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俊宇
国内企业正在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周期。一方面是数字化转型前行,另一方面是后疫情的新变局。用经济学家许小年的话来说,疫情正在重构产业链。
实际上,产业链重构在疫情开始前就已经缓缓开始,“新基建”则是加速了这个过程——可以说,一轮新的经济周期开始了。
华为身处这种环境之中,交出了2019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华为在2019年全球销售收入85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1%,净利润627亿元人民币,增长5.6%,经营活动现金流914亿元,同比增长22.4%。
虽然说这份年报是上一年度的总结,它更是下一年度对自身企业内部治理,外部合作伙伴凝聚,乃至对世界范围内的其他产业链竞合对象的某种昭示。
2019年年度报告则是在这个状态下诞生的。企业业务作为华为三大板块之一,它在当下复杂剧变的环境下显得愈发重要。
我们不妨去看看企业业务群过去一年的财务数据、业务发展以及战略规划。
一
面向未来的业务体系
2019年华为交出了一份不俗的答卷,有专业人士甚至认为,被列入实体清单之后还能实现收入超过1200亿美金,这意味着可以存在一条美国之外的ICT产业链。
虽然这种独立也有某种“脱钩”的忧虑,但至少它能在一定时间内展现出中国ICT产业链的技术积淀,为未来的互动和“桥接”展现肌肉,掌握主动权。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 截至2019年底,华为企业业务合作伙伴数量超28000家,其中销售伙伴超22000家,解决方案伙伴超1200家,服务伙伴超4200家,人才联盟伙伴超1000家以及投融资伙伴超80家;华为云技术合作伙伴2000多家,云市场上架伙伴应用数量3500多个。全球86%的收入来自于合作伙伴的贡献。
- 在中国区,2019年华为企业业务收入增长超过30%,华为云增长359%。生态伙伴中产单伙伴数量超过1.1万家,其中过千万元的合作伙伴近900家,超过亿元的合作伙伴有100多家。
如果去看华为的合作伙伴会发现,其中包括SAP、埃森哲、西门子、阿尔斯通、霍尼韦尔、伟仕佳杰、联强国际、ALSO、Redington、ARROW ECS、中建材信息、神州数码等众多业界领先的企业。
坦率说,华为的2019年内外承压。
一方面是实体清单影响,另一面是全球经济下滑,华为还面临着内部治理挑战。在这一年,华为把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上升到战略层面。
要知道,业务连续性管理是识别对组织的潜在威胁以及这些威胁一旦发生可能对业务运行带来的影响的一整套管理过程。
这个体系,目的还是在于为组织建立有效应对威胁的自我恢复能力,以保护关键相关方的利益、声誉、品牌和创造价值的活动。其涵盖了风险管理、灾难恢复、紧急时间管理、安全管理、知识管理、和公共关系等多个学科。
华为这样一家常年处于压力之下的公司,在2019年则是处于“战时状态”。
华为企业业务更是如此,它因为业务涉及领域多,和国际供应链之间的关系紧密,其业绩更值得细细深究,这一年来的进展有目共睹。
在政府和行业市场,华为与合作伙伴一起融合多种新ICT技术为政府和企业客户构建数字世界底座。可以说,政府和行业市场是华为企业业务群的基本面,它是华为硬实力的表现,也是华为和一众互联网公司最能形成差异化竞争的地方。
尤其是政企市场对网络、安全等要求较高,华为作为数字世界底座,其实是在构筑起自己的基石。
华为云的进展同样可观。华为这样一家ICT企业一直被视为中国数字化转型领导者。过去它一直以“硬”的形象示人,但是现在却在愈加往“柔软”的方向发展——云则是让它“柔软”的核心要素。
华为云作为开拓型业务,它所处的位置当然是复杂多样的。内部它担负着开疆第二曲线的期待,外部它则是扛起了开疆拓土的职责。
智能计算则是为未来的智能世界提供算力。华为首次发布了计算产业战略,推出全球最快昇腾910 AI处理器及AI训练集群Atlas 900,华为在通用计算和智能计算领域持续投入和创新。
有个观点是,农耕文明能走多远,取决于欧几里得几何。蒸汽技术革命的文明高度,取决于微积分和解析几何如何影响牛顿力学。电气技术革命的文明高度,取决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对建模技术的影响。算力的指数级突破也意味着信息文明进入高级阶段。
政府和行业市场、华为云、智能计算等业务,让华为构筑起了一整套面向未来的企业级业务体系。这套体系可以说,目前是国内最完备的。
二
新周期下的产业变局
有一种说法是,当下世界正在类似29-33年的大危机。
回顾29-33年我们知道,当时的美国利用公共工程管理局(Public Works Administration)和工程振兴管理局(Works Progress Administration)动用了公共以及私人资金雇用了数以百万计的工人,最终建成了7.8万座桥梁、65万英里长的道路、700英里长的飞机跑道、1.3万座游乐场以及12.5万座军用和民用建筑,包括逾4000所学校。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后来美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我们当下的新周期不可避免会对未来的世界技术格局产生影响——因为全球产业链都在因为这次疫情逐渐发生变化。IDC一组数据显示:
