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到底离我们还有多远?

原标题:无人驾驶到底离我们还有多远?

现在,5G和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各路巨头纷纷赶制“应用场景”,以最大限度地攫取利益。其中,无人驾驶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应用平台,不仅有Google、百度、Uber这种大佬长期进行研发投入和数据收集,更是有大量新鲜的小型初创公司参与期中。大家都憧憬着“无人驾驶”尽快上路,更憧憬着无人驾驶能够改善交通、改革驾照考试等等。其实,给无人驾驶做一个明确的定义并不容易:首先,它是一辆汽车,需要奔驰、宝马、奥迪这些传统汽车厂商做设计规划,或者说他们搞出来的东西更像汽车;其次,它又是一个机器人,需要车载计算机系统、环境感应器、高速精准的控制系统以及海量的信息交互,从这个角度讲,又需要Google、百度、Uber这些互联网科技巨头。

此外,交通关系着人身安全,一场车祸通常会毁掉1~2个家庭,所以,任何的交通规则都不会鼓励汽车加速,但如果换成无人驾驶,交通的法律体系需要大幅改革,同时,会触动一些利益单位,推进任务艰巨而漫长。那么,无人驾驶离我们还有多远呢?

循序渐进,准无人驾驶或即将上路?

其实,无人驾驶的概念并不新颖,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就开始了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而一些先驱的企业动辄研究20年,不惜成本,不考虑ROI,持之以恒地做校准和调试。比如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行驶超过20万公里,他们的汽车通过摄像机、雷达传感器和激光测距仪来“感知”其他车辆,再配套谷歌自己家的地图,基本能安全到达目的地。谷歌如此重视,但截止到目前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量产产品,毕竟,人类的大脑有几十亿个神经元,能快速判断出复杂的交通情况并作出正确决策。显然,谷歌产品虽然先进强大,却仍然无法同“人类司机”相媲美,我们印象中完全的无人驾驶:自动驾驶、和主人交流、扛子弹,还只能存在于科幻电影中。

好在,5G和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给无人驾驶带来新的契机。此前,我们担心交通复杂,数据量不够,如今5G超强带宽以及人工智能的自主“学习”手段,会在短时间内模拟人类大脑的运行机制。而且,时延的概念在5G时代将会彻底消失,这也非常符合“无人驾驶”的要求,毕竟,仅仅2秒的“时延”就会造成两个家庭甚至更多的不幸。

如果说完全的无人驾驶太过于遥远,那么,循序渐进、准无人驾驶则已经相当成熟。比如现在的感应器技术已经很发达,虽然无法精准识别复杂的全局交通路况或者过于复杂的车水马龙,却完全能够“感知”到和周围车辆的距离,一旦超过安全标准就会自动踩下刹车。如此技术将会大大降低车祸之风险,也基本上避免掉人类大脑疏忽的后果;还有,自动倒车系统也是很多女性司机的最爱,毕竟,在狭小的车库里,很多女性根本无法判断方向,以至于不得不购买三个停车位,然后,跨界停车。现有的自动泊车系统已然非常成熟,能通过感应器判断出车位的距离,并采用慢速完成泊车,既避免了女性司机之尴尬,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停车时的剐蹭。此外,百度作为中国无人驾驶研究的先驱者,也正不惜重金投资研发,他们有宏伟的目标,又有阶段性目标。未来有可能率先推出“无人送餐车”,这个的难度要比载人汽车低50倍,毕竟,汤洒了,就扔掉吧。

技术总需要积累,需要持续地开发探索,仅仅五年的时间,就有数万关于无人驾驶的专利产生。同样地,资本世界也需要恰当的反馈,所以,这些技术一定会逐步走到生活、生产之中,不止于汽车这个搭载平台,而阶段性推进,亦是回馈利益的最有效途径。

法治和伦理,无人驾驶面临哪些非技术问题?

技术性突破总是如滚动的春雷,潇洒激越,连马克思都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技术总是冷冰冰的,在激烈的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和人性冲突。现在,无人驾驶在技术的层面已经积累了大量专利,只再等着“质变到量变”的临界点,资本和组织也在蠢蠢欲动的发力。相比技术上的丰富度,立法的进度却相对较慢,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其实,无人驾驶汽车首先就是生产资质问题,如开篇所言,无人驾驶需要传统汽车和新兴的技术企业完美结合,而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则需要非常充分地讨论。

显然,汽车的复杂程度要远胜于智能手机,而且关系到人身安全,一般的企业没有足够的底蕴是不应该制造汽车的。除了自身设计能力外,一些细节技术也非常重要,如轴承特种钢的硬度、安全气囊的反应速度、防抱死系统等等,都是很深度的技术要求。奔驰、宝马、奥迪具有很强的底蕴,是汽车业的核心,但是无人驾驶的创新在于科技企业,如Google,百度、Uber等,也是满满的品牌权力,大家也都想争夺无人驾驶的第一桶金。所以,管理者如何平衡汽车企业和科技企业的利益将会是无人驾驶普及的第一道难题。

另外,无人驾驶势必会带来一些行业上的变革,宝马、奔驰 vs Google、百度可谓是神仙打架,而如此过程势必会造成连带效应。比如传统的驾校教练大概率会丢掉工作,他们所能讲授的技能,包括倒车入库、曲线行驶、半坡定点停车起步、侧方停车、直角转弯等等,都将录入“车载计算机”系统,标准、无暇、精准,一些沾染着江湖气息的教练需要重新找工作,而这个过程将会再次考验管理者的水准。

最后,也是颇有深度的话题:无人驾驶会面临伦理困境。举个典型的例子,无人驾驶汽车正在撞向一辆载满人的商务车,如果两车相撞将会导致商务车偏离轨道,会令更多人面临生命危险;如果无人驾驶避开商务车,则有可能导致自家的车主发生危险。从整体逻辑考虑,无人驾驶汽车应该避免“更多人的风险”,但它作为机器人的一种,又是不能主动伤害自己主人的。或者说,这样的决定权本来就不应该交给机器和程序。基于此,无人驾驶的立法和规范仍然需要大量工作,没有5年时间收集案例,是绝难完成的。显然,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从法律、伦理层面来看,无人驾驶普及尚需一段时日,但技术和立法的成熟,有时候是漫长的过程,有时候却是一瞬间的事儿。不过,能确定的是,未来的驾校考试难度一定会降低,而开车的疲劳度会消失,与此同时,安全性、娱乐性会大幅提升。(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0-12-07
无人驾驶到底离我们还有多远?
其实,给无人驾驶做一个明确的定义并不容易:首先,它是一辆汽车,需要奔驰、宝马、奥迪这些传统汽车厂商做设计规划,或者说他们搞出来的东西更像汽车;其次,它又是一个机器人,需要车载计算机系统、环境感应器、高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