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基建“定义”佼佼者
文/孟永辉
新基建,最近一段时间都是热词。从行业到公司,再到政府层面都在把新基建当成是新的发展风口。在新基建火爆的背后其实是新的发展正在酝酿,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新基建的不断布局和完善,我们将会看到建构于其上的新发展模式的形成。
其实,早在新基建之前,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基建组成元素,早就已经成为各大科技公司的布局重点。只不过科技公司有关新基建的布局仅仅只是局限在了新科技领域,当国家层面开始首次明确定义新基建的时候,则是把新基建进行了明确拓展和延伸。根据国家发改委于4月20日对于“新基建”的明确定义,所谓的新基建其实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导,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新基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第二就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第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技术设施。
相对于企业层面的新基建,这个新基建涵盖的范围更广,更加深入。有关新基建定义的明确拓展与延伸不仅是人们对于新基建理解深度的具体体现,同样是新基建开始从行业层面、公司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的重要标志。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国家层面对于新基建的明确定义,有关新基建的全新发展时代将会来临,未来,新基建将会是驱动行业发展和社会经济运行的主要力量。
明确定义新基建,一个全新的开始
当新基建明确被定义,特别是更加系统的定义时,随之而来的其实是一轮新的发展正在开启。无论是从资本市场,还是从参与者的角度来看,新基建的明确被定义其实是一种引领,它让原本的探索有了明确的指引,让原本的尝试有了政策的背书。可以预见的是,当新基建明确被定义,我们对于它的理解将会进一步加深。
新基建开始从单打独斗到形成体系。按照以往我们的理解,所谓的新基建其实就是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所有的参与者都在将这些新技术看成是驱动下一次发展的主要动能。然而,从本质上来看,他们对于新基建的认识其实还停留在相对较为狭隘且封闭的状态,并没有真正理顺他们之间的关系,最终让所谓的新基建更多地承担的是填补互联网技术空白的角色。
当新基建被明确定义,我们看到的是,新基建不仅仅只是包含了以往我们经常提及的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而且将这些单个的技术进行了明确拓展和延伸,并且形成了体系。从组成元素上看,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之外,新基建还加入了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及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可见,新基建已经从简单的新技术基础设施,拓展到了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和算力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更多的领域当中。
从体系上看,有关新基建的定义同样不仅仅只是局限在技术的层面,而是将新技术的应用以及配套的算力都加入其中,从而让新基建形成了一个从技术的研发到应用,再到配套的服务设施为代表的全新的体系。因此,当新基建明确被定义,我们看到的是它已经从单打独斗的技术开始形成了一个有机的体系,这对于新基建来讲不能不说是一个新的开始。
新基建开始从深度布局到深度应用。通过观察,我们就会发现,早期有关新基建,参与者们通常是在做新的战略布局,他们把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看成是布局未来的一个方面。真正把这些新技术进行落地的并不是太多,而且落地的领域没有形成体系。因此,早期的新基建更多地是基于深度战略布局的考量。
当新基建明确被定义,我们看到的是有关新基建已经从深度布局转移到了深度应用。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被加入到新基建的大概念当中,其实正是这种状态的直接体现。所谓的融合基础设施其实就是要强化新技术基础设施与行业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把新技术基础设施应用到不同的行业当中,所谓的创新基础设施则是更加关注的是新技术基础设施自身的演化,而不仅仅只是把新技术基础设施停留在现有的层面上。
透过新基建的明确被定义,我们同样可以看出从深度布局到深度应用的新趋势。可以预见的是,谁能够将新技术基础设施尽可能多地、尽可能快地应用到不同的行业当中,谁能够用创新基础设施来助力新技术基础设施的进化和演变,谁就能够占得新基建的发展先机,谁就能够在新基建来临的时代里掘金。
新基建开始从传统原始到现代多元。按照传统意义上的理解,所谓的基建其实主要是指铁路、网络、水电煤气等一些相对较为传统和原始的元素。以往,有关基建的投资基本上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当新基建明确被定义之后,我们看到的是有关新基建的概念和内涵的不断拓展和延伸。
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基础设施的加入,正是新基建从传统原始到现代多元的直接体现。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的基础设施其实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以硬件为主的基础设施转变成为以软件和硬件为主的基础设施。因此,新基建正在告别传统原始的刻板印象,进入到了一个更加现代,更加多元化的时代。
对于新基建来讲,这同样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它将传统意义上的基础设施的定义和概念进行了新的拓展,从传统意义上的以“硬”为主,转变成为新基建的“软硬”结合。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人们对于新基建的认识逐步深入,我们还将会看到更多有关新基建的元素的加入,新基建的未来还将有更多新的改变将会发生。
当新基建明确被定义,一个全新的开始正在来临。当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加入其中,新基建的热潮将会被激发。可以想见,未来新基建将会不再仅仅只是局限在科技领域,在很多传统领域同样将会出现新基建的影子。当新的发展开启,我们更加需要关注的是如何才能真正把握新基建的发展风口。
新风口开启,谁能笑傲新基建时代?
