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汽车消费市场将达10万亿,若想胜出这点必须做到
【城宇互联】原创出品,推荐
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特殊时期正在逐步过去。受到影响,各行各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冲击。不过,各行各业也很可能迎来加速回暖甚至报复性增长,其中汽车消费市场尤其如此。那么经此一疫,当汽车消费市场加速优胜劣汰后,哪类企业将最终胜出?
各行业优胜劣汰,马太效应加速格局成型
相信不少朋友近期都看到了,特殊时期影响了许多行业和企业,有的甚至直接倒下。然而对于传统产业互联网化过程而言,旧体系的升级、新兴公司的涌入是必然,而经过优胜劣汰最终能活下来的头部企业,才是大浪淘沙下的“真金”。倒下的公司,与外部环境有关系,但最终能否存活其实更多的还要看企业自身。
比如网约车行业,滴滴、快的、易到和优步均在场内赛跑。随着资本推动和各种因素综合影响,最终滴滴成为网约车市场的“赢家”。而网约车市场并没有因为大量竞争企业的退出而萎靡,相反在胜出者的带动下加速前进,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线旅游行业更是如此,携程、去哪儿、途牛、同程和艺龙等数十家在线旅行平台曾经数不胜数,但是经过合并和优胜劣汰后,以携程为首的行业格局基本稳定。这当中被淘汰的企业不但没有影响行业发展,反而加速助推了行业,令行业向更好的方向前进。
再来看看汽车消费行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引入,数十家汽车消费平台跃然市场中。二手车领域有瓜子二手车、优信、大搜车、人人车、车置宝等等;新车融租领域则有毛豆新车、弹个车、花生好车、大白汽车分期等等。同样,在经过“各种战”之后,瓜子二手车最终在二手车领域胜出。据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极光iAPP发布的二手车平台APP监测数据显示,瓜子二手车活跃用户量已是行业第二名的3倍以上,领先优势持续扩大,行业领军地位日趋稳固,同时线下门店数量已达上百家。
而在新车融租领域,极光iAPP发布的新车购置平台APP监测数据显示,在APP渗透率方面,毛豆新车已是行业第2名的3倍以上,这也是自2018年12月初以来,毛豆新车的APP渗透率连续1年多持续位居行业第1名。线下门店的布局上,毛豆门店数量已深度覆盖了全国三线以下城市和县区。也就是说,作为瓜子二手车和毛豆新车母公司的车好多集团,已基本成为汽车消费行业内的胜出者。
纵观每个行业不难看出,行业发展初期更新迭代速度飞快,随着资本的进入和撒网,也加速了这一过程。当然,好的企业自然会因此而沉淀,不好的企业显然会被用户和行业所唾弃。当整体格局走向明朗后,资本则会眷顾头部企业,行业逐渐形成“721”格局:第一名会占据70%的市场份额,第二名占据20%的市场份额,剩余企业则只能平分余下的10%市场份额。整个时间拐点大约出现在2015年前后,中国很多行业的No1和No2开始合并,比如在线旅游、团购等企业,通过减少竞争成本,来实现效率最大化,这更加回归商业的本质。因此,在整个互联网化的过程中,时刻体现出“马太效应”的身影。
政策信息利好,行业或迎报复性反弹
特殊时期以来,汽车消费服务行业的企业被迫调整,这其实更像是对企业自身模式和抗风险能力的一块“试金石”。汽车消费平台除了互联网属性,线下部分同样重要,对于重资本运营领域,现金流要求更高,所以通过一些动作降低短期风险来提高长期抗风险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特殊时期度过,压抑的人们与市场必然会爆发,随着各种利好消息纷至沓来,汽车消费行业也将迎来报复性反弹与增长。
3月26日,商务部举行线上新闻发布会。其中重点提到商务部下一步将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等措施,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促进汽车消费的三大政策:一是将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二是中央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三是对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旧车,从5月1日至2023年底减按销售额0.5%征收增值税。
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新疆、海南、山东、江苏、浙江等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明确出台了相关的促进汽车消费政策,主要包括增加小客车指标、购买新车或新能源汽车补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推出不同形式的消费券或直接让利等。可见,特殊时期后我国的新车、二手车消费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以车好多集团为例,自节后复工以来,集团旗下的瓜子二手车和毛豆新车的流量和交易量都开始快速爬坡。其中,瓜子二手车2-3月C端交易量周环比平均增幅高达66%,4月流量已达到去年同期水平的83%。毛豆新车3月交易量环比2月时增长超140%,2~3月份周交易量环比增幅15%。充分说明,各种利好信息正在给汽车消费市场带来新的曙光,很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是,“下降有多么凶狠,增长就有多么高涨”。
