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刘兴亮 | 人的社交上限是150?这个定律过时没?
文/刘兴亮(微信公众号:刘兴亮时间)
↡
01
近来「定」在家里,活动半径泥于方圆几十米的范围内,与平常那种活动半径长达几百甚至数千公里的生活比较,真有霄壤之别。
按照动物的生命习惯——与静物不同,人要四处走动,扩大社交半径,与朋友往来,推动生活与工作中的方方面面。谁的朋友多,谁就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此类东西是无形的,往往有着莫可名状的力量。
这在中国被称作「人脉」。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一个朋友多条路。交朋友在过去,现在也是,将来也定然,属于人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
02
疫情尚未过去,一时之间生物性的触角被约束在很小的范围内,于是发动网络手段,同五湖四海的朋友逐次联络,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一次对朋友的「检阅」。
人就是这样,突然从固定的生活节奏中走出来,进入一种蜷曲的形态,就会急忙审视自身的内涵与外延。内涵已然很难改变了,外延则涉及到人的社会性,朋友是其中最重的环节。
不看也罢,一看才发现,如今的人,朋友真是太多了。
就拿我自己说,手机通讯录中存储着5329个人——要是每个人都给我打电话,我很怀疑自己接了以后能想起来几个「他是谁」。至于微信,那就更不可计数,由于人数上限,我有两个微信,微信朋友加起来9000多人。
我被自己吓了一跳。我的朋友加起来(如果包含他们的家属),在很多国家可以构成一个城市的容量了。
也就是说,我有一个「城市」的朋友。于是我不禁进一步思索,在周围,肯定还有拥有好几个城市的朋友的达人。
这么多人,咱们顾得过来吗?
03
在西方的社会学叙事体系中,人脉被称作「社交网络」。据此还发展出一套研究定律,最著名的就是150定律(Rule Of 150),即著名的「邓巴数字」。
英国牛津大学的罗宾·邓巴让一些居住在大都市的人们列出一张与其交往的所有人的名单,结果他们名单上的人数大约都在150名。罗宾·邓巴曾表示,大脑认知能力限制了这个特别物种的个体社交网络的规模。
邓巴根据猿猴的智力与社交网络推断,人类智力能够容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这就是著名的「邓巴数字」。
就此他推断,人通常有5个密友,15个左右的好朋友,大约50个普通朋友和150来个认识的人。
04
随着网络社区的兴起,人的生活形态发生了巨大改变,主要集中在社交模式上。
人的触角变得无处不在且无时不在,只要一个人的精力足够旺盛,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就会结识很多人,并且从虚拟社区中走到现实生活中来。
先不论其中是否有真正能走进你内心深处的亲密朋友,单从「相识」角度而言,一个人的朋友也早在社交网络兴起之前就很容易突破150人的限制了。
05
人之所以被称作社会性的动物,根源就在于人不能独立存在于广袤的世界上,这不仅仅是生存策略造成的,也是一种根植于人类内心深处的心理需求。
人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存在,能思考「我」与外界的关系,很关心别人对自己的感受与评价。在与他人交流交往中的相互影响能带来深刻的社会体验与思想流动,并且最重要的,还带来心理上的安宁与满足感,以及在非常时期的互助。
这些都迫使人注重自身形象,力求获得他人好感,在复杂的社交体系中习得种种同情与共情的能力。
几乎可以肯定,情商与智商是交融在一起的心理状态,能够转变为与之协调的行动力,社交是这种转变行为最好的中介。
06
但是到底要交多少朋友才是合理区间呢?我觉得应该用历史的、动态的、向前进的目光看待这个问题。
如果生活在中世纪的多数村镇中的任意一个,限于交通设施,当地人口,人的行动半径,个人劳动的性质,以及生存处境的总体状况的约束,很可能一个人只认识一条街道中的数量有限的人,超不过100是完全正常且可能的。
在随后,随着社会工业的蓬勃发展,主要是随着交通工具的突飞猛进。人的活动半径骤然扩大,在十九世纪前半叶一个江南进京赶考的书生,要提前一两个月动身,仅仅半个世纪后,从南京坐火车到天津只需一天光景。
人的活动半径增大,意味着眼界的开阔,与更多人的相遇和相识,这种变化会对社会形成整体的影响。
几乎所有人都会被纳入更大的社交体系中去,被巨大的涡流带着前行。
07
到了当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各种G的不断攀升,人们的触角已经变得气象非凡,比三头六臂的哪吒差不了多少。
几乎是无形之中,一个人会从过去那种单一的社交体系中走出来。过去只有工作和家庭两种社交体系,集中在周围的亲朋好友就那么多,聊得来的同事和工作上接触的人也有限。
如今则大大不同了,生活的维度不断拓展,工作是一维,家庭是一维,我可能还有喝酒的一帮朋友,打游戏的一帮朋友,野外探险的一帮朋友,健身的一帮朋友,进修学习的一帮朋友,甚至可能还有一伙追同一个明星的追星族朋友,等等等等。
在每一个小圈子中,又会有一些核心朋友,以及围绕他们的中外围人员。这个谱系非常广泛,频段丰富,凝结在各种波段中不同频率下的朋友影影绰绰又井然有序地排列着。
这样的生活似乎也与当代社会给人的心理暗示造成的更加奔放的群体性格有关。
08
当我审视自己周围的各类朋友,不得不承认,所谓的150定律已然过时,它不能作为当代社交体系的概括,也不能做出指导。
社会生态系统发生了叠加性的改变,很多平行的分割在不同领域的社交群体,正把我们引到一种全新的人脉体系中去。
那么亲爱的,你有多少朋友呢?是否也认同150定律早已过时的观点?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