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跟手机做敌人,智能手表终于找到生存之道

原标题:不跟手机做敌人,智能手表终于找到生存之道

智能手机行业已很难让用户感到新鲜感,屏下指纹、挖孔屏、弹出式摄像头、折叠屏……这些看似高大上的酷炫功能很快就会让人失去兴致,就连苹果的iPhone也让围观者失去了追捧的信心,智能手机的巅峰期已过。

手机热度消失的同时,另一股力量却在兴起,即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主要特点的各类商品,尤以智能手表的表现最为抢眼。

IDC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3.365亿部,同比增长95%。其中,智能手表2019年全年出货量为9240万部,较去年的7520万部增长22.7%。

智能手表的出货量甚至超过了智能手环(2019年仅为6940万部)的出货量。智能手环是智能硬件行业中最早受到外界追捧的产品,早在2011年Jawbone和Fibit就发布了第一代智能手环产品,到2013年、2014年左右,整个智能硬件产业开始大爆发,市场上流通的各类智能手环产品多达几百款,平均售价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智能手表的爆发时间要晚于智能手环,但是现在智能手表的势头却远远超过智能手环。为什么智能手表能够从众多新奇古怪的智能硬件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潮流呢?这背后又有哪些推动力?以及消费者为什么逐渐能接受智能手表?

不跟手机做敌人

回顾智能手环过往的失败经历不难发现,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产品本身“鸡肋”,二是智能手环始终无法脱离手机独立使用。实际上智能手表也踩过智能手环的坑,特别是与智能手机的关系方面。

智能手表问世早期,一些硬件厂商把智能手表当成是“小号”智能手机,手机拥有的功能它们全部都有,打电话、发微信、定闹钟、听音乐、语音助手等,为了兼顾手表的特性,硬件厂商还推出了个性化表盘、表带等。

虽然功能做得很全,但智能手表初期并未解决一个核心问题,即它与手机的区别,要么成鸡肋的“玩具”,要么成手机的敌人

财报显示,2019年全年苹果来自于可穿戴设备、家居设备和配件的总营收为271.84亿美元,苹果并未单独公布Apple Watch的营收和销量数据,但是从第三方统计机构的数据来看,Apple Watch的销量依然非常惊人。其中,仅2017年,Apple Watch的出货量就达到了1770万台,占全球智能手表总出货量的53.01%。Strategy Analytics的研报显示,苹果Apple Watch 2019年全球总出货量达到3070万块,甚至超过了瑞士手表企业的出货量总和。

Apple Watch的销量之所以暴增,很大程度上跟它的定位准确有关,虽然前面几代Apple Watch产品与手机的关系比较紧密,但随着行业的发展,Apple Watch与手机之间已渐行渐远。

从2018年起,通信行业开始流行eSIM卡,eSIM卡是一个电子化的SIM卡,用户无需插入物理SIM卡,这样智能手表就能够独立使用相对应的网络服务,从而完成更多适合智能手表的功能,另外,虚拟SIM卡也能让智能手表产品保持原来的微小体积。

苹果在2019年6月4日举办的WWDC大会上,迎来了革命性的改变,苹果专门为iPad发布了独立系统iPad OS,同时苹果还为Apple Watch带来了全新的Watch OS 6,这款系统支持独立的App Store,这样用户就可以在Apple Watch上独立安装和管理应用,而无需依赖iPhone。

独立的eSIM卡以及单独的OS系统,让智能手表不再是鸡肋的“玩具”,智能手表拥有了更多发展的可能性,而不是替代手机,当敌对关系消失后,智能手表的路反而开阔起来。

从健康领域,找到生存之道

智能手表的售价并不算低,Apple Watch的售价超2000元,三星Galaxy Watch售价也接近2000元,国内小米、华米、360等智能手表的售价近1000元左右,但是这并不妨碍智能手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主要原因在于,智能手表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使用场景——健康。苹果官网上对新款智能手表的宣传语就是“健康的未来,现在戴上”。

9月中旬原本是苹果每年最受关注的发布会,但苹果今年的秋季发布会并没有发布万众期待的iPhone 12系列新品,仅仅带来了iPad air 4和iPad 8两款iPad以及Apple Watch Series 6和Apple Watch Se,不少果粉对此略显失望。

尽管没有发布iPhone 12,但这次发布会并非没有亮点,特别是Apple Watch Series 6,这款手表首次加入了血氧饱和度检测功能,此前,Apple Watch还支持心电图功能以及睡眠监测、运动监测功能。

最近,苹果还被曝光了一项新的专利,苹果可能在未来的Apple Watch上加入可持续的血压监测功能。

血氧、血压、心电图,这三项数据对于患有相关疾病或处于亚健康的上班族来说,它的价值非常大,很有可能挽救用户的生命,在连续不断数字化的检测下,用户也能对自身的健康状况作出适时调整。

对于用户来说,“小号”智能手机几乎没有吸引力,而酷炫的表盘、表带、发微信、定闹钟等功能也很难“出圈”,而健康功能足以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特别是中青年群体,一方面,他们本身拥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随着年轻的增长,中青年群体的健康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血氧、血压、心电图、睡眠等数据能够帮助中青年人更好地保持健康状态。

在健康领域,智能手表找到了生存之道。

IDC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9924万台,同比增长37.1%。手表的出货量近3000万台,成人手表市场出货量突破1000万,同比增长58.2%,创下三年以来最高增速。2019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厂商前五名分别是小米、华为、苹果、步步高、奇虎360。

有意思的是,尽管苹果、华为、小米等厂商在可穿戴设备方面高速增长,一向激进的ATT等互联网巨头们并没有大幅进军这块市场。我认为科技巨头们之所以没大力推进可穿戴设备领域,跟两方面因素有关:

第一,互联网巨头们曾在手机领域尝试失败。巨头的优势在于软件端,而手机涉及到的并不仅仅是硬件本身,还包括屏幕、电池、处理器等各个产业链的上下游,仅仅只是操作系统和软件方面,互联网公司能提供的价值非常有限,除非重新做一套手机操作系统,巨头的手机局都尝试失败。

第二,巨头们自顾不暇。巨头们已经开始大幅往各个领域渗透,而这些领域本身是别人的“地盘”,从最热的直播和电商、游戏,到to B类办公应用,再到出行服务、社区买菜、人工智能等,每一家公司都面临新的竞争对手的冲击,与前途未卜的硬件领域相比,巨头们更想守住自己当前的“地盘”。

不得不说的是,苹果的整合创新能力确实非常强,苹果并不是最早做智能手表的厂商,但苹果推出Apple Watch之后,市场对智能手表的接受度大大提高。而且,在苹果的高售价下,反而给了其他硬件厂商生存的契机,其他硬件厂商同样能够推出与Apple Watch类似的技术,比如血氧监测、心电图监测、运动数据记录等,这些技术本身并不是苹果独有的专利。

其他硬件厂商的优势在于价格,华为、小米等厂商的智能手表售价远远低于Apple Watch,那么,对于想买智能手表又嫌贵的用户来说,华为、小米等厂商的智能手表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在价格因素刺激下,华为、小米们反而能在销量上反超Apple Watch。

文/郭静,科技自媒体,微信公众号:郭静的互联网圈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0-12-02
不跟手机做敌人,智能手表终于找到生存之道
回顾智能手环过往的失败经历不难发现,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产品本身“鸡肋”,二是智能手环始终无法脱离手机独立使用。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