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用十六年打造程序员版“天才请就位”,百度之星正在出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担心历史重演的罗斯福总统询问国家科技局长:“战争结束以后,我们要做些什么?”
这位局长的回答是一份叫《科学技术——无止境的边疆》的报告,里面写道:德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美国的3倍,科技足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而要迅速改变美国科技落后于欧洲的现状,就必须采用特殊手段发动一场特殊的战争——争夺顶尖科学家的人才战争。
事实证明,这是罗斯福总统生平采纳的最有远见的建议之一。而一千多年前唐太宗治国时也曾强调,“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中国想要恢复汉唐荣光,跻身知识经济大国,必须完成科技人才的培养。
在刚刚收官的百度之星赛事中,我们就看到了国内外的16000多名AI领域的未来“巨星”们,在两大赛事中发力AI、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经过152天的鏖战,一个由人才与产业推动的AI疆域,正在悄然延展着。
AI战歌起,少年得胜还
随着AI等成为社会通用型技术,针对开发者、在校生等的技术竞赛也层出不穷。2005年至今,每年的百度之星都会吸引不少高校学子和编程爱好者前来交流切磋。在众多赛事中,被誉为技术界“奥斯卡”的百度之星自然有其过人之处。
事实上,在2020年赛场上,百度之星与参赛者们也跟随着时代变迁同频共振。
首先是赛程设置。百度之星2020沿袭了往届“程序设计大赛”和“开发者大赛”双赛道的形式,但在议题上具有更强的张力。下可“接地气”,开发赛赛题为《交通标识检测与场景匹配》,首次基于交通标志进行的场景匹配识别,鼓励参赛者利用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上可“摘星辰”,编程赛决赛首次采用量子计算,将赛题定为《量子电路》,开发者需要通过合适的量子电路(逻辑门网络)来完成量子计算。
其次是参赛选手低龄化,涌进大量少年天才。比如斩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15岁保送清华北大的邓明扬,已经是第四次征战百度之星赛场;代表中国出战第32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2020的国家队队员周雨杨和蒋明润。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尝试用编程语言编写小程序的陈奕帆,也通过百度之星2020程序设计大赛,续写编程之梦。
百度CTO王海峰对此的感受就十分深切,发现有很多中学生甚至小学生都参与了进来。这一方面证明了百度之星这一竞赛的影响力,同时也说明整个社会都更加重视工程师价值。
“星星们”不仅展现出科技世界的少年气象,更如同一道甘霖般让大众对AI产业人才匮乏的饥渴症得到治愈。
最后是支持资源不断加码。要挑战愈加高难度的赛题,让广大参赛者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自然不能当“甩手掌柜”,百度之星也将百度内部资源进行了倾斜支持,提供了数十万的样本数据和免费的GPU算力,结合大量飞桨工具与模型,降低实现难度与成本,让选手们可以尽情释放创造力。
难怪许多“老星星”都曾表示,“相比较参加过的其他此类比赛,百度之星的赛事设计得非常专业”,“即使已经身兼多项赛事冠军,在这里仍然收获颇丰”。开发者大赛冠军、来自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博四的邓毓弸也认为,比赛更大的乐趣,是“和一群志趣相合的人做纯粹的事情”。
解谜人才大战,百度之星的破题之道
百度CTO王海峰在颁奖典礼上也提到,新基建所有技术的背后,不管用的是什么算法,最终都是要用代码来实现。只有靠优秀的程序员一行行代码,写出改变世界和未来的科技,带领人类进入智能社会。
而优秀人才的培养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位学者就曾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感慨道——“人才大战(war for talent)与‘反恐战争’有些共同之处。两者都需要对一些难以固定的东西进行大面积地、令人焦虑地搜索;并且都耗资不菲”。
