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探探上当代单身青年的倔强
成年女性的友谊,就是这么不堪一击。
比如我的闺蜜小文,一个母胎solo 三十年,和我约好手拉手一起去养老院跳广场舞的姑娘,最近微信、游戏、微博各种渠道都叫不出来了。反倒是凌晨一点,悄悄分享了一条朋友圈:
“最近用过最好的社交App,强烈推荐”
点开一看,消失已久的她却在探探动态里,美食、自拍、健身、旅游分享的风生水起。一番审问后,原来是在探探认识了一个同样小资的精致boy,忙着刷好感值呢。
很久以前看过的一项调查告诉我,此前美国一项调查就发现,美国人成年后的20年中,平均要搬家6次,生活圈子越来越大,变动越来越快,结交好朋友的难度正在不断加大,25%的美国人一个好朋友也没有。
难与他人持续的、深入的接触,可能就是绝大部分人的现状。万万没想到,现在真实地降临在了我身上。
怀抱着“社会调查”的心态,我进入探探,并在设置里选择只看女性、年龄26-35等等,打算深挖下当代女青年们的交友历程。
01 Lisa:因为不会社交,所以我用了社交软件
Lisa是系统为我匹配到的第一个“心动女孩”。和我一样喜欢夜跑,在相距三公里的某互联网公司工作,最想去的城市是布宜诺斯艾利斯。个人动态里的自拍身材匀称,长相精致,按惯例并不缺乏追求者。
但私聊中,Lisa告诉我,她曾经被校园霸凌,所以有点“社交恐惧症”。除了同事,身边的真人朋友很少。
吃饭在食堂自助点餐、刷脸结账;下班太晚叫个网约车说走就走,到家就立马躺在沙发进入王者峡谷;好不容易亲自出门取个快递,只能看见顺丰小哥。
我愕然得无以复加——我跟你聊得很开心啊,看不出来现实中是“社交恐惧”。
“你知道吗,我跟你说的第一句话,问你为什么想去布宜诺斯艾利斯那个”,Lisa回复我,“其实是系统的AI帮我选的破冰话题,哈哈哈”
同样的故事在探探中不断上演着。毕竟,如果你在现实中身边坚壁清野,连个对象的影子都看不见,在互联网上也沉默寡言,无法展示自己、接触他人,那大概率会成为一个“注孤生”。
拒绝接触新事物的人,大概只能“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02 晓玉:28岁,探探治好了我的年龄焦虑
晓玉是认真来找对象的。
“你不知道,25岁之后我就特别害怕回家过年,父母和家里亲戚每年都会掰着指头数我再不嫁人就没得挑了,当年被我拒绝的男孩现在孩子都有了blabla~说不焦虑是真的,但社交圈小、没有合适的也是现实,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来探探后情况有改变吗?”我弱弱地问。
晓玉给我丢来一堆截图,我一看,原来有好几个男孩都跟她聊的挺不错。
“你看这个,和我一样喜欢海贼王”“这个,是邯郸老乡,也在昌平工作”“这个长得像不像我爱豆吴亦凡”
晓玉告诉我,一开始以为平台让她填写了兴趣爱好、职业、家乡、星座等十几项信息,以为是例行操作,没想到匹配成功率令她惊讶。探探给她推送的好几个都是同样的星座、年龄、音乐品味的男人,一聊还都挺聊得来,她一下子就不焦虑了。
“以前我经常怼父母,世界上男人那么多,每个城市都有1000个适合你的人,有什么好着急!表面胸有成竹、心里却暗搓搓不安——因为我虽然知道有那么多适合我的男人,可是不知道他们都TM在哪里。但是现在当我打开探探,就真的不焦虑了。这里,世界上符合我喜好的男人还有这么多,而且近在眼前,唾手可得,哈哈哈哈。”
而且与新闻和电商的单方向推荐不同,探探的推荐不仅做到了“猜你喜欢”,而且最大程度保证你和屏幕前的人互相喜欢。
“希望其中有可以从朋友变为恋人的潜力股吧。我很希望姐妹们知道,探探上有这么多聊得来的用户存在,28岁的我们完全不用将就凑活,也不用对年龄过于焦虑。”晓玉说,“当你的社交广度足够大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的好多困惑和担心,都自动消失了。”
03 嘉文:我不想恋爱,我只想暴富
和Lisa不同,嘉文已经在公关行业工作了六年,平时与各种甲方、媒体老师打交道,早就练就了一身长袖善舞的社交功底。
系统将她的名片推荐给我时,我直接将自己的疑惑问出了口——“你这样优秀的女孩子,为什么也来探探交友了?”
嘉文回了我一个“我这点小心思你还不懂吗”的表情包,紧接着来了一句:
“我不是来找对象的啊,现在广告行业的日子太艰难了,可不得拓宽潜在客户渠道嘛~探探给我推荐的都是朝阳区CBD附近的用户,万一哪个就能成为金主爸爸,甩给我个大项目呢”
这可真是个商业鬼才啊!发现新大陆的我连忙追问,“你怎么保证首页出现的面孔都是潜力股呢?”
