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冰城的温暖冬天,不再有“隐秘的角落”
几年前网上就有个段子,说北方的冬天是物理攻击,南方的冬天是魔法攻击;北方人靠设备过冬,南方人靠肉体硬抗。
作为一枚标准的黑龙江人,这个说法还是颇有道理的。到了南方之后,我会日常发现我是最怕冷的那一个。因为我们有过冬的真正神器:暖气,以及一年中有半年都是采暖期。
很多山海关以南的南方朋友(对,这就是我们东北人定义的南方)非常羡慕我们的“冬日装甲”。但其实,在我的真实记忆里,众多东北人冬天要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暖气。
老旧小区日常出现的采暖不给力;某户人家忘给暖气放气,导致整栋楼采暖水压不足;甚至很多时候,暖气过热无法调节都是个问题。可能有朋友觉得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但如果感受过暖气贼热,开窗降温寒流奔涌,老人孩子马上感冒的情况,或许就会对北方的暖气换一个看法。
我记忆里黑龙江的冬天确实是美好的,但也会承认有不少“隐秘的角落”存在其中。因为塞北的冬天里,暖气是如此重要。而一旦这条防线出现问题,那影响的将是一家人的生活。
所以当我知道在哈尔滨,一个用AI改善供暖的故事时,竟会觉得有几分恍然:如果铁子们的暖气都没毛病了,那俺们那嘎达不得被羡慕死啊?
9月16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新华网携手华为带来了“让科技与自然共生”主题在线论坛,期间邀请了环保界、科技界、产业界的专家和实践者,分享了科技应对生态挑战、守护自然资源的多种实践——而其中一项最让我在意的,就是哈尔滨的智慧供暖项目。
好吧,让我们说说新锐的智能与旧梦中的暖气,两件听上去天差地别事物的相遇。好在所有能给人带来温暖的遇见,都不会有一点违和。
幸福冬天里,那些“隐秘的角落”
城市集中供暖系统,这个名词里充斥着浓郁如东北大地的重工业审美。
而与大批重工业基础设施一同建设的城市供暖系统,也在岁月如歌之后显现出了一点点斑驳。当然,今天东北的供暖系统依旧是可以引以为傲的工程,但粗放型的管理方式与运行体系,确实在一些角落里显示出了问题。
比如上文所述的供暖不均匀问题,这就在现有的供暖体系下很难解决。因为片区采用同一套集中式供暖,但热力分配到每一个居民区,却会因为供热系统、房屋设计、管道老化、设备使用率等多种问题产生最终供暖效果的差异。有的小区太冷,有的小区过热,这种不平衡实质上是难以消除的。
而另一方面,如今居民对舒适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暖气也不是越热越好。双职工家庭可能希望白天屋内降低温度,避免供暖浪费;而家有老人孕妇则希望持续获得高位供暖。这些需求矛盾在每个居民区都有,这也造成了供暖矛盾势必出现。
另一方面,供暖本身的能源与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不知道有没有朋友跟我一样,发现如今冬天的天气已经大不如前。其中漫长的供暖季与城市化、汽车化并行,可以说是主要原因。还回白山黑水之上的蓝天,势必要从供暖上下功夫。
同时,随着新楼盘增加、煤炭产业生产优化,供暖所需的煤炭资源日趋紧张,供暖成本不断上升,最终成为社会与家庭的共同负担。
这些“隐秘的角落”,构成了东北冬天的另一道风景:供暖带来的矛盾暗流涌动,并且很难在旧有的城市集中供暖技术框架里得到解决。
那么想要解决这些“隐秘”问题,就势必需要跳出旧有的技术框架,比如说,启动人工智能来解决问题。
AI+供暖,要整就整个全套的
供暖系统之所以很难精细化、个性化,是因为供暖本身设计就是一个粗放型系统。一般来说,城市供暖系统由两个水循环系统组成,也就是俗称的一级网和二级网。一级网通过高温水循环,负责将热力从热源输送到换热站,二级网则通过低温水循环,将一级网输送的热量送至千家万户。
这套相对简单粗放的系统里,问题就处在可控制可调节的“关节”太少了。而想要改变集中式供暖带来的僵化问题,最好的办法也就是解耦整个流程。
既然传统供暖的问题是粗放,那么对供暖体系的革新,就需要精细化和智能化的加入,最好能够将整个供暖流程置入可控、可调、可智能分析与决策的技术逻辑中。这种模式用技术语言说,就叫全栈全流程智能化,用金融术语说叫一揽子解决方案,用我们东北话说,叫“要整得整个全套的”。
从2019年供暖季开始,哈尔滨太平供热公司就与华为合作了这样一个项目,让AI的能力渗透到小区供暖的各个环节中。这套系统,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供暖系统进行了全流程改造,并且进行了大量技术试点。
根据哈尔滨太平供热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指挥中心主任杨振兴的介绍,智慧供暖体系首先选取了系统应用区10%的居民,在家中安装室温采集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取得大量真实的室温数据。由于基于物联网设备提供,能够检测到室温的长时间变化,避免出现有限测量造成的温度差异。基于这些数据,智能供暖系统开始了智能化的操作。