6万亿到10万亿,市场跨越式增长
在【城宇互联】此前的文章中曾经指出,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规模大约在6万亿左右,不过时至今日,飞速发展的汽车消费产业早已不止这个数字。从餐饮到出行,大的行业跨越式改造机会已经不多,生鲜和汽车消费市场却仍然有待于来自互联网的深度改造升级。从资本对汽车领域的热捧,尤其是交易数量和场景,以及包括汽车金融、保险和维修保养等数个万亿上下游机会来看,可扩展空间仍然相当巨大,最新的预估显示中国汽车消费年总市场规模已经接近10万亿元大关。
目前,全国汽车保有量约2.6亿辆,年汽车销量约为2500万辆,二手车交易量约1500万辆。来自中汽协发布的销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乘用车销量为2144.4万辆,而乘用车市场单车平均售价约为14万元。也就是说,单新车交易一项,每年的市场规模就达到3万亿元。二手车交易方面,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二手车销量近1500万辆,同比增长7.96%,成交均价为6.16万元。也就是说,我国二手车市场的年交易规模也接近1万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二手车还有着强大的抗经济周期特性,2019年销量逆市增长的数据即体现出这点。在民众汽车消费观念不断转变升级的背景下,二手车消费门槛更低、实用性更强,使其成为主流汽车消费选择之一。与美国等成熟汽车市场相比,中国当前千人汽车保有量仅为其20%-30%;而在新车与二手车年交易量比例上,中国的2:1与美国的1:2.3仍成倒挂之势。可见,国内仍有大量潜在二手车消费者的用车需求未被满足,未来国内二手车市场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新契机。
再加上由新车和二手车交易衍生出来的汽车金融、保险和维修保养的市场规模,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10万亿大盘已经成型,这样一个超级赛道势必会吸引各路豪杰争相涌入,大量企业的进入则加速了行业优胜劣汰,马太效应愈发凸显。
未来如何胜出,生态协同成关键
面对超级赛道和10万亿市场,只有“超级企业”才能最终笑到最后。何为“超级企业”?这里我们以美团为例,插一句来讲讲生态协同。自从2010年第一家团购网站横空出世到2011年“千团大战”,各大门户均在团购领域砸下重金,可最终活下来而且胜出的却是美团,不无道理。美团创立初期借助团购带来的巨大的流量入口,围绕“吃喝玩乐”从电影票务到餐饮、从酒店到旅行,甚至到日常出行,围绕“一站式”服务不断进行拼图。如今,美团的横向业务已经广泛覆盖到店、到家、旅行等多个生活服务领域,从吃喝玩乐延伸到出行,以出行连接吃喝玩乐,从而打造出闭环式消费体验。业务链条之间的生态协同,既保证了美团以一站式服务满足消费者吃喝玩乐的需求,又大大提高了用户粘性,同时还达到了降本提效的效果。
其实我们所说的汽车消费市场“超级企业”,指的便是具有生态协同效应能够实现全覆盖的企业。说回汽车消费领域,面对超级赛道,加上汽车大宗商品属性,平台类公司的生态协同效应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当风险来临,当某个业务出现问题,只有生态协同能力强的企业才具有抗风险能力,无疑才最稳健。比如车好多集团,其通过毛豆新车和瓜子二手车完成了对新车交易和二手车交易的覆盖。在此基础上,又通过瓜子金融、车好多保险、车好多车后实现了对汽车金融、保险和维修保养的全方位覆盖。
更重要的是,车好多集团的这些业务链条之间实现了生态协同,产生了巨大的协同效益。比如,在用户上,毛豆、瓜子每天数百万用户能够实现相互流转,可节省大量的流量成本;在数据上,毛豆、瓜子则能在车辆及金融产品定价、用户匹配、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实现协同;在成交之后,毛豆、瓜子用户还可以享受瓜子金融、车好多保险带来的便捷服务,而在后期用车过程中,车好多车后则为用户解除了后顾之忧。
显然,车好多集团的生态协同,已经能够完全覆盖近10万亿元的超级赛道,同时还将汽车消费这一低频交易延伸成了高频交易,直至为用户提供用车的终身服务,从而大大提高了用户粘性。同时,这种生态协同还能节省流量等成本,提高匹配等效率,真正实现了降本增效,从而大大提高了抗风险的能力。由此可见,在中国汽车消费市场这一超级赛道中,谁能笑到最后,并不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