新技术去重塑供给侧。
仅仅只是停留在对于新技术的布局上,而不去寻找新技术落地和应用的正确方式和方法,显然不经不再有效。
因此,找到落地和应用新技术的正确的方式和方法,远比仅仅只是在新技术的假象下自嗨要有效。
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先用新技术去改造行业的传统元素,将传统元素用新技术的方式来表达,通过这种统一表达,我们可以消除原本横亘于行业内部不同流程和环节之间的烟囱,最终让行业内部的不同流程和环节融为一体,最终让供给侧发生嬗变,以达成改造供给侧的目的。
寻找让行业元素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到最大的方式和方法。无论是在传统电商时代,还是在新零售时代,行业内部元素的功能和作用其实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在传统时代,我们看到的是线下商家的火爆,线上商家的无人问津;在电商时代,我们看到的是线上商家的崛起,线下商家的没落。
在这样一种此消彼长的发展模式下,我们是无法真正让行业元素得到最大程度发挥的。
当新零售有了新方向,我们应当找到一个让行业内部元素的功能和作用得到最大程度发挥的方式和方法。
具体来看,其实就是要找到线上和线下行业参与者的优点,通过发挥他们的优点让用户的新需求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满足。
对于线上和线下的商家进行深度且全面的数字化的改造变得非常关键,因为只有经过了数字化的改造之后,原本横亘于线上和线下的信息不透明现象便开始被消弭,线上和线下的元素开始可以自由流动,它们的功能和作用同样有了发挥到最大的可能性。
结语
当新零售被正式提上日程,我们看到的是一场加持S2B模式的全新发展浪潮。
诚然,S2B模式对于新零售来讲的确很重要。但是,我们同样要看到S2B模式本身较为浓重的平台痕迹和色彩。
这时,我们就需要找到新零售在S2B模式之外更多的新内涵和意义,以此为出发点,我们才能找到新零售更多的新生之路。
—完—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战略咨询顾问。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