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消费者难为“涨价”买单,餐饮业如何自救?
由于疫情等影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人们被迫减少可选消费开支,消费者对涨价的容忍度也更低了。不少网友对海底捞涨价的行为表示难以接受。继海底捞涨价事件致歉后,西贝也出现反转了。
4月11日早,西贝董事长贾国龙在个人微博发布声明称,“我们确实涨价了,这时候涨价不对。从今天开始,所有涨价的外卖、堂食菜品价格恢复到2020年1月26日门店停业前的标准。”
消费者难为“涨价”买单
随着疫情形势平缓,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也开始按捺不住。在各大商场恢复正常运行、餐饮商家逐步开始开放堂食之际,海底捞、西贝等餐饮企业竞相涨价。
有网友晒出在北京海底捞门店的结账单。“血旺半份从16元涨到23元,8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算下来1片土豆1.5元;米饭7元一碗;小酥肉50元一盘。”在微博上搜索,多位网友吐槽海底捞涨价,对于“海底捞涨价”的话题,引发大量网友讨论,并连续登上微博热搜。
在海底捞涨价被“抓包”后,同为明星企业的西贝莜面村也屡被网友吐槽涨价。在疫情期间,西贝董事长贾国龙最先公开发声,称“现金流根本扛不住”,只能撑三个月。在后续采访中,贾国龙曾表示,预计西贝春节期间一个月将损失7-8亿元。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餐饮行业的“集体”涨价,不少消费者会感到难以接受。对于疫情的影响,单纯以提升价格进行“割韭菜”的方式,有些过于心急和简单粗暴。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在远离餐馆的这段时间里,许多人的厨艺也大步提升,涨价了倒不如自己买食材回家自己做着吃。消费者难为“涨价”买单。
疫情之下,餐饮业如何自救
据了解,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期间,93%的餐饮企业选择关闭门店。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从2020年3月1日算起,5%的样本企业账上没有现金支撑运营;79%的样本企业表示,依靠自有现金无法支撑再过3个月;而表示现金流储备丰厚,且能支撑6个月以上的样本企业占比仅为16%。
此前,恒大研究院发布《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与政策建议》指出,因此次疫情影响,今年餐饮行业零售额仅在春节7天内就会有5000亿元的损失。彼时,疫情刚开始爆发不久,海外疫情尚未严重。在全球确诊病例早已突破百万之际,疫情对餐饮行业的影响将更为持久。
由于疫情对餐饮行业的影响,餐饮企业们也积极展开自救措施,例如“涨价”。堂食刚恢复就涨价确实让人难以接受,其实涨价的企业不止海底捞一家,西贝和喜茶也被曝出餐品饮品单价上涨。
也许降价促销和拓宽销售渠道是目前拉动消费的最好方法。据有关《报告》显示,91.6%样本企业在疫情期间发力外卖,73.2%样本企业尝试拓展团餐外卖业务。各餐饮企业开展多种类型的跨界合作,58.6%的样本企业与外部开展供应链方面的合作,51.7%的样本企业探索员工的跨界合作。
据了解,在海底捞宣布涨价的时候,麦当劳推出了一款周一会员半价桶,原价81元,售价39元。4月6日,闻讯而来的消费者蜂拥而至,抢到麦当劳小程序崩盘。网友们感慨,在这特殊时期,物美价廉才是王道。
目前各家餐饮企业的自救措施,总的来看是降价促销和发力拓宽销售渠道,例如外卖、自提、售卖半成品等仍是主流趋势,其余创新之处主要集中在流量获取和出货渠道建设之上。
受到重创的餐饮行业,政府也已相继出台多项政策,通过对行业企业加强信贷、减免税费、免交缓交社保等方式,缓解行业压力;多家银行雪中送炭,向餐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解其燃眉之急。
结语
对于疫情造成的经济影响,为了捞回损失,餐饮企业也是各显神通,涨价已成普遍趋势。虽然应该遵循市场规律,但涨价也非餐饮业唯一出路,例如降价促销和拓宽销售渠道。
而且餐饮行业竞争激烈,品牌形象尤为重要,过于心急和简单粗暴的“涨价”实不可取,要想长远地发展下去,关键还是要瞄准消费者的新需求,建立好的盈利模式,以高品质服务赢得消费者的“口碑”。
华牛原创 作者 孙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