当新基建明确被定义,仅仅只是把新基建本身进行了拓展和延伸,这同样代表着新基建已经从最初的战略布局进入到深度博弈的新阶段。当新基建的发展进入到新阶段,我们更加应该思考的是谁能够笑傲新基建时代,谁能够成为这个时代的佼佼者?
在我看来,当新基建从深度布局进入到深度应用阶段之后,真正考验参与者们并不是概念有多么地具有颠覆性和创新性,而是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直接关系到究竟是谁可以笑傲未来的新基建时代。
首先,赋能的全面、多元与深度。其实,所谓的新基建其实是产业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新基建的真正用户并不是C端用户,而是不同行业里的B端用户。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其实就是要用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来改变B端用户的生产和运行逻辑。
如果仅仅只是像消费互联网时代仅仅只是用平台模式来去中间化,却不去深度参与到行业的实际运作过程当中,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其实是无法完成改造B端用户的目的的。改造B端用户的一个主要的切入点,其实就是要用新基建来进行。同时,新基建不应该仅仅只是局限在新技术基础设施上,而且还应该包含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
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有那些真正能够深度参与到行业的实际运作过程当中,真正能够给行业进行深度而又多元的赋能的玩家才能够成为新基建时代的佼佼者。如果仅仅只是做新基建的某些方面,或者仅仅只是在某个方面来入手,其实并不能够称之为产业互联网,更加无法真正在产业互联网的时代里掘金。这里所说的赋能的“全面”主要是指要从行业产业链的各个角度来对产业互联网的改造对象进行深度赋能,而“多元”主要是指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的新技术来对产业互联网的对象进行深度赋能,“深度”则是指要能够真正深度参与到行业运作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只是搭建一个平台。
其次,新基建的相互打通、协同与配合。通过新基建的新定义,我们就可以看出,新基建早已跳出了传统的概念和内涵,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新基建的内涵和定义得到了拓展和延伸,但是,通信基础设施、新技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之间其实还是存在着很多的壁垒的。
如何将新基建的这些元素进行打通,进而实现高效协同和配合,才是真正考验新基建玩家们的地方。如果我们来寻找新基建时代的佼佼者的话,那么,可以将新基建的不同的元素进行打通、协同和配合的玩家,或许才是这个时代的佼佼者。同样地,只有真正将新基建进行了这样的整合时候,新基建才算是变成了一个产学研一体化的生态体系。
从这个角度来看,对新基建的不同元素进行打通、协同和配合,才是决定未来新基建时代的关键所在。这其实需要一定的能力,更加需要一定的配套设施,只有这样,所谓的新基建才不仅仅只是一些冷冰冰的设施,而是变成了可以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当有关新基建的定义被明确,一个全新的开始正在拉开序幕。经历了早期的探索与试验之后,新基建成为支撑未来行业发展新技术的角色开始被进一步明确。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有关新基建的竞争将会从早期的战略布局进入到实质性的真刀真枪的发展阶段。只有那些用新基建进行全面、多元和深度的赋能,并且将新基建进行打通、协同和配合的玩家,才是这个新时代的佼佼者。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