基于数据分析,智能供暖系统进驻了哈尔滨两个小区的800户居民家中,从而实现实现统一温度调节和用户自主温度调节功能具备。而基于这些设备,供热公司可以分析出不同居民温度的相互影响,从而进行进一步的智能调控。
接下来,智能供暖系统还包括在楼栋单元中的远程单元调节设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调节,解决了单元间的供热不平衡问题。以往楼栋单元的不平衡供热,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的干预和匹配得到最大效率的优化。
而在换热站方面,智能供暖系统也在现有的SCADA系统上,叠加了人工智能的调控技术,通过人工智能大脑,指挥全网122座换热站进行精细化调控,以往站点调节对全网的影响是粗放和模糊的,只能依靠经验来控制。而在加入AI大脑后,可以计算全网换热站的数据,进行智能化的合理调配。这也让换热站可以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
再向上游走,这些从用户、单元到换热站中留存的数据,就可以被用来反推出热源的生产数据,从而指导热源生产的合理性分配。由传统的、粗放式的、基于天气预报和人工经验制定按日级的生产计划,转换为人工智能系统基于小时级、多时段、多维度环境参数的生产计划和智能调控。可以基于室外24小时温度变化,对供热生产进行实时化调节,实现能效比的最优解。
在上一个采暖季,智能供暖系统通过全面感知、智能决策,以及可视化的管理系统,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聚合,实现了一系列产业价值的迸发。期间,在1433万平方米的热网内,智能供暖系统覆盖了换热站122座、涉及居民6万6千户,用户自主调控覆盖了21万平方米的居民区,最终实现了全采暖期节能2.62%,EI投运集中控制期间节能6.8%。全采暖期折合后,共节省标准煤5193吨,减少了碳排放3397吨,减少了CO2的排放12461吨、SO2110吨、NO187吨,城市空气质量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等到2020到2021采暖期,智能供暖系统预计将新增三个试点小区,涉及40余万平方米供热面积,4700余户居民,并且计划逐年扩大试点范围,让冰城感受到AI的温暖。
整个看下来,我们会发现基于华为供热智能体,在哈尔滨投入应用的智能供暖系统,可以实现全网联动、全流程可控的智能化交接能力。既实现了居民供热体验的保障,以及对居民差异化供热需求的满足,又实现了节能减排,总体热量消耗下降。
都说我们东北人过日子不精细,但这笔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账,我们心里还是清清楚楚的。
北方的雪,触摸到时代的温度
如果说,用一句话形容我们正经历的技术巨变,那或许可以表达为:依靠技术聚合红利,激活产业聚合价值。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这些技术的集体成熟打开了技术融合与协作的全新机遇,将它们巧妙集成于同一个产业需求中,可以有效实现产业智能化升级,带来提质增效等一系列产业价值。
这股温暖的触觉可以从哪里感受到?答案也许就在哈尔滨飘飞的雪花里。作为民生基础设施重中之重的供暖,与时代的技术变革邂逅,将民生优化、环保提升与产业智能化融合在了一起。在我们积极讨论新基建的时候,哈尔滨政府已经在新基建与数字经济机遇中做出了一个有益探索。
哈尔滨政府相关部门及哈尔滨太平供热公司,基于华为AI技术完成的智慧供暖合作,虽然目前是试点阶段,但已经可以看到产业与社会价值逻辑上的重大变革。我们可以将其总结为哈尔滨AI+供暖的“一箭三雕”:
1、社会价值:居民供暖体验更优质,供暖效果更平衡准确,供暖自主性极大增强。有效提升了居民的生活体验与生活质量,确保了民生这个最高价值的实现。
2、环境价值:智慧供暖通过智能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实现了有效的预测性、实时化供暖调节,有效实现了节能减排,带来了环境价值的巨大提升,让哈尔滨的蓝天更加剔透。
3、产业价值:在广袤的北方,供暖行业属于社会支柱性行业,并且具有典型的传统制造业特征。AI加持智慧供暖,也是探索制造业升级转型的有益尝试,为供给侧改革与新基建产业探索推开了一扇大门。
技术可以有温度,技术可以为更多人服务。华为面向“数字包容”话题提出TECH4ALL倡议和长期行动举措。Tech4ALL正是华为“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的愿景与使命的体现。
从守护全球热带雨林,到保护东北虎回家,再到黄河防汛、哈尔滨供暖,TECH4ALL正在用愈发坚定、跨越、创新的方式,回答人类关于“技术究竟是什么”“技术能为人类带来”什么的深远问题。
科技有温度,城市有温暖。或许你曾经认为新ICT技术距离你十分遥远。但就像我发现AI技术原来已经融入了我家乡的暖气中一样,你会在下一个路口,在你生活的必经之处,在那些与你想要帮助的人联系里,发现ICT技术的价值,发现TECH4ALL的身影。
当时代之风吹起,我们不需要隐秘的角落,而是需要技术把温暖带进每一个人的冬天。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