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35岁之后,开滴滴还是送外卖?
前两天看到一个数据,美团发布了一个骑手的学历数据,大概有1%以上是硕士,而如果按照这个比例乘以中国的700万外卖小哥,那么就说明至少有7万名硕士在送外卖。对于这个数据,有人解释说是一些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赚钱交学费什么的。我只想说,别骗自己了。
在另一个火爆的图片中,我们看到了互联网各个岗位的前途和归宿,排名第一的码农的未来,赫然就是外卖骑手。当然,产品35岁之后也可以去开滴滴,至于淘宝店主、开店之类的,我只能说就别想了,复杂程度比你上班要高多了。
那么35岁之后,为什么这些看似精英的人群都不是送外卖就是开滴滴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很多的讨论,但是大部分都不在点子上,或者说认识到问题本质的人没有这个困扰,有这个困扰的人,确实没有继续工作下去的必要了。而人们对劳动者的普遍同情,让这个事情经常会跑偏为资本的嗜血之类的角度,而完全不考虑资本都快倒闭的现实。
他们赚的实在是太多了
互联网工资普遍比较高,你如果能干到35岁,基本和其他行业干到45岁赚的差不多,退休早也很正常。传统企业你找个年薪百万的都很累,但互联网行业高级总监不少都不止这个数,算上股票的话很多高级经理副总监一年也有七八十万。真正的高层年收入都在200万以上不封顶。所以高管早退休也不用替人家惋惜。
前两天有一个热搜说腾讯开除了一个员工,而这个员工则表示腾讯开除的理由是工作不满八小时。大家纷纷开始怒喷腾讯的不人道,但事实上呢?
这位员工在腾讯八年,买了宝马五,买了南山170平的大房子,做的是在基础不过的工作,还迟到、早退、不在岗,不汇报工作,现在被开了又要500万赔偿,我确实不太明白大家同情他的点在哪里?
但从这里也大概可以看出为什么35岁之后不少互联网人士被精简的原因,他们赚的实在是太多了。为什么不找个年轻便宜有干劲的呢?
其实你可以从体育领域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球员35岁之后基本就是下坡路,40岁就差不多退役了,然后他们都干嘛去了呢? 只有少部分人进入了管理层,也就等于是做了教练,还属于在这个圈子里面混,大部分人去做了别的事情,赚到很多钱的自由了,有享受生活的,有过度享受后破产的,也有继续做别的生意的、做公益的、做慈善的。所以问题还是,大家的这种高收入是年轻和努力换来的,而不是一直可以赚这么多。随着年纪的增长,一方面不年轻了,一方面也没有那么努力了,毕竟还上有老下有小的要照顾。而那个腾讯被开员工的诉求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不开除他怎么都行。
保障型工作和商业型工作
之前普通人没有遇到这个问题,是因为之前的工作主要是解决吃饭问题的保障型工作,我小时候总听说,某某石化非常先进,几十人干我们上千人的活儿。但最后你发现,这个路子并不对的,你追求了极致的商业效率,最终导致了上千人的失业和家庭问题。所以国企也好,公务员也好,并不是追求效率第一的,还是要保障基本民生的。出来打工的基本就是商业化选择,我觉得大部分人可以把毕业后的人生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积累阶段,主要是积累能力价值和金钱,这个阶段主要是毕业到35岁。35岁之后就要开始新的阶段,大概就是向社会奉献价值的阶段。
很多人在这个环节一下子被淘汰掉了,大概原因是35岁之前过的太轻松了。这种轻松不一定是不干活儿,大概还是不思考、不学习、不布局,耗尽了自己的体力优势和年纪优势,自然就被淘汰了。
现在大家的焦虑是终于开始抛开商业价值来思考社会责任了,觉得企业应该更多的担负一些年纪大的人的工作和生活。这个其实挺难的,企业还是要利润和效率的,年纪大的人又贵,负担又重,做的事情又少,如果不是特别牛逼,其实就是拖后腿的。
很多人还在谈剩余价值理论,这个理论也没错。只不过时代变了。在劳动力没有办法广泛流动的情况下,在就业没有多元化支撑的情况下,你没有选择,只能给少数资本家剥削。现在社会的情况是什么样呢?企业劳动力大把,你可以随时去任何一个地方,劳动力可以充分流动。那就是随行就市。
一个行业火了,立刻价格就会上来。一个行业下去了,再努力薪水也涨不动。企业和员工都是对等的,企业倒闭了,员工不用承担责任。那企业为了不倒闭所做的一些决策,员工也应该支持。你觉得不满意,可以离职充分流动。企业需要做的,优先考虑的不是你的舒服,而是公司不关门。因为现在劳动力流动的太充分了,工作也比较好找,大部分人没有承受过失业的痛苦。要求的权益就比较多。
随着行业的下行,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变少,你就会慢慢体会到什么叫996福报了。我身边也都算是大公司优秀的人才,也出现三四个月找不到工作的情况。
所以这一轮,其实是给大家的一个教训,珍惜好日子,准备坏日子,80后的努力不是一无是处,95后的潇洒没爹不行。
开滴滴还是送外卖?
之前柳青说过,自己一个朋友,事业破产了,现在在开滴滴还债。其实开滴滴是一个低门槛的稳定收入,一般也能实现个万元的月收入,而且相对而言并没有那么多融入的困难,即便是企业家也可以轻松加入。只不过因为疫情的原因,这块收入目前下滑的比较厉害。
送外卖则是另一种辛苦,跑的勤点,熟悉了也能有万元的收入,上次看到一个哥们说一天跑了八十多单,大概能赚七百多元。而在疫情期间,外卖业务则有一个比较大幅度的增长,而带来的收益也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送外卖的意义和服务外延也正在扩大。
今天是美团外卖的717骑手节,发布的海报并不是骑手送餐的,而是帮助别人推东西、指路、送小孩之类的事情。
在我看来,外卖的服务范围也在扩大,未来外卖小哥可能会成为一个综合服务的工种,除了送餐、跑腿,甚至可能还有代驾,帮忙之类的事情可以去做。
其实很多人对这些职业有偏见是因为患了一种有一种劳心治人病(劳心者治人),就是坐办公室的,觉得是领导层,优等层,天天闲的没事去同情什么送快递的、送外卖的、摆摊的、装修的等。
但事实上呢,自己赚的钱并没这些人多。在北京,你去招小工,大概300元到400元一天,你招大工可能要600元一天以上,一个月工作26天,收入万元上下很正常,最关键的是,很多时候还包吃住,大概相当于月薪一万五到一万八的白领。
摆摊就更厉害了,记得有个新闻报道,卖蛋炒饭的一晚上收了一千元,但店家说金额不对,后来发现收款二维码被人偷换了,实际一晚上能有3000元左右营业额,利润估计都有2000元,一个月20天也有三四万。我上次找的通乳师,一次600元,一天十来单,如果加按摩,一单两三千。不知道大家对他们的同情从何而来?说人家是廉价劳动力的底气从何而来?
我在32岁的时候就离职创业了,事实上这些年的成绩一个是抓住了风口,一个也是前些年工作的积累,我觉得大家也应该有一个35岁前积累资源,35岁之后重头开始的觉悟。
没有什么日子一成不变,好日子能过十年,就非常不错了。而开滴滴也好,送外卖也好,只要收入不错,也是一个好选择。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