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医生自律,医美行业才有未来

原标题:只有医生自律,医美行业才有未来

一般来说,年增速稳定超过 30%的行业我们称之为新兴市场的高增速行业,互联网带来的「平台效应」在过去二十年里不断缔造新兴行业的龙头,而随着线上下的深入融合,不少传统行业开始重启快速通道——过去 10 年间,医疗美容行业年对年增速接近 30%,截止去年,总规模达到 1800 亿元。

业内普遍预计,2021 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正式成为全球第一大医美市场。

与「生活美容」不同,「医疗美容」有着相对较高准入门槛,相对的运营利润也更高,医美 10 年黄金发展期背后,是人们对「颜值即正义」追求的普遍化与认同化,是线上营销获客带来的便捷化与数字化,也是医疗水准和医美机构和技术水平不断迭代进化的集中体现。

然而,往往高增长的行业中也伴随着诸多乱象——在互联网领域,黑产带来的后果多为信息与隐私泄露、或多或少的金钱损失;而医美黑产中,受害者则多要经受心理与生理的双重折磨——失明、重病、乃至猝死时常见诸报端,正是这些案例,引发了大众情绪——「谈医美色变」。

医美行业正是在这种「一边趋之若鹜,一边担惊受怕」中奔跑了 10 年。

打击黑产,从行业自律开始

人们的担心有着足够的理由,很多数字甚至能让行外人惊掉下巴——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2020 年)》直接点出了三大问题,可谓句句诛心:

1)黑医生是正规医生的数倍——2019 年中国医美行业实际从业医师数量 3.83 万名,但非法从业者人数至少在 10 万以上,以整形外科为例,卫健委统计的具备资质的整形外科专科医院医师(含助理)数量仅 3680 名,而实际场景中,“无证行医”、超范围行医相当普遍,

一个业内共识是:10个接受医美服务的用户中,8、9 个遇到的都是「黑医美」。

2)假货占超 2/3——在广受用户欢迎的水光针、美白针产品里,针剂正品率只有 33.3%,每 1 支正品针剂背后伴随着至少 2 支非法针剂的流通,对于缺乏监管,成分不明的假货,使用效果可想而知。

3)非法机构占比超过 8 成——2019 年中国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约 1.3 万家,而非法经营的医美店铺数量超过 8 万家,合法医美机构仅占行业的 14%,即使在合法医美机构中,有 15%有超范围经营的现象。

所以就有了另一个共识:非法医美场所中为追求更高利润,其 90%以上设备都是假货。

这些乱象集中在医疗事故中,是消协的统计的数字——每年因整形美容导致毁容的案例近 2 万起,90%-95%皆是因「黑医美」导致。

正因如此,背负着如此沉重枷锁的医美行业本质上迫切需要开展一场革新来自我纠错,让行业重回正轨迫在眉睫。

今年 4 月份,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通知,要求医美行业重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规范医疗美容服务行为;随后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联合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医美平台「新氧」发起医美行业自律行动;8 月初,自律行动成果初显,除了发布首阶段自律行动成果外,也加入了更多网络投诉平台助阵,覆盖了更多人群,不再让受害者投诉无门,「自律联盟」集体要为医美「正名」。

一线医生的发言更能代表行业真实声音——在发布会上,深圳香蜜丽格医疗美容院院长黎京雄说出了医生的心声:“通过技术、法律的手段来治理行业乱象,是「他律」,是把责任推给别人,只有医美从业者的「自律」,才能真正的推动行业发展。”

具体而言,自律就是从业者与黑医美、黑机构、黑医生、黑项目「彻底宣战」——「抵制黑医」是合法合规开展医美服务;「整治黑机构」是要严查无照违规医美治疗;「制裁黑医生」是要维护专业医美医师声誉;「拒绝黑项目」则是要打击虚假浮夸医美宣传。

事实上,黑医美得以长期存活,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方面,正规医美机构对于线上客诉和品牌建设关注度不够,不愿意花大力气来主动营销,宣扬正确的医美观,让自己错失了舆论高地;另一方面,线下黑医美主要依赖线上获客,更贴近用户,用大量的投放营销来吸引眼球,其投入成本远高于正规机构;最后,是消费者教育不足,很多普通人对正规的医美认知仍存在诸多误区,信息不对等的结果就是很容易被黑医美话术「忽悠」。

行业的前端痛点在于——普通人接触的医疗信息渠道有限,黑医美机构先是通过大量投放完成获客,然后使用低成本的假冒产品履约服务,财务账算下来依然可以获取比正规机构更高的利润,这些机构赚「黑心钱」带来的恶果则是大量受害者投诉无门或者查无对证,导致对整个行业失望,成为「医美一生黑」。而黑医美却可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出了事就换个马甲继续作恶——甚至如病毒复制一样,感染整个细胞后仍然不断复制自己,破坏了整个生态循环。

