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5G手机普及期:“浅滩战”与芯片赛点
在这个无比特殊的春天里,5G手机成为了为数不多的消费市场亮点,给大环境带来了新的希望。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20年3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2020年1-3月,全国5G手机出货量达到了1406万部,接近同期整体智能手机市场的三分之一。在此期间,国内共发布了43款5G手机。产品发布速度堪称前所未有。
一方面是5G商业红利的顺利打开,另一方面是手机厂商面临多方压力,必须在5G产品上孤注一掷。二者结合,在短时间内造就了一个十分特殊的局面:消费者想买5G手机,但新出炉的5G手机未免也太多了吧?目前这个阶段,毫无疑问可以称之为5G手机普及期的起点,各价位的5G手机产品开始加速上市。
而正因为价位全面覆盖、新产品众多、宣传话术五花八门,所以更需要一些坚实可信的5G产品价值评判标准,用户需要知道此5G和彼5G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顺着这个逻辑,我们发现有一个因素确实在造成5G体验的直接差异化,那就是芯片。
手机市场有这样一个“常识”:旗舰级看特殊能力,普及市场看核心能力。在5G手机渗透到各价位阶段时,必然会出现配置因成本而调整。这种情况下,就把市场重点关注的核心能力暴露了出来。
所以说普及市场是一场“浅滩战”,厂商和供应链需在有限制的前提下,关注重点能力和用户核心需求。就像潮水褪去,沙滩上的礁石被暴露出来,用户更能清晰勾勒面对5G大潮的抉择模式。
4月23日,nova 7 pro和nova 7、nova SE发布。这一系列搭载了麒麟985,以及不久前刚刚发布的麒麟820。至此,华为已经展示出了今年5G SoC芯片的全部阵容,并且有了产品交付。对比市面上的5G芯片解决方案,会发现华为率先完成了全系列芯片的5G SoC,以及对AI、摄影、游戏等领域的提升。
让我们以此为契机,聊聊市面上5G芯片的核心对比。我们知道,移动芯片是一个比拼布局精准的长线战略空间,对未来的预判将显著影响市场走向。当5G手机走向普及化阶段,芯片原点正在更清晰构筑产品体系的差异化,形成用户判断和选择5G产品新的指南。
5G SoC和外挂基带,带来的重量和体积差异无法忽视
我们知道,目前市面上能够看到的5G移动芯片提供厂商,有华为海思、高通、三星、联发科和紫光展锐。然而真正能够大批量产上市,形成产业体系的只有华为海思和高通。所以三个月多达40款的5G手机,可以看到主要是基于麒麟系列芯片的华为和荣耀,对阵基于高通骁龙系列芯片的若干厂商。
去年下半年,高通发布了自身面向5G商用市场的解决方案。其中骁龙865芯片采用外挂X55 5G基带的方案,而面向普及市场的骁龙765G,则将X52 5G基带进行了SoC化。这样的策略当然有广泛的战略考量,比如高通主要面向的北美市场5G建设相对滞后,让旗舰芯片尽快完成SoC可能带来较大的成本浪费。
而相对于高通,华为则采取了全系列进行5G SoC的策略。我们可以看到在全球首发了旗舰级5G SoC麒麟990 5G之后,华为持续推动了5G能力进入更广阔产品空间的战略。在去年麒麟810集成了NPU单元,实现了AI普惠化之后,今年可以看到5G普惠来得更迅猛了一些。来到2020年,3月,华为发布了8系列全新5G SoC麒麟820,采用自研华为达芬奇架构NPU,升级了Kirin ISP 5.0,采用了BM3D单反级图像降噪技术和双域联合视频降噪技术,解决夜晚、暗光环境下照片和视频拍摄中出现的噪点问题。华为在4月又发布了5G SoC新成员麒麟985芯片,其中同样集成了5G Modem,支持5G手机实现双卡业务并发功能,支持NSA/SA双架构和TDD/FDD全频段,成为了全网通5G SoC,尤其针对5G弱信号、高速行驶的高铁、地铁等复杂通信场景进行优化。
可以发现,这两款芯片虽然有市场定位的不同,但在5G SoC、5G体验,以及AI、游戏、摄影等关键能力上进行了一以贯之的全面保留。这也造成了众多5G产品的第一个分水岭——SoC与否带来的价值观差异。
我们知道,外挂基带方案往往在网络代际更迭初期被采用,以此来应对成本压力和供应链压力。但是外挂网络基带也有显著的问题,比如高通865外挂X55,直接带来了手机处理器占据空间的加大,这将带来产品的厚度增加、重量加大。而与此同时,外挂基带还可能带来网络在4G、5G切换间的卡顿和过高耗电,影响手机整体体验。
这样对比下来会发现,即使搭载了骁龙865+X55外挂基带的高端机,也很难在5G综合体验与产品轻薄上战胜搭载麒麟985甚至麒麟820的nova系列。这个差异化的根源,是华为在5G领域的长期布局和投入,最终能够比业界更快实现处理器全系列SoC化,进入了更适合实现普惠5G的产业形态。
也许有人会怀疑,高通的骁龙765G不就完成了5G SoC吗?在这个领域,又突显出另一个芯片带来的5G市场差异化问题。
普及市场,也需要卓越的5G性能
