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2003年的非典时期,实体零售遭到巨大冲击,但全球互联网大潮却助推了国内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并开启了中国互联网的黄金十年。
这一次疫情也被视作重塑中国经济结构的契机,5G商用、云计算崛起,大数据应用迅速普及,在线教育、医疗、娱乐、生鲜多点开花,颇有一副历史重演的姿态。
比起17年前被产业浪潮直愣愣地扑个满怀,身处2020的人们显然对新业态的催生有了更为充足的准备,每天有10亿人次通过百度搜索获取疫情相关的信息和知识,搜索行为下产生的大数据正隐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路牌。
主动搜索行为下产生的价值往往被忽略,在互联网的时代,用户每一次的搜索行为都能反映出民众情绪的变化和行业热度的异动,从民众反映到每一个地区和目标人群的诉求变化,再到企业每一个业务环节中的搜索趋势变化,其实都是宏观大产业中的一次次量变。当量变达到“极值点”就会发生质变,如何在“极值点”到来前提前预判,才是企业加速转型升级的关键。
疫情冲击下的中国经济,搜索大数据勾勒出结构性机遇
从百度搜索大数据来看,最近两周,房地产、装修、旅游和酒店的搜索热度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与之对应的是,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娱乐和生鲜电商四大行业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整体搜索热度环比增长均超100%,这也反映了这次疫情对数字经济的推动作用。
以在线医疗为例,疫情爆发使得广大群众认识并使用在线医疗平台,推动行业在用户中逐步渗透,相关互联网医疗平台均迎来爆发式增长。从百度搜索大数据来看,网友搜索“在线问医生”的热度有明显的提升,而这最终体现在了搜索大数据上那一条陡增的曲线。
在线医疗的这些数据和产业蓝图并不令人陌生,资本市场已经讲了一轮又一轮。但如果将搜索大数据的视角拉得细些再细些,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疫情期间崛起的在线医疗行业彻底唤醒了低线城市对医疗的需求与渴望,从搜索大数据中也可以看出,相较于一线城市,二、四线城市对在线医疗的关注度更高,而这也反映了在线医疗的普惠特征,通过互联网解决偏远地区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此外,一个需要引起注意的现象是,通过搜索大数据可以看到29岁以下的年轻群体对在线医疗的偏好程度极高,尤其是19岁以下的人群,在整体搜索关注在线医疗关键词的人群比例中占比最高。换个角度去看,在线医疗也借助疫情的特殊历史时机,完成了对其未来主力消费人群的用户教育。
在线教育的爆发同样在搜索大数据中早有印证,受年初爆发的疫情影响,学生居家不得参加任何集体性活动,线下机构纷纷停课,几近停摆。随着疫情发展,大量学生和家长开始寻求在线教育服务,在线教育迎来了庞大的用户体验流量。从百度搜索大数据中也可以清晰的看到这种变化:2月2日之后,“在线教育”相关内容热度陡增。
过去的2019年,教育行业刚刚经历了一个“寒冬”,1.2万家教育公司关停,融资同比下滑达到47%,但这场疫情给教育行业带来了新的机会,这一次疫情恰逢寒假结束,2亿K12人群因为疫情被迫集中转型线上,这是在线教育行业从未有过的机遇,百度搜索大数据也反应出K12教育是最大的用户需求。与之对应的是,跟谁学、好未来、新东方等中国教育概念股接连创下历史新高,而这三家机构重点发力的方向正是K12。
硬币有正反面,疫情影响之下,中国经济也正遭遇阶段性地结构性变化,一方面,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服务业都受到了较大冲击,尤其是延迟复工以及后续的出口贸易影响将毫无疑问的拖累一季度经济数据,但另一方面,在线医疗、在线教育和远程办公等数字经济却迎来爆发式的增长,而这也为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埋下了新的伏笔。
搜索大数据里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
如今,疫情拐点将至,但各个产业结构的供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市场则会因此而进行无情的淘汰,同时发展、替代与进化,而如何转型,特别是思考如何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新平台来应对危机,秘诀或许就隐藏在搜索大数据中。
没错,群体的智慧、产业的思考正透过与产业相关的人群一次又一次的搜索、求证、提问,清晰地表达出来。通过对中国经济、中小企业和数字化的搜索热度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这三个关键词的搜索量在近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这个搜索行为背后的价值也透露出企业转型的方向——数字化。
以这次疫情来说,由于“湖北红会”缺少一个有智慧的“大脑”将需要的物资分配到需要的地方,物资分配不均也成为被全网诟病的问题,但实际上,包括阿里、京东等都建设了相对智慧的物流体系,早在1月29日前后网民的搜索大数据趋势就显示出了口罩、抗病毒药物、洗手液等抗肺炎用品外的储备情况波动,而这些搜索背后更反映的是人们对于医疗物资的关注度,如果能一开始就利用好这些搜索大数据,也许物资安排就会得到一些方向性意见。
事实上,在这段特殊的时间里,数字化在疫情通报、舆论引导、物资配置等方面已无处不在,人工智能技术显著提升了诊疗效率,“互联网+”政务保障政府服务“不掉线”,电子商务满足生活采购需求,在线教育确保“停课不停学”,远程协同支撑企业“停工不停产”……我们明显能够感觉到,疫情的突发,让几乎所有行业和企业,不约而同地意识到企业数字化的现实意义,并开始思考如何加速自身企业数字化业务的转型。
百度搜索大数据也揭示了这个变化,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三个关键词的搜索热度在疫情期间有着明显的提升。过去10年中,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断驱动机器智能替代体力和脑力,那些高频的重复的体力和脑力工作,越来越多地被机器智能所取代;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们或许可以清晰地这样定义数字化转型,即以算力、算法和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以数字化的方式驱动社会整体的变革。
那么未来企业具体应该如何转型? 哈佛大学教授马丁·韦茨曼(Martin Weitzman)曾给出了一个答案,「产业和数字科技的深度融合依靠的是信息力」,也就是说,企业必须要具备基于外部环境和顾客的大数据分析能力,这种能力会不断更新和叠代,使企业通过可持续创新活动,获得先动优势,及时适应动态的市场环境,最终重构并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实现这一切的载体正是大数据。
朝大了说,产业的经济走势变化、民众整体关注的热度;往小了说,具体某一个用户的交易体验大概是怎样的,每个环节里的微妙变化等,都可以用大数据来呈现,而这一切正是搜索大数据告诉我们的转型方向。
跨越数据指数级增长奇点,为什么会是搜索大数据?