“我早就请教过专业人士了,探探用的机器算法是强化学习,简单来说就是你变它也变,一旦系统感觉到你感兴趣的类型变了,就会在原本的属性基础上给我推荐新类型的用户,这样就能保证新面孔源源不断啦。走出信息茧房,懂不懂?”
“茧房”我不懂,但我知道,有很多“嘉文”飞舞在探探上,是为了让自己的事业更上层楼。机智如她们,无论有没有恋爱,都能“破茧成蝶”。
04 家明:留给我的时间不多,想尽快带女友回家
受到嘉文的启示,我尝试右滑了几个小哥哥,果不其然,跟我兴趣相投的男性开始在推荐列表中多了起来。
家明就是其中一个。
聊了几句之后,家明告诉我,加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有“蓝V认证”。
原来,他奶奶已经九十岁了,他特别希望能早日带一个心仪的女孩回老家让奶奶看看,告诉她自己不再是孤单一人在外漂泊了。
我调侃他,“是怕像古早网恋那样见光死吗”
“可不是嘛,996的加班狗,我实在没有精力去一一识别美颜滤镜了,听奔现的同事说探探的蓝V功能都是真实人脸识别的,就来试试”。
我没好意思告诉家明,当初进行人脸识别比对的时候,我拿一张照片试图蒙混过关的时候,AI就通过眨眼、3D面部识别等分分钟识破了我的恶作剧。只好乖乖将自己的脸怼进摄像头,可以想见别人肯定也是同样的遭遇。
紧接着,家明又丢给了我一张合影。“这个姑娘,我在探探上认识的,聊得特投机,已经见过面了,她跟我长得特有夫妻相,比我以前认识的所有姑娘都像,有缘吧?”
本着“多个朋友多条路”的心理,我立马回复他:社会心理学已经证明了,跟自己面目相似的人有难以描述的吸引力。比如我眼里最美的面孔,其实就是异性版的我。所以我觉得你俩有戏,这面相肯定招长辈喜欢。
当然我心里明白,这种面目相似的匹配,幕后推手是探探的夫妻相算法,它基于Image Embedding(图像嵌入),按图片大小不同将其分割为几十到上百个filter,生成人脸的数字化档案,并以此为根据在数据库中筛选出相互之间“夫妻相”程度较高的用户,彼此推荐。
家明喜不自胜,丢给我一个“憨憨脸红”的表情包,来了一句“谢了兄弟,我冲了,祝我好运!”,就跑去撩“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了。
我:和谐冲浪,从我做起
他们四个人的故事,可说是探探用户画像的一个缩影。
当然,玩了好长时间探探,除了八卦,我其实也思考了一些深层次的东西。
与以往的社交软件相比,探探至少表现出了三重特质,足以让我们重新审视整个社交行业:
1.去中心化的社交环境。
跟内容平台的网红、主播的模式相比,探探没有真正的红人,在这里,人们不是红人和粉丝的关系,而是点对点的普通人平等交往的关系。“互相喜欢才能聊天”这个天条,注定探探不会出现微博KOL这种头部用户吸纳绝大多数流量的局面。每个人受到的关注度相对平均,不会出现“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现象,这种去中心化的社交模式,才是现代“社恐”群体能够快乐交友的信心所在。
2.产品设计解决信息爆炸。
探探推荐的网友是基于地理位置的,而且用户必须通过大量右滑才能碰到正巧互相喜欢的人,所以能得到的匹配数量是有限的,一整天下来也就那么几个。
这就不像婚恋相亲网站,一些特受欢迎的用户信箱爆炸,根本看不过来,回信也回不过来,双方的体验都很差。随着用户量的增长、智能系统效率的不断增强,探探在降低无效社交、去除冗余信息上的能力,还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3.重新定义男性/女性的社交魅力。
在线下生活评价标准中,男性的优势在于金钱和地位,但在探探上查看用户资料,完全看不到相亲网站上那种条件比对、“待价而沽”感觉的信息,而是运动、美食、音乐、电影、书籍等等体现个性和人格的元素。
而且,男性也必须学会呈现自己、好看的照片、拿的出手的趣味、品味、有点意思的自我介绍……才能吸引到女性的青睐,这也让在相亲交友中容易因“年龄歧视”而感到羞辱的女性,有更佳的心理舒适度,可以愉快社交。
古人说,爱情是镜花水月,真爱难寻,但是智能时代,这种“宿命感”和“珍稀感”,可能会成为历史。
拥有3亿用户的探探,高度聚焦异性交友、择偶行为特征的数据,成为最好的训练素材。比如“夫妻相算法”的存在,就告诉我们没有什么真爱难寻、缘分难觅,只不过是自己的社交半径不够大罢了。现代社会、智能社会,真爱几乎唾手可得,只要你敢于积极地去拥抱可能性,就会发现技术也可以变得如此有温度和温情。
一边,是金戈铁马的现实;一边,是花团锦簇的理想。而探探在其中,无疑成为了现代青年社交矛盾的调和剂,也是一剂治愈都市寂寞病的良药。
只要人的情感诉求永远存在,那么社交的潜力就无远弗届。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