尤其是在学术全球化的潮流下,哪里有支持,人才们就会去哪里。有数据显示,1985年以来,清华大学80%、北京大学76%的高科技专业毕业生都去了美国,除了经济因素之外,能否做出杰出的贡献与成就、研究条件的完善、创新氛围、科技成果的生产转化等“软件”保障与环境,才是吸引人才的关键。
通过本届百度之星,我们可以看到百度正凭借长期的人才培养实践,尝试建立一种AI人才培养的赛事新标准。
一方面,将创新与工业界、应用方向紧密结合,赛题设置不仅仅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考虑到具体的社会需求和科研转化。百度之星就是这样一道桥梁,把最新的技术趋势、产业的强烈诉求,结合自身的技术底蕴与洞察,以赛题的形式传递给参赛者。
以开发赛赛题为例,相关成果就能直接解决交通领域车道线和场景识别准召问题,提升用户导航体验。量子电路则能够推动量子计算机在安全领域、化学制药领域、优化领域、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杀手级应用早日面世。
一项科研成果能够通过百度的产业化渠道成为真实改变大众生活的产品和服务,这就使得开发者的创意与成果具备了使用价值和市场价值,进而吸引更多“最强大脑”有意愿投身科研事业。
此外,百度之星用16年时间搭建了产业、项目、资源的结合,提升赛事的含金量。
除了奖金之外,优胜者还能够获得参与百度各重大峰会、培训交流的机会,享有百度招聘的绿色通道,有利于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行业应聘求职,来达到人才竞争力最大化的效用。
相比传统的“请进来”和“派出去”人才培养模式,百度之星创造了一个人才吸引、实践、选拔、就业的完整平台和机制,为科技公司输送优秀技术人才,成为新基建浪潮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有生力量。比如今天在业界赫赫有名的“大牛”如第四范式创始人戴文渊、以及旷视科技CTO唐文斌等等,都来自这一“造星大本营。”
作为国内唯一一个连续举办了16年的企业级编程赛事,如今,百度之星已经和NOI(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ACM(国际计算机协会)、GCJ(谷歌)、Hack up(Facebook)四大编程赛事,共同组成了程序界的大满贯。本届百度之星更吸引了来自美国、瑞士等高校的学生参赛。
在颁奖典礼上,王海峰这样形容百度之星与科技世界的“纠缠”:百度之星的题目一直在变,过去互联网是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所以早期的题目是面向互联网的,随着科技和产业的发展开始有了新的赛题。而十几年都没有改变的是,始终重视的是代码,激励和帮助有志之士开发出最好、最高效、最有价值的程序。
也是从百度之星的多年耕耘中,让大众看到了百度培养技术人才的初心始终如故。
一根“百度”的引线,穿越AI人才的生态丛林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这样形容人才的意义:“为天下者,譬如作大厦,大厦非一木所成,必聚才而后成。”
如果说当前国家正发力的“新基建”是一座智能化数字大厦,那么其建造者自然需要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但作为一个新事物,AI人才到底如何培养,是不是编写几本小初高教材,举办几场赛事,建几个产业园区就够了?要在全球争夺顶尖技术人才,就必然要完善整体的人才战略。
百度之星以更适合本土环境的气质,和硅谷生态圈、美国车库文化“殊途同归”,吸引和推动本国人才在AI赛场上挥斥方遒、激扬文字。
除此之外,百度这根引线,还串联起了PaddleCamp、AI快车道等等人才培养体系的“明珠”,从入门、工具、项目、落地等等各个角度,打造出独有的产学研全流程闭环的人才培养体系。截止目前,已经培养了超过100万的AI人才,成为中国新基建的“脑力”基石。
如果说“百度之星”是伏线千里的深耕细作,那么前不久百度宣布5年内培养500万AI人才的战略计划,就是剑指未来科技人才大战。不难看出,百度不仅是中国AI人才培养的呐喊者,更是身体力行的主力军。
诗人陆游曾形容古人做学问“少壮工夫老始成”,百度之星用16载光阴孕育的一颗颗璀璨技术群星,也闪耀在新基建加速的道路之上,照亮科技这道新“边疆”的防线不断筑高,开疆拓土。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