2020年第一季度总体ICT市场下降约10%,这将是中国ICT市场首次出现季度10%的下降。PC和智能手机一季度的销量同比也将下降30%左右,服务器、网络、存储也将有15%左右的下降。人工智能、大数据虽有影响,但仍呈现正增长。物联网、安全等新兴技术一季度虽有下降,但幅度较小。
用IDC的观点来说,疫情正在五个维度带来影响。
- 在政府治理的智能化与现代化方面,将带来数字平台与大数据商机;
- 在城市集群+中心城市的分散化方面,将带来新型智慧城市与园区商机;
- 在数字化大健康体系加速推进方面,将带来互联网医疗服务商机;
- 在非接触连接商业与服务加速兴起方案,将带来在线课堂与教育、远程办公与线上活动、5G行业应用、无人场景交易与服务、生鲜电商的商机;
- 在中国+1的全球供应链策略提速方面,将带来供应链管理、制造与服务机器人的商机。
“后疫情”和“新基建”这两件事情甚至是交织在一起的。疫情期间大批工业制造业企业面临复工难的问题,技术逐渐成为他们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疫情期间,一大批学校/企业开启远程模式,会议沟通、工作报表、人力管理、财务审计等等工作大多迁移至云上。
远程教育/办公的广泛铺开,短期内对云数据中心的“运载”能力产生了更大的需求。为了保障服务能够正常运行,云数据中心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往往需要进行扩容,这带来了对服务器等底层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
在疫情过后,一批企业都在围绕着技术、商业、组织对外赋能。企业一方面面临着外部压力困扰,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内部协同诉求,一大批新的技术产品涌现出来。
随着产业互联网、产业智能化进程及“新基建”的步伐进一步深入,产业界对于AI的需求不断扩张。
AI落地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更多场景。这些场景或许和工业有关,或许和农业有关,或许和交通有关,或许还与智能城市建设有关,但都需要企业和开发者们深入其中,根据数据、计算、部署场景、硬件解决方案等不断调教算法。
事实上,国内以及全球制造业也的确到了需要实现升级之时,效率依然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降低生产成本是提高效率的关键手段。
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可以细数华为可以做的事情。
比如说,将通过5G、AI、Cloud等技术打造的创新产品,提供基于客户业务需求的可复制的可复制场景化方案。
最典型的案例是,制造业领域提供多种解决方案。例如,协同研发云解决方案、CAD云解决方案、CAE工业仿真解决方案、预测性维护解决方案、无线智慧工厂解决方案等。
或者说,在远程医疗、视频会议、远程办公、AI应用等细分领域,帮助那些愿意做好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公司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这次华为的Welink便是在政企市场,实现了平台到终端再到外设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引导了一大批政府或者企业的数字化办公进程。
当然,这些仅仅只是一部分。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华为真正的能力在于,它不仅仅可以提供产品,更是具备系统构建能力,以及不断向外延伸的服务能力。
回过头来说,华为2019年的考验是严酷的,2020年的考验更为严酷。
去年一年,任正非频繁接受海外媒体专访,在那本《采访实录》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家公司的掌舵者希望在惊涛骇浪中站出来,给内外传递一些更坚实的声音。
过去它可以相对低调,用更沉稳的姿态悄然成长。
随着世界格局变化,它被放置在世界博弈的大棋局之中,不再具备过去那样具备“遮蔽空间”的环境,甚至需要顶着狂风骤雨,在新的历史周期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
这一份亮眼年报,其实就是华为面对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成绩。它在收入结构上去看可能并不完美,从财务视角去看也有很多可以挑剔之处。
然而,一份依旧增长的财报已经展现了这家公司面对危机时的外部抗压能力以及内部协同能力。
企业级业务,手握5G、AI、Cloud三大能力,面临的是万亿大蓝海市场。
我们不仅仅看到它表面上的数据增长,更要看到生态建设和业务落地状况。而这也是华为未来长久增长的重要机会点之一。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