人类运用数据已久,而且自工业革命以来,数据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爆发,但何以近年来才出现「数字化」的概念,为什么众多行业坐拥海量数据却一筹莫展,这其实要回到什么样的大数据才能适用于数字化转型这个问题上来,这恰恰也体现了搜索大数据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第一, 大数据需要有流动性
在现实场景中,许多企业都拥有海量大数据——通信、金融、物流、制造、农业等行业。不过,它们几乎都没有大数据能力,坐拥海量数据却一筹莫展。这是因为大数据运用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数据既要是实时产生的活数据,同时也可以在业务场景里循环出现。
从当前的互联网环境来看,能同时这两个条件的只有搜索大数据。一方面,搜索大数据基于海量的用户行为,所包含的内容最为全面,对企业发展的趋势和洞察都有一定导向性。大到行业的搜索热度趋势与民众反映,小到产业里每一个业务环节关联词都可以通过搜索趋势上的微妙起伏进行预测和分析。
另一方面,搜索本身反应的就是公众动态的实时需求,它指向民众对新业态的接受程度,这些需求往往可以实现精准匹配业务场景,例如比如疫情期间通过搜索大数据中“口罩”等医疗物资关键词的变化,反映不同区域用户关注侧重点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物资调配;再比如“要买什么二手车”就可以和二手车平台的获客实现精准对接,“去哪里旅游”则可以去在线旅游平台进行联动,而这些平台又可以通过智能小程序等新连接方式,把场景中的交易数据反馈回来,最终形成数据的闭环。
第二, 大数据需要「多维度」
如今各行业一天之内收集到的数据量甚至就可以超越人类几千年来文字、图像的总和,例如交通部门一天收集到的车联网、物联网、路网监控数据,但这些数据却往往无法得到有效利用,这主要是因为数据的「维度」,而不是「多寡」,往往才是真正的决定性因素。
以金融征信应用为例,传统金融机构在进行征信时,一般采集20个维度左右的数据,主要包括年龄、收入、学历、职业、房产车产、借贷情况等,然后以综合评分来识别客户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决定信贷额度,这种传统的征信机制收集的数据已经足够多,但要和搜索大数据采用所获得的维度却仍然不可同日而语。
因为拥有全面且巨大的用户数据,搜索大数据不仅可以查询客户的各种线上记录,比如是否有批量申请贷款等异常行为;还可以将客户信息与互联网全局信息比对,通过欺诈行为模式的比对分析其可信度;更进一步,还可以分析客户的消费行为和习惯,结合填报收入分析还款能力如何。通过搜索大数据瞬间将海量的信息反馈汇总在一起,维度越多,自然最终得到的结论就越准确。
第三,拥有数据结构化的能力
再拿这次疫情期间爆发式增长的在线医疗来说,想要进一步发展,那就必须要将医疗机构的数据结构化,也就是将散落在病例各个角落的有效信息,通过识别疾病发生时间和疾病症状、体征检查等,让病例变得结构化、可计算。但众所周知,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医疗行为整体低频,线下医疗机构的数据也不全面。
事实上,互联网时代产生了大量类似的非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远超文字、图片类的结构化数据,蕴含巨大能量且应用前景广阔,这将这些非机构化数据变得可利用,正是搜索大数据所具备的能力。
比如,百度的搜索大数据恰好聚合了从疾病预防、健康知识获取,再到线上咨询的生态闭环,这些服务体系既可以帮助垂直在线医疗平台打造出一站式的健康服务体系,也可以借助搜索引擎的海量大数据,挖掘用户搜索背后的真实需求,并无缝接入不同健康类服务,最终真正推动医疗机构实现数字化转型。
得数据者得天下,当数据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时候,企业的商业模式必然发生重构。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定程度上也正倒逼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速步伐。伴随着企业形成基于对数据的聚集、融合和分析而获得的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和对未来的预见能力,更多的实体产业、实体企业的产业数字化进程将加速,或者被加速。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