在这个链条中,其实医生最清楚其中的流转环节与套路,他们是行业「免疫力」的根源,作为机构的管理者、运营者与一线医生,黎京雄提出的行业自律倡议,其实是从根本上来打击黑产,阻隔其侵入正规医美行业。

从 4 月八大部门的联合声明、到中整协与新氧开始的行业自律行动至今,已经有了一定成果——不到 3 个月里,新氧已经拦截问题机构 58 家,疑似违规或超范围执业医生 14685 人次,涉嫌违规、违法医美商品 12099 例,总处理违规内容 29729 条,新氧社区则处理违规日记 9180 篇、处理未打码日记 1743 篇、违规总封号 300 多个等。

在发布会上,「黑猫投诉」负责人高军委介绍,截至目前,黑猫平台医美类投诉量达 1980 单,涉及商家 112 家,回复率 75.91%,完成率 70.10%,主要问题集中在整形手术失败、虚假宣传、捆绑贷款、售后无法退款等方面。

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背后,可能正在挽救一个个被黑产卷入其中的消费者;打击黑医美黑医生,也是阻止「劣币驱逐良币」最有效手段——如果从业者短时间无法改变黑医美所依赖互联网营销渠道,那么联合起第三方平台、医美机构、整形医生、新闻媒体和消费者,持续加注自律行动,推动线上化、平台化、规范化、专业化,则是行业进入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句话,只有从医生自律开始,联合打击黑产,医美行业才有未来。

互联网医美的攻防大战

如果说黑医美是依靠互联网渠道完成「市场教育」与精准获客来收割用户的话,那么能否在互联网建立一套透明、真实而权威的标准,来重建医美行业话语权,甚至成为行业基础设施般的「防火墙」呢?

这其实自律行动发起者之一的新氧目前努力的方向,在成果发布会上,新氧希望将目前的平台治理能力产品化、技术化,对外输出,并升级用户风险指数和机构风险指数——这意味着新氧要做行业的「水、电、煤」,除了连接其用户与医疗机构外,也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与担当。

这背后是新氧成立 7 年、海外上市并成为「中国医美第一股」的底气——根据移动数据平台 QuestMobile 数据,今年疫情最严重的一季度里,新氧 APP 的月活创造了近 1000 万的历史新高,作为定位于「社区+电商」的流量平台,用户的稳定增长某种程度上比收入与利润的增长更令人欣喜,要知道这是在疫情席卷全国之际的行业停工期录得的成绩,更显得难能可贵。

上半年,高速发展 10 年的医美受限于疫情被按下了「暂停键」,知名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0 年医美服务行业总收入增速同比 2019 年下降 13%,增速为 10 年最低。

面对行业乱象泛滥以及公共卫生事件,试图建立行业基础设施,对外输入产品技术风控能力的新氧也开始「逆势而行」的操作——CEO 金星就公开提出了特殊背景下「苦练内功、积累势能,投资不变量」三大策略。

具体来说,品牌价值、内容、医生三个要素是新氧的「不变量」,在他看来,医美机构应该更加重视品牌,其带来的影响力才是让消费者快速做出决策的「源代码」,内容则是建立行业标杆,引导正确医美观的数据,医生是行业最关键节点,是完成医疗服务的主导人,投资这三个「不变量」,也就抓住了行业的核心问题。

一直以来,作为平台的新氧希望依靠「社区+电商」双擎模式持续运转,具体来说是「社区帮助平台获客,客户在平台进行交易,交易完成后在社区分享,进而完成整条商业闭环」。而近期月活用户频创新高,正是这套商业逻辑从跑通闭环到逐步壮大的起点与希望。

更重要的是,这套商业逻辑同时也是解决医美黑产、团结医生、引导用户、连接机构的枢纽——在改善行业环境上,除了把能力产品化、技术化,进行项目输出外,新氧更希望在行业第一的用户基数上占据舆论高地,联合更多行业资源来建立导向、净化行业,推动医美自律进入最关键的深水区。过了这关,医美才能迎来更健康的未来 10 年。

诸多报告无不证实着「颜值经济」的迅猛势头,在 UE 单位经济模型中,医美行业是个典型的高 CAC(用户获取成本)与高复购、高 LTV(用户终值)的领域,是个相对值得长期下注的投资标的,但前提一定是解决掉行业顽疾,才有望迎来真正意义的「长期风口」。

正如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副秘书长朱美如所称,行业自律行动下,重点应是落脚于非法医生、机构,打击不法行为,打击黑医美,构建健康有序的医美行业生态,任重而道远。

在这个过程中,黎京雄所代表的一线医生和新氧所代表的社区平台,正战斗在最前线,某种程度上,也正是他们来「改变行业潮水的方向」。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0-08-23
只有医生自律,医美行业才有未来
3)非法机构占比超过 8 成——2019 年中国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约 1.3 万家,而非法经营的医美店铺数量超过 8 万家,合法医美机构仅占行业的 14%,即使在合法医美机构中,有 15%有超范围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