这里我们可能要理清一个关键问题:5G作为网络技术,是否应该在普及期给客户带来一个“打折版”?从3G到4G时代以来,常识上我们显然不认同这一方案。因为网络性能应该是各档位终端相差不多的,只有这样才能让网络成为公共基础设施,基于网络的应用创新才能达成普惠,创造规模效应。
而面向普及市场的高通5G SoC芯片骁龙765G,集成的却是X52基带。业界普遍认为这款基带的5G网络上下行速率只有X55基带的一半。这导致很多搭载骁龙765G芯片的5G手机,为消费者奉上的是打折版本。而只有一半速率的5G对比4G有多少优势呢?这又是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了。
所以说,骁龙765G虽然解决了机身厚重的问题,但却在用户最期待的5G能力上大打折扣。对比下来就会发现华为发布不同挡位5G SoC处理器的产业价值。这些处理器全部集成了巴龙5000,在5G性能上保持了一致领先性。比如说,面向普及市场的麒麟820,同样支持NSA/SA双架构和TDD/FDD全频段,支持5G手机实现双卡业务并发功能,在一卡使用5G数据流量打游戏时,另一卡可以同时正常接听VoLTE高清语音通话及收发短信。此外,麒麟820还能实现在复杂的5G通信条件下保障疾速5G联接,在高速行驶场景下支持先进的自适应接收机。时延方面,麒麟820全面加速5G网络搜索和切换能力,实现业界领先5G占网比。
普及市场,也需要不打折的5G,保证将5G价值完整交给用户。让他们探索5G性能,认可5G价值。确实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5G手机长期站稳市场。相信这也是业界共同的期许。
适配5G的技术普惠:NPU和ISP 5.0的双翼包抄
在5G手机走入普及期,产品呈现爆发式发布的周期里,我们可能还要注意另外一个由芯片引发的差异化因素:这个周期里并非只有5G一个市场诱因,众多技术都处在加速成熟,走向移动终端市场的变化区间里。就像前两年开始,没有手机不讲AI,不着重描绘自己的AI能力。那么5G来了,就应该AI退位了吗?
事实上,就像5G体验和适配应用会在多年中持续演进,AI技术也是长期进化的底层技术。如今很少有手机应用或者功能会用不到AI。而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未来AI将更有用,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进化。
这就带来了另一个问题,5G普及周期里,是否应该让其他技术也加速普及?毕竟5G只是网络基础,基于它的产品和应用创新却可能不仅仅基于网络一种条件。其他关键性能,比如AI、图形优化、摄像头能力,都是与5G相辅相成的技术互因。
这种情况下,5G普及应该伴随着其他关键技术的普及,这又是芯片所承担的关键能力。在去年麒麟810发布时,我们分析过搭载端侧AI计算独立单元NPU,意味着一个全新产品周期的开始。而在麒麟985和麒麟820上市时,我们可以看到NPU的进化被保留了下来,并且完成了高速进化。
比如说,麒麟820采用自研华为达芬奇架构NPU,实现了AI性能与能效的升级,相比上一代性能提升73%。基于AI应用创新,麒麟820 将领先的AI体验带给更多价位段的手机用户。而麒麟985则采用了创新设计NPU大核+NPU微核架构,NPU大核展现性能与能效,微核NPU实现超低功耗AI应用。基于端侧AI能力,麒麟985搭配了全新的AI RAW技术,能够显著改善影像质量,在提升图像细节的同时降低噪点,并且能有效解决多人合影时出现的边缘人物影像畸变问题,对画面边缘进行实时AI校正,带来更理想的成像效果。
基于端侧AI能力,以及HiAI平台进一步提供的能力开放,赋能AI开发者。麒麟正在持续推动AI走入普惠化周期的深度,而这一行动与5G的普及相遇,可以造成5G+AI这对时代最期待搭档的化学反应。既然备受期待,那么这个组合能力就不应该是旗舰机的自珍。
另一方面,麒麟820和麒麟985都搭载了第五代华为自研ISP,像素吞吐率较上代提升15%,能效提升15%,并且支持BM3D(Block-Matching and 3D filtering)单反级图像降噪技术和双域联合视频降噪技术,能够显著降低照片和视频拍摄中出现的噪点问题,轻松应对夜间拍照。
从芯片的角度看,麒麟985和麒麟820赋能下,nova系列获得了显出不同于业界5G手机的综合能力差异化,在AI、拍照、游戏等领域能够释放领先的体验和用户价值。5G与这些技术之翼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技术融合创新,才能带来用户真正期待的5G时代,而不是好像仅有网速提升这一招。
整体而言,在5G普及化的关键周期里,移动芯片正在像3G和4G时代一样,又一次成为决定产业身位,甚至行业洗牌的关键因素。它能够直接指明5G手机之间的差异化所在,形成5G赛道初启阶段的核心赛点。
对于消费者而言,目前这一周期选择5G手机,更应该审视芯片带来的底层差别。新的技术时代正在适配新的消费评判规则。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5G带来的乐趣之一。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